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冯姣樱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冯姣樱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进一步与世界接轨,造价管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结算工作,它涵盖了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等各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广西丰锦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45212619860528xxxx
        摘要:随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进一步与世界接轨,造价管理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预结算工作,它涵盖了从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等各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本文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和管理基本原则;从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及竣工结算审核等不同阶段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控制的要点,并结合建设项目提出了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相关措施和建议,从而肯定了建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造价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覆盖建设工程策划决策及建设实施各阶段的造价理。包括:策划决策阶段的项目策划、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项目融资方案分析;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方案比选、概预算编制;招投标阶段的标段划分、发承包模式及合同形式的选择、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编制;施工阶段的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变更控制、索赔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与决算等。本文结合工程造价控制原理,阐述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控制造价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1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1.1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各个不同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有着不同的工作内容,其目的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支出.
        (1)工程项目策划阶段: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和审核投资估算,经有关部门批准,即可作为拟建工程项目的控制造价;基于不同的投资方案进行经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2)工程设计阶段:在限额设计、优化设计方案的基础上编制和审核程工程概算,施工图预量,对于政府投资工程而言,经有关部们批准的工程概算将作为拟建工程项目造价的最高限额。
        (3)工程发承包阶段:进行招标策划,编制和审核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确定投标报价及其策略,直至确定承包合同价。
        (4)工程施工阶段:进行工程计量及工程款支付管理,实施工程费用动态监控,处理工程变吏和索赔。
        (5)工程竣工阶段:编制和审核工程结算、编制竣工决篁,处理工程保修费用等。
        1.2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
        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同时,应注重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在于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2)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控制理解为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以及当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分析其产生偏差的原因,并确定下一步对策。但这种立足于调查一分析一决策基础之上的偏离一纠偏一再偏离一再纠偏的控制是一种被动控制,这样做只能发现偏离,不能预防可能发生的偏离。为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还必须立足于事先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实施主动控制。也就是说,工程造价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工程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工程造价。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人员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选择,严格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造价最有效的手段。
        2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2.1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的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和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正确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决策阶段之后,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
        第一,编制投资估算的必要性。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靠性研究报告批准后,投资估算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到控制作用,并作为资金筹措和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
        第二,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工程估算是项目决策的工具,是承包商加强成本控制的依据。在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付项目建设费用,人力和设备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二是合理选择项目建设地点,地点好的建设产品便于销售,资金回收快,有利于长期发展。三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投资估价,工程估价是制定投资计划、控制投资的有效工具,又是筹集建设资金、加强成本控制和评价投资效益的依据。
        2.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合理的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第一,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设计质量和规范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一次性投资的多少,而且在建成交付使用后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第二,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建立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办法,在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概算的基础上,应与估算进行比较,将施工图预算的价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与估算分析出的合理造价之内,坚决杜绝不顾工程造价,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的低质量设计。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部门和各分部工程部门,通过层层分解,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也同时实现了对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和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


        第三,重视多方案比较。多方案比较是衡量其经济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有效手段。在目前的工程设计领域,往往只对重点工程的重点部位进行方案比较,而忽略了其他部位的比较。在建设资金相对贫乏、投资额度巨大的情况下,要从技术上控制造价。
        第四,推行价值工程理论的应用。可采用方式有:功能增加,成本不变;功能增加得多,而成本增加得少;功能不变,成本减少。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分解,在剔除多余功能的基础上,把建筑工程的材料选择和设备选型与建筑工程的功能和经济寿命联系起来综合考虑,寻求最佳的功能造价比,从而获得最佳设计。
        2.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是招标文件的编制、工程量清单的审核、投标书的审查、施工合同的签订和管理等。
        招标文件是造价控制的关键。招标文件作为整个招投标过程乃至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将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工程量清单是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招标人编制标底、投标人报价和工程竣工结算调整的依据。应重点审查工程量清单编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要求,是否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每一个子目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表述是否准确完整,取费标准是否合理,编制说明是否完善,有无多算、少算或漏项的子目,以此暂定项目是否合理。
        在投标书的审查过程中,价格是关键。为实现合理低价中标,在评标之前先形成内部标底,作为判断报价是否合理的依据。在具体审查投标单位报价时,将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汇总分析,与内部标底进行对比,特别是重点研究工程量大的项目单价。还应对照施工方案的内容,重点审查工程措施费用的项目单价。总之,要对工程总价、各个项目单价组成要素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测算,最终选择最优报价的单位。
        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和动态性的。不仅要重视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进行管理。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中止或终止。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
        2.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因此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
        1)认真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是有效控制工程变更的起点,这里所说的图纸会审,是在招标完成并确定总包方后,由建设方牵头,承包商、设计公司、监理等单位参加的一次最大范围的设计交底及图纸审查会议。随着承包商和监理公司的介入,可以从施工及监理的角度审核图纸,发现错误和不合理因素,这样可以在正式施工前消除隐患,减少设计变更,有效控制造价。
        2)加强设计变更及签证索赔的管理。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的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复杂、受自然条件和客观的影响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项目招标投标时的情况相比会发生一些变化。相应的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合同价款调整、工程索赔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合理的控制。a.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应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b.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充分深入施工现场,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依据合同条款,督促施工单位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项目、材料代用、现场签证等各种预算外费用。对于无法预见的情况的发生所引起的签证,要建立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c.当工程发生索赔时,投资控制人员要仔细的审核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文件,并依据原有的合同文件、技术资料等,剔除其中不合理的索赔要求。
        2.5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是指所有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编制的竣工决算报告。竣工决算是以实物数量和货币指标为计量单位,综合反映竣工项目从筹建开始到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为止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是竣工验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竣工决算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考核分析投资效果,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的依据,是反映建设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办好竣工结算,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最终表现形式。为了能准确、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在结算审查中应注意使用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审查承包人是否按照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招标人要求的承包范围完成工程建设,承包人完成的项目是否竣工验收合格,是否存在甩项工作。
        第二,核定施工工程量,核定施工工程量是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关键。由于工程量的计算繁琐,容易造成高估冒算。因此,要重点审核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重点审核容易混淆或有漏洞的项目。
        第三,审查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和修改图纸,设计、校审人员签字并加盖公章,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在审查设计变更时,除了有完整的变更手续外,还要注意工程量的计算,对计算有误的工程量进行调整,对不符合变更手续要求的不能列入结算。
        第四,审查项目单价套用。主要审查工程所套用单价是否与工程应执行的合同及定额标准相符,工程结算所列各分项工程清单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计算单位是否一致。正确把握定额套用,避免高套、错套等问题。
        3总结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建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文章通过分析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阐述工程造价管理的三个基本原则,提出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五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为造价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可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伊生,王雪青.建设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2]韩玉海.论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J].财经问题研究,2015,(6):63~66
        [3]何成旗,马卫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黄有亮.工程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郑文新.建筑工程造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周国恩,陈华.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