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音频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产工业化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类型都得到了较大改变。基于现有的生产环境,煤矿工业打破传统的生产监督方式,且启动了自动化人工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本文针对智能监控装置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监控视频的发展历程,分析自动化人工监控系统的发展应用,对提升煤矿工业化生产建设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建议,现将研究分析阐述如下。
【关键词】:自动化;人工智能监控;煤矿工业;应用研究
随着现代煤矿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自动化智能监控系统为其安全生产和持续产量提供了保障。目前煤矿产业最为流行的安全监控系统当属自动化人工智能监控技术,其基于网络结构为数据环境,依托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传输控制、显示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采集和资源共享。本文分析了自动化人工技术在煤矿工业生产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效果,希望能够对对应的工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1.自动化人工智能监控的概念和发展现状
1.1自动化人工智能的概念
自动化人工智能结合了多种智能需求,其硬件能力高,且远大于传统的智能监控系统。目前,智能监控技术的重点在于图像处理和性能分析方面。操作人员通过索引图像的参数,通过视频、内容的对比识别,应用实时的分析技术研究视频内容,以此来判断数据内容。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完成日常性能监督工作,也能够及时预警突发事件,做好信息管理。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也涉及了摄像机标定、物体识别以及运动分割和跟踪等内容,联合多摄像机融合和高层语义研究,可实现计算机智能监控系统广泛应用价值。
1.2自动化人工智能监控在煤矿工业的发展研究
煤矿属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煤矿自动化安全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煤矿生产成本控制、遥控系统监督以及信息网络共享几个层面。最早出现的系统是PSTN安全监控和遥控系统,但由于当时GPTS普及率不高,有可替代信息传输技术,因此GPRS被淘汰。目前采用的安全监控系统较为成熟。但是其应用功能较为单一,例如产品多仅有单一的报警功能,大部分信息功能都不能和internet连接,若监控模块单一,用户固定。随着人工智能化技术的推行,模块化为特色的通用工具较为流行。首先,该通用工具可以实现系统调试功能,其功能具有可扩展性,且系统可以针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控制,这种适应性广、可靠性强的处理方式进行相应的远程控制,经过测试后,这个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其适用范围广,可以为煤矿、生产工作面以及控制场地的等环境提供有力的协助作用,也能进一步实现无人值守安全监控。
2.智能化人工监控系统的优势研究分析
2.1传输数据可加密化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环节较为特殊,且对图像、信息资源数据加密存在一定严重的问题。针对现有的数据管理,其数据分析加密主要体现在了两个方面。首先是数据传输加密,音视频、文本文件在传输时候涉及到一定保密问题,且在现代网络传输中存在部分煤矿单位不注重这个问题。针对煤矿单位网络化监控发展应用特点,该技术在视频数据传输以及网络化监控保密方面都有一定应用。随着视频数据在智能化网络监控中的应用,这一技术实现了VPN和数据安全。其次是图像资料的防伪和防篡改方面,这也保证煤矿传输数据的精准性,预防其发生应用,识别问题。
目前,基于煤矿生产监督的常用加密激素有SSL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且Ipsec技术应用也较为广泛。无线加密技术也有RSN协议技术,多可以运用于无线局域网的用户认证和密匙管理。这也对现代网络化监控应用有重要价值。
2.2核心主机个性化应用
针对数字化矩阵主机的研究分析,作为监控管理的核心技术,智能化主机个性化技术属于智能化监控发展的必要产物,且随着开发和生产模拟矩阵设备分析,很多厂家都已经开设了数字化监控系统主机,在实现原有的矩阵作用同时推行了DVR功能,为多环境的监控管理主机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技术也适用于的大中型的监控工程中应用,兼具了自动化设备的多种功能,也是现代智能化服务器建设的关键技术。
3.智能化人工监控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1救灾机器人导航控制
及时掌握煤矿井下事故现场情况,是正确、有效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和火灾等事故,会产生大量CO ,CO2,CH 4等有毒有害气体,消耗大量 O2。当事故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较高、O2 含量较低时,救护队员难以到达有关区域进行侦察、搜寻和救援。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严重,特别是巷道弯曲、倾斜和分支进一步加大了煤矿井下无线传输衰减。因此,需针对煤矿井下无线传输特点,研究煤矿井下机器人远程无线导航控制技术。随着机器视觉、激光测距、雷达测距和测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相关产品体积、质量、功耗和成本的降低,矿用机器人自动导航控制已成为可能。因此,需研制融合机器视觉、激光测距、雷达测距和测速、人工智能等的矿用机器人与救灾机器人自动导航控制技术(如图1所示)。
.png)
(图1 煤矿救灾机器人操作现场)
3.2大数据共享技术
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研究与应用,既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也是煤矿信息化研究重点。需研究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害、火灾等煤矿重大灾害预警,采、掘、机、运、通等重大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与远程维修,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和设备材料管控,持证上岗与专人操作管控等。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化的建设和产业化的发展,煤矿生产安全质量有很大提升,这也为煤矿监控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极大机遇。为了提升煤矿生产管理质量,推动现代化煤矿生产监督管理。实现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管理环境,建议煤矿生产单位做好监控工程管理,进一步实现与时俱进创新生产建设。
【参考文献】
[1]蔡自兴. 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J]. 冶金自动化,2015,39(01):1-8.
[2]孙继平. 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趋势[J]. 工矿自动化,2015,41(04):1-5.
[3]王飞. 无人化综采工作面实施方案探讨[J]. 陕西煤炭,2019,38(01):67-71+181.
[4]王国法,赵国瑞,任怀伟. 智慧煤矿与智能化开采关键核心技术分析[J]. 煤炭学报,2019,44(01):34-41.
[5]李化敏,王伸,李东印,王文,袁瑞甫,王祖洸,朱时廷. 煤矿采场智能岩层控制原理及方法[J]. 煤炭学报,2019,44(01):12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