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解建设工程施工中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张海云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期   作者:张海云
[导读] 建筑工程领域中存在较高的风险,并且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性
        摘要:建筑工程领域中存在较高的风险,并且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较多的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能够消除施工安全事故问题,房屋建筑建设及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大力度进行项目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可以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房建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发展,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价值逐渐凸显,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对提升房建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如何提升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效果以及安全管理有效性,成为房建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因此,需要深入分析当前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现状,结合有效措施,实现房建工程建设效果的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房建工程事业的发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主要问题
        1.1安全管理制度种的缺陷
        在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安全管理体系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创新安全管理体系,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必须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实施办法是加强对相应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训,使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深刻认识自己的岗位,提高相应的安全责任意识,更加务实地实施安全管理,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根据现场施工存在实际问题进行高效的安全施工管控。
        1.2机械设备安全管控中的缺陷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机械施工设备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的施工设备包括塔吊、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等,还包括大量的建材运输车辆,对这些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阶段对于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在整体管理上还存在较大缺陷,主要反应在大型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过长,特别是工期紧张的建筑工程,存在设备连续运行缺乏必要的养护问题,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现场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心缺乏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不足的问题,大多都是进程打工的农民工群体,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严重不足,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这对于现场安全施工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施工人员的麻痹大意引发的,需要引起建设企业的高度重视。
        1.4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例如,雨雪大风天气将对建设项目的安全顺利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需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因素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方案,但在现实中,由于成本和工期的限制,一些建设项目忽视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风险。
        2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措施
        2.1注重建筑工程预防方案的优化
        在当前房建工程建设中,要想促进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性的提升,需要重视对预防措施的实施。实际工程建设中,其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都涉及到相关工艺要求以及技术实施要求。基于此,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需要对图纸深入分析,明确掌握房建工程建设的工艺要求以及工艺程序,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房建工程施工建设操作流程,以及基于对施工现场地理环境、建筑材料、人员素质能力的分析与掌握,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整改措施和补漏措施。此外,施工单位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定期开展岗位培训和岗位总结,进而实现避免施工安全隐患,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效果,促进房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
        2.2注重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化
        在房建工程建设中,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化是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关键基础,也是避免相关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核心。因此,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的方式,实现人员安全意识的不断强化,引导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施工安全重视度,进而确保房建工程的顺利开展,强化施工安全管理效果。

基于此,在工程实际建设中,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强化施工管理者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指导、培训,引导管理者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禁止管理者持有侥幸心理,避免出现过于重视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忽略施工安全管理的现象发生,进而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需要重视对施工人员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这也是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故的关键所在。要求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佩戴齐全的安全防护器具,对其操作工艺进行严格把关,引导施工人员将施工安全作为主要前提,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安全警惕性,进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果,进一步促进房建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3创立一个健全的施工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在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和健全各项技术指标,确保施工安全稳定,要求的技术指标高于国家专业标准。施工单位只有制定高标准的技术指标,才可以在市场份额中竞争优势。所以,在开工过程中,必须明确分工,严格实行技术责任制,防止施工人员互相指责。在动工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施工技术规范,依照文件和施工程序要求的标准,创立和完善技术管理制度,保证每个职位都有专人负责,增强专业责任,并避免某些情况发生链接脱落。施工单位应分析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增强薄弱环节的管理,采用技术举措优化工作方法,创立一套与项目相适应的技术管理方法。
        2.4提升施工技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建筑业波及多个学科,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专业,管理者很难把握这些知识,在这种状况下,施工单位应采用专业的管理方式,明确各环节的分工,然后制定相关的技术流程。在保障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根基上,激励技术管理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勇敢创新,为他们打造更多学习和沟通技术的时机。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必须培育更多的相关人员,努力将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5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在具体施工环节,应该制定出岗位安全管理制度,同时需要确定人员的具体职责,将责任划分到每个工作人员身上,从而可以使其具备较高的责任心与安全意识,积极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全体人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要求认真执行,一旦发现有违规操作而造成事故时必须对其进行严惩;第二、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保证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按安全要求施工;第三、为了更好地激励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安全责任心,施工单位应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应进行适当的现金奖励,反之对于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或事故应进行适当的惩罚,告知员工引以为戒。
        2.6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出现了问题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是造成建筑安全隐患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了保证建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封顶大吉”,公司在项目投入建设前期就应该规划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上到管理层、下到施工组,每个层级之间不仅要有完整的分工,而且还要打破层级之间沟通闭塞这一问题,实现跨部门的有效沟通机制。我们都知道在办一件事情时出现的工序越多,越容易造成失误。在一栋大楼开始实施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多个部门的介入,假如下层人员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但是却不知道该向谁汇报问题,这就属于管理模式上严重的失误。就像国家一样,有专门的热线、日报等渠道为人民服务。建筑业虽然不似国家那样庞大,但是也应该有专门服务于基层的组织出现,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上传下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不断提升的现今,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建设企业应对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并运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作为安全管理的辅助手段,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苏伟彬.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6(11):128-129.
        [2]刘俊琦.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世界有色金属,2017(3):33-34.
        [3]纪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与相关技术探讨[J].居业,2016(3):116-117.
        [4]刘林.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水平[J].建材与装饰,2018(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