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7期   作者:李佳文
[导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本质的精神特征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独特的文化,传统文化代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筑工程数量以及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其中,以增加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本文主要探讨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希望能提高建筑设计中的传统元素比例,给相关工程设计人员以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规划;设计应用
1前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本质的精神特征,随着建筑设计思潮的涌起,有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建筑规划设计中,起到了文化的传承作用。传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民族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注重儒家中庸之道,儒家提倡两个字:其中中是指适中,和是指个体和群体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在这种儒家思想的引导下,中国传统建筑普遍以“中和”作为设计的核心,通过协调统一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组合,形成恰当的形体结构,空间节奏感更加缓和而具有秩序,主要目的是展示传统文化的“中和”之美。在传统建筑的布局上,非常重视群体组合,表现在建筑上是以中轴线作为整体的构图形式,与西方建筑更加强调自由式完全不同,它所采用的建筑方式注重“中和”的审美需求。由于儒家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人们经常将适度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准则,它更加强调给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使人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相处,这种适度性主要是整个建筑不过度的夸张,同时在功能上也没有欠缺。
2传统文化对建筑设计中的影响
2.1对于理念的影响
         中国人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更加崇尚自然,与自然之间的交流能够实现天人合一,在这里天就是指自然,合一就是有着统一的架构,天人合一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中国的古典园林就是最为突出的代表。苏州园林设计犹如图画徐徐展开,庭院内部空间与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趣相互统一,这也是体现回归自然的一种设计思想。
         儒家思想核心是讲究等级秩序,这种思想也融入到了建筑设计中,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的四合院建筑布局。四合院建筑布局更加强调秩序性,四合院的正房被称为上房,位于整个四合院的核心位置,是工作生活的枢纽,其余称为偏房或者是耳房,它会根据人们所处的地位居住。房屋的位置讲究更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封建社会等级的文化内涵。
         崇尚自然代表在建筑设计中贯彻绿色低碳的思想,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相互扩张的一种结果,现代城市如果一味追求建设规模,但是没有提高内涵和品位,就无法做到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还要贯彻绿色低碳的理念,在设计中保护自然,尽可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3对于建筑布局的影响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艺术品,它从前期的设计到后期的建成都具有审美的功能,展现出设计师的审美意识,中国建筑非常强调中轴对称,很多建筑都是以对称为美。同时中国建筑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含蓄美的特征,代表了一种民族性格,含蓄美代表一种隐忍,也就是不显山露水,能不突兀就不突兀,如果有的地方必须要凸显出来,可以采用一定的物品进行遮盖,比如说我们在传统建筑中经常看到的屏风或者是分屏,这种遮盖能够给居住者以隐私的空间。


3在建筑规划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策略
3.1规划选址的应用
         在规划选址阶段,设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按照要求对建筑建设区域周边环境以及地质情况进行现场的调查和分析,详细掌握有关的数据资料,评估项目建成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的规划设计。在评估建筑场地时,在施工现场要对于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人文景观、地质水位条件、现场交通等全面的进行考察,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性。
3.2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为了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充分了解建筑所在地当地的人文历史文化或者是明显的元素符号,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与现代建筑规划设计相结合。同时参照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探寻传统文化元素在哲学、社会以及历史方面的共同特点,比如说,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如果想利用太极这一元素进行创作性设计,需要了解元素符号背后的内涵意义,掌握太极黑白图案中所传递的思想理念,也就是阴阳调和,可以将这一理念融合到建筑内部光影设计以及整体的空间规划中,通过阴阳和虚实的结合,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建筑艺术效果,也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的目的。
3.3充分体现建筑所在地的地域特色
         我国是一个辽阔的国家,地区不同,它所代表的地区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现代建筑设计需要根植于当地的环境之中,要想达到与所在地用户之间拉近感情的目的,必须要在建筑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地域性的传统文化,将地域性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规划作品中。比如说,在东北地满族地区,如果进行建筑规划设计,可以采用满族特有的萨满文化作为基础,将满族人祭祀活动一些像鹿或者是虎等图腾元素充分融合在当地建筑的装饰文化特色中,这样所营造的装饰效果以及视觉效果能够与民族图腾精神相结合,提到了良好的文化传承的目的。建筑规划设计与地域传统文化充分融合能够有效拉近建筑所在地群众与建筑设计作品的感情,同时还能够将建筑物这种艺术品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表现的更为详尽,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以及传播。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建筑设计人员在四川或者是重庆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可以积极创新设计思路,将巴蜀文化作为整个设计的理念,将所出处的巴蜀文化特有的文物造型用于整个建筑结构和内部的装饰设计中,可以充分将天府之国的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为群众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文化冲击。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充分参考当地的文化历史背景,创新设计思路,将建筑设计富含人文情怀,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对规划设计的认可度。
3.4借鉴传统建筑的设计风格
         传统建筑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已与当地文化紧紧融合在一起,它的设计风格更加具有识别性以及艺术性,因此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可以充分借鉴传统建筑设计的结构以及元素,比如说徽派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是青石白瓦,并且高墙深院,当南方雨季来临时屋顶雨水都能够通过特定的设计角度汇聚到院庭当中的天井中。这在当地人有四水归塘的理念,这种设计不但有商人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同时在绿色以及节水设计中也起到了非常独特的效果;北方建筑更加强调对称性四合院是主要的代表,更加强调福寿双全或者是寿字等传统文化元素,在字画楹联上更多体现一些主人的审美情趣和志向情操。
4结束语
         现代建筑规划设计要充分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华,这样能够不断丰富建筑规划形式,同时也能够为继承传统文化和精神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建筑规划设计人员需要将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博采众长,以推动我国建筑规划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长新.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规划设计探讨[J].门窗,2013(12):238-239.
[2]席田鹿.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教对中国建筑、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J].美苑,2007(04):79-80.
[3]侯熠.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启示[D].天津美术学院,2006.

李佳文(1988.10.31);性别:女,籍贯:山东省泰安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规划;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