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安康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安康
[导读] 近年来建筑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互联网发展的新时期,讨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网络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探讨了建筑管理的结构体系,制订了相应的工程管理优化策略,推进了“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互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普及推广。
         关键词:新时代;互联网+;工程管理
         引言
         近年来建筑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中,现代建筑工程管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之后,各类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传统的管理手段在时代进步的进程中因为无法与时俱进而逐渐被取代,部分学者已经提出将互联网应用到现代建筑管理之中,但是这一构想还需要在具体实践当中丰富其理念内涵,完善其管理方案,调整其管理模式。相关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才能为现代建筑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互联网概念
         互联网,称为互联网,因特网等。通常是不同地区的网络的有效互连以及这些连接网络在整个网络结构中的互连。当局域网信号不正确时,因特网技术将影响其余区域的网络系统。当前互联网技术主要使用计算机网络来共享网络信息和保护工程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能使工程数据的更具有准确性,而且提高了相关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互联网技术运营成本低,已经被逐步运用到各项目的管理当中。
         2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2.1建筑层次化的工程管理平台
         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管理期间,最好分成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这两部分。其中内部管理工作主要负责的是选材管理,合理管理和资金管理等。而外部管理则主要包括对图纸的管理以及对工程监理工作。而若想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那么就一定要全面的采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并创建出完善的工程管理平台,但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则是要保证此平台能够具有多种层次,如果只是根据其中一个方面来采取项目管理工作,那么势必会影响管理的效果。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合理采用“互联网+”技术,保证信息管理在刚开始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就具有层次性,并且还要有针对性的给各种管理流程的数据采取收集和整理。
         2.2构建集约化信息系统
         工程开展的情况与建筑质量以及施工效率密不可分。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其规模同样不断扩增。为了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提高效率,企业之间需要构建交流平台,推动信息使用效率的提升。而技术人员需要重新审视建筑工程管理领域的特点,考虑融合国际上成功的管理案例,推动管理软件构建工作的开展。建筑企业也要积极联络有关主管部门,着手构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交流的平台,为现代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除此以外,面向材料的数据库也要抓紧形成并完善。
         2.3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平台项目首先需要更透明的项目管理,以使各方应充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其次,各自的操作平台管理要方便沟通,以避免严重的偏差,并施以科学的管理。此外,管理项目过程中的数据。信息收集必须要有所创新,防止同样的问题重复。最后,应该考虑在许多方面的重要信息,说明建筑施工过程控制和远程监控和报警数据的设置。建设项目的后续工作应该在适当的组织结构下科学建设。

完善后的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有以下三个特点:1)该软件是能够为了具体管理的内容和特征详细分析并对网络资源主动开发,比如检索自动化和自动化数据分析,软件分析等,通过将软件与施工管理两者结合实时仿真来服务于施工现场;其次,2)软件与预测大数据发展的特征相结合,更能提升工程质量的需要;3)提高软件的技术设置,利用3Dmax、工程预测、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使工程管理信息化软件能够呈现出其最大效果。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建筑工程信息平台对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4通过“互联网+”打造安全门禁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实现高效施工人员管理、薪酬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应用。目前,规范化的施工企业对施工作业人员基本实现了实名进出场制度管理,即安全门禁管理。施工企业的安全门禁管理有其重要作用。①体现了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规范化;②杜绝非施工企业人员进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③实现了对施工企业员工的日常考勤管理,对后续薪酬结算提供数据来源。特别是日常考勤管理方面,“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高效的管理目的。施工人员凭借特殊芯片进行刷卡,或者采取人脸识别方式进出施工现场,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实现动态化管理,并对部分人员达到有针对性的重点防范。同时,这种安全门禁管理对施工人员的薪酬结算能够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数据,为施工企业“无欠薪”管理模式提供数据汇总、跟踪预警,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劳资纠纷。可以说,安全门禁管理是“互联网+”精细化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一种有益的实践应用。
         2.5互联网文件管理系统
         文件管理的目的是向参加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提供完备全面的信息资料。将参与者各个资料,比如营业许可、项目要点等各个项目管理中出现的内容以及重要点的图像文档系统全面地保存,再将这一系统经权限设定后对外公开展示。这样整个项目的基础数据工作得到保证,可以便捷地随时了解现场的施工及做法需求,及时提供技术资料,保障各配合单位能够顺利进行衔接,减少技术风险和法律风险。
         2.6依托“互联网+”建立安全监管平台
         目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事故频繁,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行政安全监管缺失,让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出现主观上的麻痹大意,客观上的行为随意性。作为行政安全监管部门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也确实存在一些难度,如受到执法人员数量、工作时间精力等限制,行政监管部门不可能时时到施工场所督促检查。而“互联网+”技术就能够实现安全监管的便利性和高效性。通过远程数据传输、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就能实时掌握施工企业安全动态。此外,安全监管部门还可开辟投诉举报平台,接受社会大众的安全隐患信息投送和反馈。这些都为安全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帮助,大大提升了行政执法干预能力。
         结语
         简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在大众中广为传播并且逐渐发展壮大促使各种事物能够在互联网时代下快速发展。在企业中的“互联网+”的项目管理应及时总结并有效利用,并在较高的水平完成设计。拥有良好的“互联网+”背景的社会企业组织结构,并利用管理系统建设“互联网+”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提高计算机工程师的水平,有助于促进公司协调发展,同样也提供了管理建设项目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芝.信息化视角下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2):57-58.
         [2]王翠兰.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湖北农机化,2019(01):55.
         [3]盛情.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50):291-292.
         [4]官娅俐.“互联网+”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2):44-45.
         [5]叶绍如.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中对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