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构建与应用的高中历史教学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4期   作者:蒋会成
[导读] 微课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价值,有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效果。
        摘要:微课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重大的价值,有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与效果。利用微课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突出知识重点、拓展教学内容,辅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基于微课构建与应用的高中历史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微课;构建与应用;高中历史教学
引言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阅读、微电影、微课等代表的微文化广泛兴起,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结合的新兴产物,它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新方式。目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微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是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体现,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但在具体操作中,高中历史微课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学会进行微课教学反思,加强应用实践分析,积累有益的微课经验,充分发挥出微课对教学的辅助作用。
1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录制技术等制作的5~8min的教学视频,对某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或疑难点等进行教学[1]。它以视频为载体,主题突出、内容精简、目的明确、资源丰富、针对性强,这些优势决定了微课教学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2微课的作用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内容不会因为课堂时间限制而“错过”。也有的高中生性格腼腆,自己不会的问题不敢问,害怕别人嘲笑自己。微课能够较好的解决这种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学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将知识点进行细分和归类,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教师也能够通过课堂反思,认知到自己的教学缺陷并及时做出调整。
3借助微课,优化课堂导入设计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前五分钟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导入活动,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借助微课开展课堂导入,需要注重其针对性和目的性,借助趣味性的内容,使课堂导入更加生动有趣,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制作微课,设计课堂导入环节,保证课堂导入的有效开展。在具体的微课制作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影视剧作品,如电影《神话》,从中选取精彩的片段引导学生观看,结合影视剧中的精彩部分,提出相应的问题,借助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了解秦朝大一统的背景和条件。在课堂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思考活动。学生在影视剧中可以直接看到秦朝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实力,从公主嫁到秦朝来看,可以得知秦朝和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等。

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历史内容,明确历史学习的主线。
4打造微课学习平台丰富微课资源
微课资源的丰富并不能只是量上面的丰富,还要能够做到质上面的丰富。比如,教师在进行历史事件讲解的时候,就可以寻找与事件相关的视频、文件、点评等与学生共同分享,让学生能够彻底的了解这件事件产生的前因后果,所带来的影响,实际的意义等。高中历史知识与高中历史知识相比无论是难度还是深度上都是有着很大的提高的,因此,教师要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愿意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师充分地利用微课平台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于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低效的预习模式,教师通过微课的知识网络构建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网络有一个了解,更容易去接受。同时,在微课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设计合理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一个学科思维习惯和预习习惯,能够培养学生积极的历史学习兴趣。
5应用微课突破教学重点,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微课内容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有很强的针对性。高中历史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抓住微课的特点并结合课程内容,事前编制以重点内容为主的微课视频,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学习重点知识,使学生找准学习重点,提升学习效果。重点知识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对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有着重大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利用微课展示重点知识,把刻板的书本语言转化成生动具体的视频、动画、图文,给学生提供直观的、鲜活的学习资料,将重点知识简单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重点知识的理解难度,以此突破教学重点。如讲“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时,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为突破教学重点,笔者运用微课制作了“新航路的开辟图”,以视频、动画方式演示了新航路的开辟路线,同时借助图文结合方式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以突破教学重点。课上,笔者讲到相关内容时把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结合着微课视频讲解新航路的开辟路线,让学生根据微课视频逐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进而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结束语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大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偏重课堂的教学活动,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微课随之产生,教师应当有效地利用微课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靳振玲.新课标下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甘肃教育,2019(21):114.
[2]章文静.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实践探索[J].镇江高专学报,2019,32(04):113-114.
[3]黄爱娟.巧用微课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趣味性探究[J].成才之路,2019(2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