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从心开始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期   作者:李彩芳
[导读] 办公室里,一个学生耷拉着脑袋站在一边,老师在旁边不断地数落孩子的不是。这样的镜头,对班主任来说,相信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办公室里,一个学生耷拉着脑袋站在一边,老师在旁边不断地数落孩子的不是。这样的镜头,对班主任来说,相信是最熟悉不过的了。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办公室里上演,这种对学生批评教育的方式有效果吗?我想,很多老师都会回答,效果不明显。面对学生的犯错,作为老师,很多时候没有与学生很好的沟通了解,更多的只是“批”—指责学生,很少去“评”—评析事件,这样,不但效果不明显,反而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沟通,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是架设师生心灵的桥梁。对于学生的犯错,特别是后进生,我们更应与学生多沟通,多关爱。
        新学期开始,当我知道担任的班级是六(1)班时,不禁皱起了眉头,因为学校大名鼎鼎的打架大王大个子洪滔不仅常违反纪律,而且学习差。班主任都为之而伤尽脑筋。
         开学第一天,班里就出现了一个小风波,谁也不愿意和洪滔坐。此情此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指责孩子们,而是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课后,我找班干部了解情况,刚提出疑问,班干部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他两天都不换衣服,身上总是有味儿。”“老师,他上课常搞东西,影响别人”“这么大还不注意个人卫生,他父母呢?为什么不管管他?”“他从小就没有妈妈,家里只有爸爸和一个大他一岁的哥哥,爸爸早出晚归的做田地工,没空理他们。“哦,原来是这样。
        “老师,洪滔放学的路上与别班同学打架”“老师,今天早上洪滔被人打了。”······开学工作多而繁,各种投诉声就接踵而来,如果我一味地批评洪滔的不是,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洪滔是个倔强的孩子,这么多年来,洪滔对老师有一种抵触的心理。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状态才有好的成绩,而好的关系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相处最重要的行为是沟通,。如果老师总是指责学生的不是,就会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这个时候老师说再多已没什么用了。但如果老师能多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呼声,给予他们适度的宽容与谅解,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从真诚开始,从信任开始。因为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说服力。我决定与学生进行沟通,多方面了解洪滔打架的原因。经过沟通,原来洪滔平时说话很损人,不尊重别人,常侮辱他人的人格。我把洪滔叫到办公室,并没有当着其他老师的面把他训斥一通,而是象对待客人那样,招呼他坐下,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他对抗的心理消除了,惶惶不安的心情也放松下来,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他要礼貌待人,这样才能得到同学的尊重,这样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洪滔被老师的真诚感动了,倔强的他低下了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天放学,同村同学海发来到办公室,说:“老师,洪滔不敢回家,有几个同学守在学校门口,说要打他。

”“到底发生什么事?”“昨天,放学的路上,洪滔说天窝村的同学上学放学都要经过我们村,不停地叫他们是“过寨狗”,并打了一架。今天,天窝的同学就召集了几个人,准备再教训他一番。在校园的一角,我找到了洪滔,故意问他:“放学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学校门口有人打我,我······我不敢回家。”洪滔欲言又止。“知道原因吗?”“知道。”他低着头小声说。“知道害怕了吧,知道被人打的滋味了吧,所以说,平时打人的时候,将心比心,想想今天你的感受,不要动不动就打人。”听了老师的话,他把头埋得更低了。“你还要记住,平时说话要注意点,不要侮辱别人的人格,要懂得尊重别人,懂吗?当然今天他们打你,是他们不对。”“老师,我知错了,以后再也不说损人的话了。”我连忙找到守在门口几个天窝的同学,帮他们分析了打架的弊害,教育他们这样的处理方式是违纪的,并让洪滔诚恳地向他们认了错,事件才得到了平息。
        尊重是沟通的桥梁,尊重是一缕春风,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可以说尊重体现了师生之间的真情,尊重构建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对洪滔的再次犯错,我并没有严厉地批评,而是用一颗宽容的心耐心地与他沟通,让他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从那以后,洪滔果然变了,同学的投诉少了,打架现象也越来越少,但由于和同学的关系一直不好,校园里总是见到他的孤单只影。
        洪滔缺的是集体的温暖,缺的是自信,我决定帮他鼓励他找回自信,改变同学对他的看法。
        王晓春老师说,私下的鼓励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机会来了,球场上,班际篮球赛正激励的进行,六(1)对六(2),由于我班篮球队员个子不高,总捡不到篮板球,开场不久,就已输了十分了,同学们都很焦急。看到在球场边观望的洪滔,我眼前一亮,招手把他叫来,说:“洪滔,你准备上场。”“老师,我······我不会打篮球。”“不要紧,你个子高,你的职责是站在篮球架底下捡篮板球,然后把它传给其他同学就可以了。”“我······”“不要怕,你一定可以,老师相信你。”我拍着他的肩膀说。我把洪滔换上了场,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分差追回来了,38比36,我班险胜2分,同学们都围着洪滔欢呼起来,洪滔腼腆地笑了,我也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从此,班里悄悄发生了变化,洪滔不再孤单,运动场上经常能见到他和同学一起打篮球的身影,校园里总能听到他和同学的欢声笑语。学习上,生活上同学们也积极帮助他。在刚结束的校运会,他还为班争了光,获得了男子100米跑的冠军。望着高高站在领奖台上满脸笑容的洪滔,听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此时此刻,班主任的成就感,幸福感在我的心底油然而生。
        沟通从心开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