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李培富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李培富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基础设施不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是支柱性的工程,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关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很多方面的技术,其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强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为相关施工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探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情况,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高边坡加固技术;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服务民生的重要工程,与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密切。施工单位需要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而施工中的高边坡加固技术是影响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和建设要求,选择合理的高边坡加固技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1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运用高边坡加固技术的重要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数量越来越多,水利水电工程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开展,工程技术面临巨大的挑战。想要将核心竞争力有效的提升,就必须要解决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不稳定的问题,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增加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使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岩质高边坡不稳定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根本原因。在水利水电工程加入高边坡加固技术能够将高边坡不稳定有效控制,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
        2.1混凝土沉井的应用
        通常会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用到混凝土沉井,其是一种筒状物结构。在应用混凝土沉井方式进行高边坡加固时,需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状况,严格检查和分析混凝土沉井周围的地质情况,避免沉井质量太重而出现塌陷情况。就混凝土沉井施工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理施工场地的地表杂物,确保地面的平整性;(2)在制作混凝土沉井时,需利用其模型进行制作,且注意对混凝土重量的把握,尽量将沉井边缘的摩擦力控制到最小;(3)在混凝土沉井下沉的过程中,待下沉到设计标准深度时,要对其进行封底处理。混凝土沉井下沉作业是混凝土沉井施工的重要内容,该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因此,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沉井下沉作业,确保沉井外部表面平滑,且下沉角度呈现垂直状态,从而保障作业质量。
        2.2混凝土抗滑技术
        在高边坡加固技术中,混凝土抗滑技术主要通过混凝土抗滑桩、混凝土挡墙或者混凝土沉井的设置,提升高边坡的强度和稳定性,实现高边坡的加固。在混凝土抗滑桩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将其设置于高边坡的前缘,提升高边坡的抗滑性能,实现高边坡加固的目的。大量实践表明,混凝土抗滑桩在浅层和中层滑坡中应用的加固效果最佳。在实际混凝土抗滑桩施工中,施工单位需要确保桩身的1/4-1/3埋置于稳定土层中,并在抗滑桩放置后,进行灌浆处理,将混凝土抗滑桩和边坡土层融为一体,提升混凝土抗滑桩的加固效果。在混凝土抗滑桩的浇筑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确保每小时浇筑的厚度小于1.5m;在浇筑到距离井口6m左右的位置时,进行分层振捣,保障混凝土抗滑桩的质量。

在混凝土挡墙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挡墙的设置,利用混凝土挡墙的稳定性避免高边坡出现滑坡现象,实现高边坡的有效加固。混凝土挡墙施工技术具有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好等优势,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相对广泛。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最低滑动面的形状和位置,明确混凝土挡墙的具体砌置深度,并在混凝土挡墙的后部设置泄水孔,在确保混凝土挡墙降低静水压力的同时,避免墙体后部在积水浸泡影响下稳定性降低,不利于高边坡的有效加固。在混凝土沉井施工中,混凝土沉井主要是指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既可以发挥混凝土抗滑桩的作用,也可以发挥出混凝土挡墙的作用。但是相比前两种高边坡技术,混凝土沉井技术的应用局限性较大。施工单位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沉井结构特征,合理设计沉井的厚度和深度。以某水利水电工程应用的混凝土沉井为例,施工单位将井壁上部分的厚度设定为80cm,将井壁下部分的厚度设定为90cm,将沉井横隔墙的厚度设定为50cm,将沉井深度设定为11m,并将其划分为4m、3m和4m高的三节,为混凝土沉井的施工提供便利。实际施工中需要按照平整场地、沉井制作、下沉及填心的顺序进行。
        2.3排水、减载技术在高边坡加固的应用
        第一,地表排水技术。当地表水和滑坡体融合后,会增加滑坡重量,在水的作用下,增加了滑动力减少了岩层的摩擦力。所以将地下水排除可以降低岩层中的空隙水压力,最大程度的减少滑动力,达到高边坡加固的效果。通常在处理水利水电工程的高边坡地表水时,需要下降高边坡岩体的地下水位,为高边坡稳定性提供良好基础。现阶段在开展浅层地下水排除施工时,采用的通常都是水平钻孔、盲沟挖设和截水沟的处理方法,使深层地下水有效排除。当地表水在坡体范围内时,需要先封堵开裂黄土,按照地表水的流向设置排水渠,高效完成高坡体排水工作。第二,反压减载技术。在高边坡加固过程中常会用到反压减载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清除高边坡施工中的滑坡岩石,降低滑坡的下滑力和压力。若只采用减压方法是无法保证防滑效果的,只有将反压和减载这两种技术有效结合,推动滑坡体碎石至边坡部位,才能降低高边坡滑坡体的下滑力。常应用在滑坡的治理和加固上。
        2.4锚固施工技术的运用
        (1)锚固洞施工。虽然在水电水利工程高边坡进行锚固洞施工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但施工人员还应格外注意根据由内向外,从上至下以及组成进行加固等标准进行使用,才可更好地提高边坡的稳定性。(2)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在对喷射混凝土支护使用期间,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施工速度相对较快,施工流程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不用对各种模具进行使用。同时这种施工技术还可将混凝土的运输、浇筑与振捣进行有机融合,致使施工人员利用机械设备真正地进行连续性施工。与此同时,喷射混凝土支护主要是在相应的速度下喷射形成的,因此其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经济性也相对较强。(3)预应力锚固施工。主要利用在水电水利工程高坡的基岩上对预应力锚进行固定,并对高边坡整体施加使用的预应力,这可更好地对于岩体之间的压力与摩阻力等进行提高,真正地促进高边坡加固的实现。在对这种施工技术进行使用期间,可充分降低开发施工任务量并提前进洞,可在对水坝进行加固期间确保水电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对混凝土裂缝等进行修补以及对洞室受力情况进行优化与完善。
        结语
        总而言之,高边坡的稳定性强弱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因此,要采取边坡加固措施来增强边坡稳定性。就高边坡加固技术来说,常用的有混凝土抗滑结构、锚固技术、减载排水等,在实际的应用中,要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技术,从而达到加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1089.
        [2]王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边坡加固技术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6,9(8):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