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的方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黎昌全
[导读] 信息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与发展中必不可少一大工具,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界。
        摘要:信息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与发展中必不可少一大工具,也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界。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新型学与教方式出现。这不仅推动了我国新课改的进程,更让各教学科目开始以新姿态进行教学变革。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将结合小学语文科目谈一谈,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新型学与教的课堂授课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应如何展现,又将如何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学与教;小学语文
        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教学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从多角度结合信息化来进行教学变革,通过巧妙整合、创新变革等方式,让信息化能够与小学语文课堂发生碰撞,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够展现新的火花,以在新型学与教模式下构建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需要的有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但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新型学与教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有重点、有方向才能够构建学与教高度匹配的教学新模式。
一、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模式的构建意义探讨
        之所以强调在信息化环境下构建符合当代教育需要的新型学与教模式,是因为该模式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1,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以生为本需要
        首先该模式强调的主体有二,分别是学生和教师。也就是该模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抬到了教育正中心,符合当下我国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新要求。冲击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且该教学模式冲击了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课堂,是我国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突破。它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更符合我国教育发展需要。能够让僵硬化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为课堂注入新鲜活力,能够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学与教问题探讨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冲突性,导致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实效性并不高。这些问题的出现明显的反映了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存在的教与学的问题,也为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新型学与教模式提供了新的出发点。
        1.学生学习自主性大大降低,被动参与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参与课程学习,没有好的学习方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不会学、不愿学成为了当下的学生学习的主要问题。因为课堂上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成为知识接受的被动主体,其自主性无法得到尊重,在被动参与下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教学过于强势,侧重教材,教学偏离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已经开始积极采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活动,但在实践中可以明显发现,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将这些新式教学方法作为灌输式教学的“外套”,教学仍然没有脱离教师完全主导的模式。而且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够有效提高,在教学时过分侧中教材内容,完全是死读书、死教学,导致教学偏离了目标,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信息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模式的构建研究
(一)、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法”研究
1.掌握合适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学习方法有所同一又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有所差距,所以学生必须在信息化环境下掌握符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才能够成为提高学习成绩的一大助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都是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结合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合理资源的选择,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源库、资源平台等,作为自己学习的场所,这都是学生在信息环境下可以养成的新式学习方法。
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移动预习、学习、复习
        如在学习六年级《学弈》时,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学习,学生的认字、读音、翻译等都需要下功夫,才能够在课上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但课上短短的45分钟,如果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独立学习与查找,反而会浪费时间,从而降低有效性。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知识的自我学习,也就是预习活动。先正确认识其中的字读音。如求“使弈秋诲二人弈”中的“诲”字、“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的“鸿鹄”二字等。这些字词都较为拗口和难读,在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复习下,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知这些字词,在课上也减少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学起来压力也变小。
(二)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教法”研究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大有利工具,它能够通过直观的声、色、图、像为学生展示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既让文字性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趣味和丰富,又能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教学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能够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方法,其中包括课件的制作,PowerPoint、PS等软件的合理应用,和视频软件等方面的应用等。才能够让多媒体切实的融入教学课堂,灵活的结合教师需要被应用。
2.积极创新教学新模式,采用多方法实施教学
        (1)情景模拟教学法:该种教学方法能够通过模拟和演示与教材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直接的体验下走入文章深处,进一步理解和感受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而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有关情境,不仅迅速而且有效。
        如在学习六年级《各具特色的民居》时,为了让学生对不同的民居有所理解,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为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土楼、园形围屋、傣家竹楼等等。让学生能够在视觉冲击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深入文章学习。
         (2)微课教学法:由于小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中和学校,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家中时间进行知识的移动式学习,教师就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法实施教学。通过选取合适的微课视频为学生下达,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的独立学习。
3.延伸教学内容,让教学面丰富
        如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芙蓉楼的景色等等做延伸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面不断扩大。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当代背景、掌握了历史文化,同时对作者有深入的认知,对描写物也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学生对于这首诗的认知不在停留到诗词表面,反而在一首诗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深化了自己的语文知识。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日益更新、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环境的营造让当下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先进的信息技术、前沿的教学理念以及开拓的教学视野让我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它犹如“蝴蝶效应”影响着每一门教学课程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正视信息化的大背景,在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新型学与教模式,让语文课堂能够换发新色彩。
参考文献:
[1]廉丽玲.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J].中华少年.2018(27)
[2]吴毅斌.基于信息化对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0)
[3]赵烨娜.试论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08)
[4]胡林丽.浅谈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应如何创新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7)
[5]崔向荣.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中国高新区.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