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9291984100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焊接技术作为一项工艺技术,其综合程度是非常强的。焊接技术的发展历程,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当代以来。我国焊接技术得以长足发展,各种技术类型不断涌现,极大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扩展了焊接技术的应用范畴。所以,笔者将对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做概述,并预测焊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焊接技术;焊接生产;制造业
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的提升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开始对周边事物的质量、环保等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我国的焊接生产的质量与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也需要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近年来,焊接工艺随着人们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各种新的技术开始被应用,就目前而言,焊接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但极大的促进了焊接工艺水平的提升,也进一步加快了焊接技术发展的进程。而焊接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焊接技术自诞生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不断被引入各项领域的生产中,随着发展,焊接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现代技术。目前,焊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业、海洋工程、机电、特种设备、冶金、煤炭以及家电等各个行业,并在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应用焊接自动化技术,但据调查,当前国内通过人工进行焊接生产的比重仍然高达60%,整体焊接自动化率不足总量的1/4,钢产量与焊接材料产量的比值约为98:75。由此可见,我国的焊接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因此,为了使我们的焊接技术水平和焊接生产量追上国际脚步,需要我们对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实际应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1国内焊接生产及焊接技术发展探析
1.1数字化焊接技术
焊接电源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经历了从过去的旋转直流焊接电源到今天的数字化焊接电源的转变,新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基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成熟。数字化焊接电源指的是焊接生产系统中的送丝系统、显示系统、主控系统和信息处理器都采用数字化技术。其主要是通过A/D转换器对系统中电流、电压反馈信号进行转换,再与主控系统输出值进行对比,进而实现输出信息的控制。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化电源较传统电源具有参数稳定性高、成型质量好、焊接质量高等优势。此外,数字化焊接电源中特有的DSP模块,其超快的响应速度,使得HOST可以通过指令来精确控制数字化电源的输出,确保高速弧压和输出完成电流波形的稳定,从而满足焊接工作对电流的要求。
1.2激光焊接技术
激光焊接是一种更为精密、操作难度更大的焊接技术,其具有焊接变形孝输入热量低、穿透力强、控制精密、焊缝深宽较大等优势。由于其通过激光技术进行聚焦产生的光斑直径只有0.3毫米至0.5毫米,这就对焊工的技术要求更高,对操作要求更为严格。在实际焊接过程中,需要依据焊接板件的厚度,将对接缝隙控制在0.15毫米至0.3毫米之间。这个范围之间的间隙已经极小,对其进行填丝的难度极大,而且还会影响焊接的效率,因此通常情况下激光焊接技术不需要再进行填丝工作。但是对于一些铝合金焊接材料,如果不进行填丝,会影响材料的接头性能,不利于气孔和裂缝的及时消除。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激光焊接技术中又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式,即电弧-激光复合热源焊接技术。这种技术对间隙要求小,可填充多种金属材料,搭桥能力更为出色,且成本更低,从而极大的弥补了普通激光焊接技术的不足。
1.3CMT焊接技术
CMT焊接技术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焊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钢板、薄铝等其他各种材料的焊接过程上。CMT焊接技术对于控制系统短路的热输入信号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是一种无飞溅的引弧技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当送焊丝进入引弧和钢板时,减小电流输出,当抽回焊丝时,增大电流电流输出同时进行引弧,这种操作模式使得整个操作过程中几乎没有飞溅。在引弧过程中,当弧长达到标准时,再向电弧进行送丝,这时电源输出幅值和宽度都是脉冲电流,在熔池和熔滴短路后,电流回归标准值,这样就形成了熔滴。CMT焊接技术不仅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控制电源输入在一个稳定值,有效调节焊接中的热输入,还能够精确把控熔滴的尺寸。此外,CMT焊接技术中的脉冲频率较高,一般可以达到80HZ,这种级别的脉冲频率无论用来焊接薄钢板、薄铝板还是用来连接钢板和铝板,都能有不错的效果,均可达到无缝焊接的技术标准。
2国内焊接技术发展展望
虽然我国目前焊接材料产量和焊接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产量更是到达了一个高位,但在焊接产品的质量与新技术的普及率上较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整个焊接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国内对于焊接材料的相关处理技术和体系的专业度不够,在检验焊接原材料、焊接材料的混合均匀度和筛选等方面仍然有许多不足;其次,焊接过程中的焊条药皮密实度较差;第三,我国焊接工作的生产车间不够专业和科学,大多数车间仍采用敞开式生产方式,这种车间相较于国外的密闭式生产车间,不容易控制焊接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焊接水平的整体提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焊接质量的提升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加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此外,从业人员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将现代化的科学生产技术引入到焊接领域,提高焊接的专业技能,以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促进焊接工艺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新的焊接方法、焊接技术以及焊接设备的研发上,要充分挖掘创新能力强的新型技术人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为我国的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束语
焊接技术广泛应用与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在焊接技术和焊接工艺上已经取得许多突破,一些技术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高科技焊接技术的实际应用普及率仍十分低,生产质量仍无法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焊接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和专家要对焊接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并在现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焊接生产与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力度,从而不断完成对焊接技术与焊接工艺的完善与创新,最终实现我国焊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祝一宾,蔡群.浅析工程机械焊接工艺现状与发展趋势[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94+196.
[2]钟迪.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运用探析[J].农家参谋,2018(18):228.
[3]赫森,李学贺.自动焊接在机械焊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 (16):212.
[4]潘柏君.自动焊接在机械加工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03):25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