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王伟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王伟
[导读] 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建设行业前进的步伐,建筑工程的建设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摘要:城市化进程带动了建设行业前进的步伐,建筑工程的建设品质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首先要做好对地基的处理施工,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现有施工条件,采取合理可行的施工技术,以此保证地基处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引言
        地基与桩基的建设品质,直接会作用于整个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及安全,直接影响人们整体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适时加大桩基与地基基础技术应用监督的力度,严格按照作业的规范及技术标准进行建设,从而使整个建设工程的安全属性能够得以更好的体现,为居民的健康安全生活保驾护航。
        1现阶段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1)施工人员的水平存在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施工人员。但由于需求量过大,导致一些施工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理念存在问题。部分施工人员为农村务工人员,这部分工人虽然了解一些基础的建筑知识,但是对于规模化的建筑技术了解不足,加上企业忽视了对这部分人员技术的培训工作,容易导致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给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施工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在采购环节由于采购人员的个人不当得利行为,容易导致地基基础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也有部分施工单位为了控制施工成本,购进一些质量和性能不足的施工材料,也容易导致地基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施工材料进场后保管不当,例如水泥出现受潮问题、骨料受潮内部水分增大、钢筋材料出现弯折和锈蚀等问题,都会影响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
        2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
        2.1表层排水技术的应用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一是表层排水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经常会在表面放置排水的材料,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地基建设的品质不会受到土质的影响。砂砾具备强的排水渗透功能,所以在遇到软土地基时会将砂砾作为主要填充物,同时砂砾还具备均匀分布荷载的能力。地基建设期间如果出现严重的沉降情况,会使整个工程的建设进步及品质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地基作业时,要先进行排水材料的铺设,保证整个工程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2.2振动压桩技术的应用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二是振动压桩技术的应用。振动压桩是当前建筑工程基础建设中经常会用到的形式,利用桩定加压振动设施将桩压入地土层之内。这种作业形式比较简单,整体工作效率较高,不但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同时也使建设的成本得到更好的控制。但这种方式也有自身的缺陷,对于现场的作业环境具有较严格的要求,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的条件,利用固定的振动设施作为桩身的位置,利用共振的原理,使各层移动及桩身减小摩擦力。当桩体下入1m后,适当加大锤击的力度,扩大锤击的范围,直至达到设计的使用位置及要求。
        2.3CFG桩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三是CFG桩地基处理技术。CFG桩可以用在挤密效果较差的土质中,分析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优势,具体如下:(1)提升土地地基承载力。CFG桩在使用过程中拥有桩侧摩擦阻力和桩端承载力,结合具体设计参数,了解这些参数是否适合CFG桩的桩径、长度、距离配置。与普通碎石桩相比,CFG桩的承载力提升了三倍左右。基于同等置换条件,CFG桩比碎石桩多承担两倍的荷载力。(2)CFG桩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

CFG桩地基处理技术可以用于粘土、泥土、粉尘土、砂土等各类土质环境,对于软弱性较强的土壤,CFG桩地基处理技术将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3)CFG桩的沉降量较小,变形程度低。与碎石桩比较,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由于压缩模量的增加而减少荷载力变形,建筑物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稳定沉降。CFG桩的桩长增加,变形量降低,在硬质土壤环境中使用CFG桩,地基的总体沉降量可以被有效控制。(4)CFG桩地基处理技术的工艺性较好。CFG桩在制作时使用了工业废弃物粉煤灰,桩内的状体材料流动性较强,灌注时更加容易,方便施工人员操作。(5)CFG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造价成本较低。CFG桩无需使用过多的钢材与水泥,企业可以省去一部分水泥和钢材等原材料的成本支出,石屑与工业废料的大量使用使CFG桩地基
        2.4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四是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适用于软土层较厚的施工区域,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泥加固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利用专业机械设备将固化剂灌入软土地基中,在灌注过程中,需要上下均匀搅拌,这样水泥会和土发生水解与水化作用,生成水泥水化物,形成凝胶体,且土颗粒和小土团凝结会形成稳定的结构,进一步提高土体强度和低级承载力。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情况下,配石膏、粉煤灰等外掺剂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是软土地基常见的桩基形式。例如,某工程的地质情况比较特殊,主厂房、附属工程总建筑面积是20000m2,地基基础采用水泥搅拌桩,总成桩约86000m。并且,在商住楼工程地基处理中,技术人员需要在淤泥层开挖深基坑,采用水泥和石灰作固化剂的喷粉搅拌桩进行基坑周边的临时加固及防渗,取得了良好效果。
        2.5地基基础灌浆加固技术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五是地基基础灌浆加固技术。灌浆加固技术是在地基基础加固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等优势。施工人员根据地基的情况,设计合理的钻孔位置和钻孔数量。施工人员用钻机设备对地基进行钻孔,然后将制备好的水泥混凝土浆液和黏合剂灌入到孔洞中,同时用高压设备进行加压,使浆液能够顺利到达地基位置。地基与浆液相互作用形成强度比较高的化合物,从而改善原有地基的内部结构,使地基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高,地基质量更优良。灌浆加固技术有多种施工形式,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进行选择,从而提升地基基础的加固质量。
        2.6DDC灰土挤密技术
        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之六是DDC灰土挤密技术。在地基内钻眼打孔,并将灰土夯入深孔中使地基稳固的方式叫DDC灰土挤密技术。这种技术的使用多是分层处理,将每层都夯实加固。在每层每次成桩时,都要不断地冲击基桩,使周围的土质紧密合为一体,形成复合型地基。湿地土质水分较大,地基容易变形扭曲,DDC灰土挤密技术可加大建筑的荷载力。有时也在黄土层使用,但要根据不同情况实地考察后才可使用。
        结语
        总之,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重要环节,其处理质量直接决定后续上部结构施工能否顺利完成。目前,该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已经顺利完成,并经过检测,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地基处理施工,所用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冲.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的问题探究[J].四川水泥,2019(9):129-130.
        [2]牛洪泉.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18):62-63.
        [3]刘晓媛.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61.
        [4]刘涛.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9(14):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