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配网施工建设中,加强配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重要前提。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配网施工的特点,对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工作提供借鉴,提高配网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配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配网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综合了多工种、多专业的系统工程,工程施工中施工点多、人员地域分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安全管理任务的艰巨程度,推进配电网的现场安全施工管理是电力建设和施工的首要任务。
一、配网施工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配电网施工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其中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一般是由于施工程序复杂,任务重,危险点多所导致。具体来说,配网施工的典型特征有以下几点:(1)施工点多、面广、线长、地域分散;(2)工作环境复杂,线路交叉点多,电源点多,低压返供电可能性大;(3)供电线路多在道路旁边,防物件高空坠落等问题突出(4)单人职守岗位多、作业流动性强,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占比大;(5)工作繁琐,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难于集中管理,员工任何一处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6)配电线路的施工工期安排紧凑,工序衔接非常紧密,有时一个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停工。配电线路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配网施工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单纯依靠各级管理人员抓安全、依靠部分工作能力强的员工来推进安全,难于确保各岗位长期保持安全状态,只有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挥团队管理力量,才能真正建立长效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二、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安全第一”并非空话一句,这四个字体现的是追求效益和质量的统一,不仅是对配网工程作业现场质量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负责的体现,因此对待安全管理的问题不能想当然,更不能存在丝毫侥幸的心理。现场安全管理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在“现场”之外完成,也即对安全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施工过程,在施工前就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面对安全问题才能从容不迫,迎刃而解。因此可以将“全过程管理法”引入到配网工程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中来。“全过程管理”顾名思义,重视整个过程的管理方式,既要从全局性的角度出发通盘考虑问题,又随着时间推进的基础上做好每一个细节,在环环相扣中完成对整个过程的管理与把控。结合配网工程的施工特点和作业现场的实际需求,运用“全过程管理”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要充分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决定到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后,是能够第一时间化险为夷,还是面对问题束手无策任其发展。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提高全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只有将安全意识植根于思想的深处,在面对管理工作或者是施工工作,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工者,都能形成统一的安全观,并且在实际施工现场,遇到问题后的统一配合程度才能够最大化。拥有什么样的观念直接决定着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因此,管理者要在熟悉操作流程与规范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监管施工队伍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防护技能训练、安全事故抢险演练等,在日常的工作中培养优良的作风,一改往日的懒散行为。
二是要制定健全的安全工作制度。在团队的管理中,明晰、严格的制度比“人管人”更具有客观性,只要安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规划施工进程,对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主要问题都有详细的说明,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管理,既能节省时间,又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主动性,主动了解在特定的阶段应该做哪些事情能避免安全隐患。健全的制度还应该包括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如果不对施工人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施工实践安全风险和事故就会给施工人员沉痛的教训。掌握必备的诸如现场施救、应急正确操作、高效逃生、保全自己的同时施以援手等等项目,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才可以运用自如。
2、施工过程中监管要到位
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方面,根据安全合同施工,现场监管不能只管形式,要重视实质。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非常重要,因此为增强现场作业的安全性,签订安全施工合同,确保合同的内容是依据现场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条件制定的,并且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和规则,这样才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施工过程按照合同执行,施工队伍必须有制定预案的习惯,应对安全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预防措施,工作态度一定要严谨,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另一方面,施工的全程沟通要及时,反馈问题要高效。配电工程作业现场的信息沟通要保持通畅,能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和传递信息,以保证能够第一时间将有效信息反馈到管理层,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根据预案来调整策略,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有序进行。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沟通平台,便于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及时有效地反馈问题,通过对大数据的管理和掌控,在借鉴他人或者往次的安全问题防护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适时展开对相关问题的拓展和研究,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沟通有效性体现在两点,一是“上传”,二是“下达”。“上传”是指管理者要及时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制定出相关的管理策略和应急预案,全局性地去考虑潜在的安全隐患,妥善处理已经凸显的问题,以及做到未雨绸缪,现场施工的管理者必须对所处的施工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涉及到的其他领域要及时沟通,调动有利资源完成整个安全施工管理过程。“下达”是执行层面在接到指令后采取行动一定要及时和果断。管理者指令清晰,但是执行不力,也是在配网工程现场作业中经常存在的,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管理冗余环节。因此要密切上下级的沟通与协作,为了让安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管理者在施工前可以先进行技术交底,或者提前进行重点、难点讲解,做好心理准备和安全风险控制准备。
3、施工后总结与反思要并行
配网工程作业现场的客观条件虽然非常复杂,但针对常见的施工场所和施工安全措施依然能够分类型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积累针对不同类型的施工安全问题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根据这些基础的数据信息,建立专门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与应急处置管理信息库,以便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为适合的处理方式。故而每次施工后必须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当次的施工过程中哪些环节尚且没有做到位,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反思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法,或者在同一问题,但是客观条件却不相同的条件下,能否在第一时间内提供更为科学高效的处理方式。通过不断地进行经验总结和过程反思,为下一次的现场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灵活地处理突发事件。
一个管理过程的结束,同时意味着下一个新的管理过程的开始,因此要有“结束即开始”的意识,这就是为什么在管理工作的收尾环节也要充分重视各个细节,没有反思的团队是无法真正取得进步的,反思是从团队内部生出的破茧成蝶的力量,因此,在反思阶段,要充分将配网工程作业现场的管理与总结过程相结合,总结与反思工作做到位,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一次现场作业出现同样的问题,防止“历史的重演”。总结与反思也是一个学习与更新的过程,对上一个现场场景的回忆和再现,能够在头脑中加深对问题的记忆程度,让“遗忘”不会在关键时刻影响实践的判断,进而可以按照预定的安全机制去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三、结束语
配网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应持之以恒,不可松懈,做好现场全过程管理,才能确保配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现场安全管理不出现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配电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28)
[2]陈向阳.10kV 配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