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瑞科建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的智能化发展也成为必然,有效地结合了高科技技术和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优势。在智能化建筑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而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则是确保建筑工程成功的重要前提,在实现设计目标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要点及控制,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 前言
建筑的智能化技术这几年在全国开始蓬勃发展,2002年,新的建筑工程验收规范中把智能建筑列为一个分部工程。由于其技术含量高,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相应的施工队大部分由原来水电专业施工队伍转过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专业工程师加强建筑智能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施工阶段
2.1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
各类设备、材料进场应进行检查验收,在报验时需向监理提交符合要求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相关的检测报告及设备材料报验单。进口设备材料还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等技术文件。监理应根据现场进行外观及初步抽样检查,如管材壁厚、线缆外表、线芯等,并检查设备材料规格型号、厂家与设计图纸、合同或招投标书是否一致。有些设备材料还需作抽样测试。网络设备开箱后要加电自检,查看设备状态指示灯的显示是否正常,检测设备启动是否正常;对绞电缆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三盘中各截出lOOm长度,加上工程中所选用的接插件进行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合格的设备材料才能在施工中使用。
2.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
管线敷设
缆线敷设的保护方式有暗管敷设、明管敷设、线槽敷设。管路敷设要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对于暗管敷设,根据土建施工进度,做好每层梁板和墙体预埋管敷设的巡视检查和隐蔽验收。检查重点在管与管的连接方式;管与盒的连接是否固定牢固;接地跨接是否符合要求;除预埋在混凝士内的管外的其他管路的防腐是否到位;预埋在楼板内的管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15mm,若是消防系统其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30mm。明管敷设检查要点除与暗管敷设的要求一样外,还需重点控制明管固定点的间距;金属软管的长度、接地;金属软管不能破损脱落;消防系统的明配管还要求外涂防火涂料。线槽敷设巡视检查要求线槽要横平竖直;固定点间距满足要求;线槽的接地要完整到位不能遗漏;线槽与导管的连接处应用开孔机开孔不能气割烧焊;线槽与导管的连接采用金属接头或金属软管,导管的跨接接地线不能遗漏;消防弱电线槽在线路敷设完需外涂防火涂料。线槽过楼板或墙应有防火措施。敷设在装饰吊顶内的明管和线槽施工完毕,施工单位需向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装饰吊顶才能进行隐蔽。
缆线敷设要求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能同管或在同一槽孔内敷设。缆线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对绞电缆不得产生扭绞和打圈接头现象,光缆敷设要检查其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并在绑扎固定段加装垫套。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隔1.5m固定在支架上。缆线敷设完毕监理人员要检查线路,确认线路接线是否正确可靠,检查线路的绝缘电阻的测量是否满足要求,电源线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5MΩ,火灾报警系统线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2.2.2设备的安装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备的安装要配合其他相关专业设备的施工进度进行,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隔热、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保证各专业设备的预留接口满足要求,并在BAS设备安装过程中巡视检查。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回风管直管段,室内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送风口处、角落及阳光直射处,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位于垂直与水平的位置,水流开关要安装在水平管线上,电磁流量计要安装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管段前后有不少于5倍工艺管道内径的直线段,并与工艺管道作等电位联结,电磁阀安装前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并在管道清洗前完全打开,电动阀要垂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电动风门驱动器应与风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
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备安装需与建筑装饰相配合,由于该系统设备要避免粉尘污染,所以配合装饰可以先安装设备底座或外壳,待装饰完成后再安装设备进行调试。监理工程师重点检查火灾探测器与其他设备之间距离是否满足要求,保护间距是否满足要求,手动报警按钮、消防电话、模块安装是否牢固;接线是否正确;高度是否满足要求,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是否牢固端正;配线是否整齐并有适当余量;端子板接线端接线不能超过两根;控制柜底座接地是否遗漏。
安全防范系统要检查摄像机或报警探测器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监视区域内是否有遮挡物;其安装是否固定牢靠;摄像机的电缆电源线是否固定使插头不承受电缆自重,监视器是否固定牢固并有散热措施。
综合布线系统要检查机柜安装位置周边空间是否满足要求,机柜安装是否平整牢固,装在机柜内的设备是否端正牢靠,引入机柜的缆线是否顺直没有钮绞并绑扎清楚、留有余量,回路标识是否清晰,机柜接地是否良好,对绞电缆终接时是否保持扭绞状态。
2.2.3接地
建筑智能系统工程机房内应设置铜质接地板或等电位联接带,并通过不小于25mm2绝缘铜导线连接到建筑物的总等电位接地装置或采用专用引下线引至接地体,机房、工作间内各系统设备、机架外壳与地线汇集板之间应分别采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绝缘铜导线连接,金属桥架、线槽、电管、电缆的金属护套及线缆屏蔽层等不带电金属部件应做等电位联结。系统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大予1Ω,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由于接地系统对于系统工作稳定性及设备、人身安全都具有重要保证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要仔细核对图纸,检查各机房、工作间、弱电间是否遗漏接地的设计,在施工中根据土建进度详细检查接地的预埋施工情况,检查接地连接处螺帽是否紧固、防松垫片是否齐全,如果是焊接连接,检查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并做好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3调试检测阶段
系统调试前,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一份详细的调试方案,其中应包含出现问题时的应对措施。调试时监理工程师应敦促施工单位按调试步骤依次进行,首先对各单体设备进行调试,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然后对系统进行联动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
施工单位安装调试完毕后,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检测应在系统试运行至少1个月后进行。施工单位编写检测大纲报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测试,出具测试报告。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材料设备的检测、软件的检测、系统功能的检测。监理工程师应参与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专门的电、光缆测试仪表对电缆或光纤及相关连接的插接件进行检测,查看测试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4验收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分部工程包括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十个子分部系统。该分部工程验收的条件是:
4.1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已通过消防部门的专项验收。
4.2综合布线系统试运行后的正常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子分部系统试运行后的正常投运时间不少于3个月。
4.3各子分部系统的性能检测均符合要求。
4.4工程内业资料齐全。建筑智能化系统子分部、分部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及设计单位工程项目负责人参加验收。验收合格后可以进行工程交接。
5 结语
建筑智能化系统由于牵涉面很广,专业性比较强,高科技含量比较高,因此作为工程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能力,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深入现场,把好每一个环节,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认真按照程序开展工作,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莫校海.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6,02:72-73.
[2]任祥新.浅谈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6,05:35.
[3]杨奎武.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