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与降低成本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月2期   作者:1刘洋 2张海芹
[导读] 由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摘 要】由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对于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技术现状;问题探究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而言,装配式建筑不需要现场制模、现场浇筑等环节,应用起来也更为方便与实用,对于现场状况的要求也没有传统混凝土浇筑那么严格。也正是由于这种便捷性与科学性,装配式建筑在当前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将其应用到的施工中,也逐渐成为了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1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
        预制装配式构件和传统的现浇整体式施工构件在成本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预制装配式构件主要的成本构成:1.构件生产加工费,包含构件的钢筋、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费、人工费和生产机器购买和维修的摊销费,水费电费、模具费、蒸汽养护费等。2.构件的运输和存储费,包含预制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的运输费、卸车费等;现场堆放用的堆放架的费用(租赁费或者购买摊销费);3.构件安装费,包含预制构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垂直运输费,安装人工费,以及安装工具使用费及孔洞灌浆,水平缝和垂直缝的水泥砂浆塞缝、打胶及清理等相关费用。4.税金,构件的税金包含在构件单价中。
2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预制装配式构件建筑的成本组成与传统的现浇整体式结构建筑的组成大体上相同,比如都包含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等费用。预制装配式构件建筑主要成本问题是其生产加工费、运输存放费和和装配费与传统的现浇整体式施工构件相比单价过高等,当一个项目的预制构件比例越高,其占整个项目费用比例也相应提高,从而决定了预制装配式构件建筑的项目造价的提高。
        预制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加工费一方面取决于钢筋、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钢材等材料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生产企业的现代工业化程度。最大程度的减少操作人工,增加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采用集约化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费、水电费、模具费、蒸汽养护费的分摊比例等。但此举也将提高初期投入,这也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经阶段。
        预制装配式构件运输存放费主要是预制构件从生产工厂运输至施工现场堆放点,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包含装配式构建堆放架的费用(租赁费或者加工成品的摊销费),运输距离和构件运输方案决定了装配式构件的运输费。
3装配式建筑成本管理
3.1设计阶段成本的管理。依据相关资料证明,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对成本的影响因素占比70%以上,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成本。在前期设计阶段可以从单体建筑的结构建筑形式,预制构件比例,预制构件的装配率等几个方面来控制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的成本。而各个预制构件的生产都需要后期的深化设计,在深化设计图纸中需要对配筋、钢筋预留、预留洞口、水电暖管线等的位置都要准确无误,也要把各交叉专业尺寸互相匹配,目前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深化设计都需要专业设计人员,其成本也成为装配式建筑的成本增加因素。如果设计人员经过若干的项目锻炼以及一定时间学习和培训后装配式结构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效率不断的提升,伴随的是设计成果的更加成熟合理,可以使得模具种类,模板使用次数得到提高,也会间接的降低装配式构件的成本。
        预制装配式构件的生产加工费一方面取决于钢筋、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钢材等材料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生产企业的现代工业化程度。最大程度的减少操作人工,增加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采用集约化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费、水电费、模具费、蒸汽养护费的分摊比例等。但此举也将提高初期投入,这也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必经阶段。

 
3.2构件生产加工阶段的成本管理。构件生产加工阶段成本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通过集中采购方式降低钢筋、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钢材、木材、管线等材料费用;采用集约化生产加工,提高操作技术、完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现代化生产设备和工艺,降低人工费、水电费、模具费、蒸汽养护费的分摊费比例等;通过提高混凝土浇筑、养护工艺,使构件生产更加规范,提升构件质量,提升产品合格率;另外预制构件企业的生产管理体系的提升也会使预制构件存放和管理的费用降低,因此可以通过上述各方面加强和提升,从而降低构件生产加工成本。
3.3预制构件运输阶段成本管理。预制构件运输前根据供货合同、施工项目的进度要求,构件的数量、尺寸等实际情况制订专门的运输方案,选择合理的运输车辆、起重设备等;装配式构建堆放架宜采用租赁方式或者按加工成品计取摊销费用;构件运输的距离是影响运输成本的最直接因素,选择合适、就近的预制构件供应商对降低构件运输成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4装配式构件安装阶段成本管理。降低预制构件安装成本管理就要求事先编制预制装配式构件安装施工方案,制订非预制部分的施工衔接,进行流水施工和工序优化并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完成装配任务,缩短工期,工期是一个项目的隐形成本。从整个建设项目来说,装配式程度越高,项目的工期也就越短,从而间接降低整个项目成本。预制装配式构件装配费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在现场的二次搬运费,即预制构件由堆放地点搬运到准备施工场地,在实际施工中应科学合理的规划预制构件的存放地点,尽可能的减少构件二次搬运费;起重吊装费为利用现场的塔吊或汽车吊设备把预制构件吊装至相应的安装部位,施工现场因合理布置塔吊和汽车吊设备来增加垂直吊装效率,合理节约起重吊装费用;安装人工费和专用工器具使用费可以从不断提升安装人员技术技能方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施工浪费和返工等从而降低成本;装配式构件的安装过程需要技术力量强和组织能力强的施工班组流水施工又还要有具有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监管。另外,科学安排、合理组织配套专业的施工衔接也能缩短工期。现阶段由于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培养专业队伍也成为控制成本的重点。
        4装配式建筑成本展望
        装配式建筑较高的成本是阻碍其发展和推广的因素之一。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现代化施工水平的提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对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市场需求也将会得到提升,而且预制裝配式结构建筑由于得到了政府和建筑行业大多数专业人士的支持,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占比越来越多,装配式建筑发展初期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可能有所增加,但这种新的结构形式和生产、安装模式在技术、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都在快速进步和发展,同时能使建设项目的工期大幅缩短。目前还需要通过各个环节优化使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更加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从而降低成本。
5.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较为绿色环保且高效的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能够对当前建筑结构施工以及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促进了当前施工方式的巨大转变。但由于当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想要更好地促进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便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7):114-115.
        [2]王从锋.徐望梅.预制混凝土构件吊装浅析[J].建筑安全,2001(12):61-63.
        [3]彭伟.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7(14):37-41.
        [4]徐雨檬.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