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公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0/5/22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7期   作者:袁宏海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公路建设也不断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公路建设也不断完善,但目前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施工技术水平较低、施工管理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使得公路路面遭受到了破坏,这不仅影响公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而且还会给后续使用时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本文主要对公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就其原因提出一些防护的措施,旨在保证我国公路施工稳健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路面破坏;原因;防护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不断发展,与此同时,我国进一步提高了公路建设工程的重视程度,大力开展公路施工工作,旨在能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及交通运输带来方便。但从目前我国公路施工的整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路面的破坏,降低了公路使用的寿命,同时还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路面建设质量问题,要对路面破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路面施工的质量,从而保证我国公路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1、公路路面破坏的表现形式
         目前在公路施工中,其路面施工主要是沥青路面,由于受到许多方面的原因影响使得公路路面出现裂缝、车辙、松散、坑槽、波浪、剥落等破坏情况。
         (1)裂缝。裂缝是公路路面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依据其破坏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三种形式。
         (2)车辙。车辙主要表现为沿着行车带出现了横向高差的情况,按照其原因也可以分为失稳型车辙、结构型车辙、磨耗型车辙三种形式。
         (3)松散、剥落、坑槽。出现了沥青脱落的情况,在车辆的作用下使得沥青面层呈现出松散状态,是水损坏的表现形式之一。
         (4)波浪。在路面施工时由于材料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质量差,使得路面的抗压能力及荷载力不足,在高温、纵坡段或者重载车辆慢行时,路面会出现波浪形式的破坏。
2、公路施工过程中造成路面破坏的成因分析
2.1设计阶段的不足
         在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由于相关的设计人员对路面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是路面施工中材料选择不合理,以致于降低了路面的防裂缝能力及耐久能力,从而出现了路面车辙、裂缝、松散等破坏情况。在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做好面层的设计工作,在日后使用时会与大气、车轮等直接接触,往往还会承受较大重量的承载、冲击力及水平剪力等,这样就会很容易出现严重的路面破坏。此外,在温度变化、降雨的情况下,公路路面可能会出出现变形、渗水的破坏情况。因此要求在公路路面施工时,要充分考虑到路面的高强度、抗压能力及抗变形能力,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路面温度的稳定性,这关系着路面表面层的抗滑与耐磨能力。而目前在公路路面设计阶段,往往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由于没有充分的了解地质情况、气候条件,在路面设计时并不严谨,从而对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坏,出现了裂缝、压实度不足、承载力不佳等问题。
2.2基层质量的不足
         由于基层质量的不足,出现了基层结构方面破坏的问题,并且对面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从而使路面面层出现了坑槽、下陷、变形等破坏情况。
         通过对半刚性基层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外界的温度或者湿度出现较大变动时,但是没有在半刚性基层上设置接缝,这样就会容易出现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的情况,这也是基层裂缝的主要形式。如果存在裂缝,很有可能是因为基层材料在汽车载荷作用下引起的变形。通常情况下,在没有发生较大垂直变形时,是可以对裂缝的宽度进行管控的。但是就路面面层而言,其抗裂能力的要求应当要高于基层。

而对于半刚性基层而言,在质量不均匀的情况下,则基层整体则容易遭受较大的破坏,影响基层的抗垂直变形能力,同时在汽车荷载作用时,路面就会出现大部分下陷的情况,弯拉应力的提升也会使得面层出现开裂现象,从而导致基层出现巨大的破坏。另外,基层材料强度不符相关的标准也是基层问题造成路面破坏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想避免由基层问题引起的路面破坏问题,则必须要严格对基层所用的材料质量加以管控。
2.3材料选取不合理
         在进行底基层设计工作及选择施工材料时,如果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则很容易引起公路路面出现下陷、变形、坑槽等破坏情况。如果底基层材料的强度和温度性不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则很容易影响半刚性基层的位置拉应力引起裂缝问题发生,从而降低整体底基层的稳定性。此外,在部分路面层材料挤入底基层时,也会降低荷载力或者出现变形扥路面破坏的现象,而且在温度与湿度变化的情况下,会使得土体的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也随之降低,很容易使得部分材料挤入土基中,最终使得公路路面出现下陷、变形、坑槽等破坏情况。
2、公路施工过程中避免路面破坏的防护措施
         通过上述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得知,对于公路路面而言,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路面的荷载力与持久性,加强路面的抗渗能力,才能够有效降低路面破坏问题发生的几率。对此,以下提出公路施工过程中避免路面破坏发生的几点防护措施。
         (1)提升公路路面的荷载力,保证超重车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来提高路面的承受能力,在路面下层进行加厚,加厚程度不能够过薄,否则难以达到加厚的效果和目的,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路面下层加厚使,应当增加到10厘米以上。
         (2)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敷设施工时,要注重面层内材料的选择,可以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不仅能够提升路面层抗裂缝能力和防渗漏能力,而且也能提高路基与基层的承载力,从而促使路面面层强度和抗车辙能力的提高,大幅度降低弯沉值。
         (3)加强层间的联合。层间联合是确保路面整体性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进行层间联合过程中,要确保联合的质量,对此应当选取粘结性能较高的材料作为粘层,以此增强公路路面的强度,使公路路面能够具有较强的防渗能力。或者可以改变材料的成分,使用橡胶乳液等材料,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此增强对路面的保护。
         (4)做好公路路面的排水及防渗设计工作,运用先进的路面设计手段,避免出现路面渗水的情况。要想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防渗水能力,则需要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敷设施工时,要充分将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压实,保证面层压实度的加强,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搅和时,也要注重混合料的搅和比例及搅和材料质量的管控,并充分进行搅和,以此降低混凝土搅和的孔隙率。同时,加强公路路面施工的质量管控,在施工材料进入现场施工时要对材料、及混凝土配比进行严格的检验,要通过使用新设施、新标准进行路面材料的检测,促使沥青混凝土混合比能够符合标准,待检验合格之后才可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混凝土铺设、压实施工技术的提高。
         (5)选择牢固的路面结构进行施工。比如,SBS改性沥青或者是SMA面层,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磨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或者在路面下层和中层施工时,可以选取FAC 2.0结构,以此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及抗压能力,也可以采用大颗粒径的碎石,以此对基层类型进行改进,从而降低路面裂缝的问题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造成公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原因有许多,可能是公路自身施工质量问题引起,也可能是外界的一些客观因素引起,这些因素不仅使公路路面出现破坏情况,还会降低施工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日后投入使用时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充分对路面破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补修,避免路面破坏程度越来越大,从而影响我国公路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武玮.公路路面改造及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8(14):54+65.
[2]张坤.公路路面塌陷成因分析及地基处理[J].民营科技,2018(05):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