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不动产登记档案的功能特性及管理要求,深入探讨其在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状况,可使档案管理效果更加显著,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价值最大化。因此,需要在加强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形势变化及发展要求,实施好切实有效的管理工作计划,促使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更具科学性,促使其完整性不受影响。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丰富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保持其良好的应用状况。
关键词: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了开展不动产登记的目的,以及限制了不动产登记的主要内容。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背景下,不动产登记业务所产生的档案的信息化使用,不仅仅对于维护不动产所有人以及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具有实质性帮助,更是对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问题
1.1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同样也获得了极为迅猛的发展,但是,在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管理期间,如果存在一定的问题,将会导致房屋产权的归属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导致整体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当前在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管理中,依然将物权法作为基础,同时将法律法规、地方法律、规章制度作为房屋产权法律机制,但是此种方式,缺乏一定的完善性,同样也存在界定不够明确、规定不够细致等情况,造成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规范力度非常小。
1.2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动产登记工作而言,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便是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工作开展期间面临审查不够严谨、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从而导致不动产在产权归属登记信息方面存在着众多不足,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发生。
1.3工作效率较低
就目前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而言,存在着共享力度不足、任务繁重的问题。随着房屋交易、城市用地的不断上涨,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与强度不断上升。同时,在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期间,需要与众多业务部门有所联系,例如:业务整合、业务分工调整以及登记交易量等,由于工作强度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具有更大的难度,同时也会面临某些不法分子伪造证件、冒名顶替的问题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到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同时也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效率。
2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的有效措施
2.1整合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内容完成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对于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所面临的档案数据与其他各相关部门关联性低的问题,要求能够实现对整个不动产登记相关工作流程的细化,确保能够采用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完成整个不动产登记工作,如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利用大数据产业发展,开发已有平台建设的新的数据融合方式,让不动产登记人能够根据网络app的方式进行个人资源的填写和提交申报登记,同时这些数据能够立刻导入到不动产登记业务数字档案库比对基准数据中,根据证件号码等方面的适配性,将同一个单位或是个人的不动产资讯情况导入到一起,便于快速调档查询,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于各相关行业部门的利用,有利于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
2.2坚持创新服务方式
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应对其服务状况是否良好加以分析,避免因服务问题的发生而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表现为:(1)加强“互联网+服务方式”使用,强化创新意识,将创新理念融入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方面,实现创新服务,给予这类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高更多支持,确保其服务工作开展有效性;(2)通过对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优势充分发挥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为不动产登记档案方面提供自助式查询服务,并在性能可靠的终端设备支持下,高效地完成相应的服务工作,全面提升这类档案管理及应用中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实现对创新服务方式的高效利用;(3)加强延伸查档服务方式使用,并在安全准入机制、访问权限设置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提升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服务品质,加深其服务工作开展中的信息化程度。
2.3为原有历史不动产档案的数字化做好前置准备
以原住建部门移交的房屋登记档案为例,采取以下数字化前置管理模式:①对原房屋登记档案的移交清单的核实、整理、归档,库房管理系统的建立,包括:档案数量的核实、档案盘点、档案系统新旧数据比对、信息补录、电子台账的建立,交接清单的签收;建立库内档案存放管理系统,考虑匹配挂接电子档案系统。②建立原房屋登记档案的管理体系,包括:档案库房分布、安全状况;库内载具装具的数量、平面布置;档案在库内的存放位置;原房屋档案的统一的档案编号规则、管理方式;原房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预留与不动产登记档案系统及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系统的接口。
2.4坚持专业人才培养
技术型人才培养状况是否良好,与不动产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是否显著密切相关。因此,在加强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给予专业人才培养足够的重视,积极开展相应的培养工作进行科学应对。在此期间,应做到:(1)开展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实现对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技术型人才的科学培养,提高他们在自身岗位上的专业能力,从而达到档案管理中专业化及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优化人才培养方式,促使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中可形成良好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工作质量,促使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更具专业性,逐渐提升其专业化服务工作水平。
2.5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制度
以公民身份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立公开查询系统,面向民众,提供透明安全的信息化服务。不动产信息查询平台的建立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相应权责还没有清楚分配前,应以窗口查询为主,暂时不要贸然推广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对外联网,以保证信息安全和管理稳定。职责分配中后期,各相关登记机构应组建内部网络,实现互联和信息互通,实现内部的资源共享。二是在相应权责清楚明晰,可以保证内部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后,面向广大市民推出查询咨询平台,可以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开发网站及APP应用,积极推广,实现透明网络平台的搭建。
2.6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在现有自然资源部门业务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统一规范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系统,宗地代码与电子文件管理有机结合,为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创新搭建了平台。自然资源部已经在某些城市进行试点,成功编制出宗地代码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开发了国家级宗地代码电子文件管理示范信息系统,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化平台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对于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投入的关注,促使其迈进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由于当前不动产业务档案资料的不断增长,给管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不断的寻求数字化管理的相关改进措施,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且促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具备秩序性,同时也确保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睿.不动产登记业务档案数字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160-161.
[2]王仰智.信息化背景下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探究[J].华北自然资源,2019(04):123-124.
[3]何长英.不动产登记档案数据整合研究[D].湘潭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