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非常广泛,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人脸识别技术在一定意义上上戒除了管理监督人力资源的成本,并且实现了自动化。对于煤矿工作而言,互联网模式下的人脸识别技术具有非常有效的管理前景和技术扩展空间。从人力资源开发中找到其中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要求,能够有效的完成煤矿人员管理和提升施工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煤矿;人力资源;人脸识别
1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煤矿作为国家重要的开发资源,无论从工艺方面和人员管理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需求。根据开采过程中的工艺以及施工要求,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而在煤矿企业管理中开采人员人数众多,管理方面压力非常巨大,很多人都出现了早退、旷工、离岗等现象,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管理困难问题,长期以来难以实现有效的解决[1]。针对主要的工作管理内容以及管理状态,在开采过程中,不能够实现重要的工作探索以及有效的经济效益提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速进了新型科技以及采矿技术的应用。针对现有的互联网+,以及人脸智能识别技术的兴起,在煤矿领域也能够实现考勤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应用[2]。这种应用不仅能够实现人员施工考勤管理的有序性和时效性,更加能够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和人员管理的可靠性。而应用先进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现代考勤制度中提升煤矿工作的效率,并且查漏补缺。在煤矿施工中强调有效的统计和分析,完善科学化的技术考量以及基本员工科学化的有序管理
2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弊端问题
2.1技术设备陈旧
在煤矿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中,技术设备的应用往往处于传统的状态。很多区域的考勤设备还停留在IC、ID技术阶段[3]。这种考勤管理不能够实现交互式和真实身份的校验。针对人员的在岗和实时监控没有较强的约束性。应用过程中,设备的故障以及人员的身份核实始终是考勤中不能够摆脱的技术性难关。对于身份的真实状态达不到有效的核实标准和考勤的真正目的。
2.2系统操控效率不高
操作系统对于有效的提升空间和技术要求较高。而传统的煤矿考勤与人员管理系统通常是以指纹和虹膜监控的模式。系统经常性出现断电和记忆重复。对于管理中的人员储备和及时性变化物能够及时的改良与调整。导致煤矿识别系统的效率始终达不到理想的要求。也不能够真正调整煤矿工作的管理问题。
2.3技术更新缓慢
依赖于互联网环境,煤矿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新型技术应用的同时,并没有将有效的高科技技术普遍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导致了新技术和旧技术衔接不充分,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理由和网络环境的依靠。对于现有的网络环境以及操作的方法不能够实现合理的资源利用,高薪的人脸识别技术也没有实现普及。
2人脸技术在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1设备技术应用
其一,企业员工数量与工作环境。煤矿企业的基层员工比较多,而且这些员工普遍采用手工操作模式,在上班时不可避免的会接触一些化学材料、粉状物等,在员工下班时清洗手上的残留物时会遗留部分水渍,在利用指纹识别时,无法有效的对残留着水渍的指纹进行识别。如果前一位工作人员将水分残留在指纹识别机上[4],后续的工作人员进行指纹识别时也会造成识别的失误。其二,防伪装能力。利用IC卡考勤模式时,由于人卡分离无法有效的避免代打卡现象,而在利用指纹识别时,需要对平面指纹进行核对,但是无法有效的预防指纹膜代替打卡。另外,由于在前期录入指纹时会出现指纹采集把关不严格而造成指纹代录等现象。
2.2系统实施过程
(1)使用层面。第一,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有刻意的肢体动作,也不需要刻意准备。第二,使用方便。员工可以利用其中任何一台人脸识别机进行打卡,不需要受到区域的限制,设备在出现损坏等问题时,员工可以就近完成刷卡任务。第三,反应快速,在员工下班的 10 分钟之内可以完成刷卡任务,反映时间在每次三秒以内,而且可以在同一区域内进行多人的人脸识别。(2)技术层面:第一,资料认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能够实现对比认证,支持脸谱模型和员工工号的关联。第二,资料存取。人脸识别系统的对比结果可以通过排程传送到相关的服务器上,有效减少网络封包传送。第三,利用人脸识别技术[5]可以实现脸谱模型的自我老化学习功能,减少因年龄的增长而造成的图像识别失误。(3)从性能方面考虑。第一,存储量要足够大。人脸识别系统在利用过程中需要存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人脸模型,这也是有效实现对比的基础。通过足够大的存储量,还可以有效的提升打卡速度,降低打卡的区域限制。第二,人脸识别技术在网络方面要支持 TCP/IP 协议。第三,人脸识别中图像的精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第四,人脸识别设备必须要包含系统运行稳定的摄像头,而且摄像头会要具备红外功能。第五,设备价格要适中,售后服务要完善。
2.3创新性操作标准
利用互联网+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展现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人脸识别技术无需工作人员近距离识别,也无需接触,不会在考勤过程中出现细菌的交叉传播,是一项反应迅速而且卫生方便的考勤技术。(2)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有效杜绝了人证不统一的现象,也大大降低了代班和替班的现象。(3)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有效实现了企业内部考勤制度的信息化、科技化,提升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无纸办公,节约了大量的资源[6],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支出。(4)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有效提升了考勤管理的精确性,增强了工作队伍的纪律性。(5)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能够有效的实现考勤表导出,促进了各分机的信息上传。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调整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技术要求,根据实际情况中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煤矿技术应用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管理角度,新型技术的应用以及管理模式的转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有效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模式的提升。在互联网模式下,应用创新技术,调整完善煤矿人力资源管理,在新时期的采矿技术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尚秀全, 杨浩宇, 艾国. 基于职教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煤矿开采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7):86-88.
[2]杨兴科, 苗霖田, 段中会, et al. Online Map Servi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oal Geological Cloud ( CGC)%煤炭地质云(CGC)在线地图服务技术与应用[J]. 中国煤炭地质, 2019(8).
[3]薛飞. 煤矿开拓掘进工程快速施工技术分析%Analysis of Quick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Coal Mine Development and Driving Engineering[J]. 石化技术, 2019(7).
[4]窦艳. 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应用激励机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2).
[5]陈耿, 王国威, 董清风, et al.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安保系统研究[C]// 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 0.
[6]张家伟, 郑扬飞. 基于迁移学习的人脸种群识别技术研究%Research on facial ethnicity recognition based on transfer learning[J]. 信息技术, 2019, 000(004):77-81.
作者简介:张贺(1989-1-27),男,汉族,河南永城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