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立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BIM技术被成熟应用于各领域,并获得显著成果。在当代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直观的反映平面图中无法显示的空间实际状态。但在智能化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的应用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智能化;施工管
引言
目前,BIM技术在我国的建筑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体现在建筑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每一个阶段,实现了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信息共享。有效的提升了建筑项目施工效率,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促进了我国建筑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1智能化与BIM技术
和社会市场经济中的其他领域类似,建筑领域运用讯息程序实施讯息数据的搜集、传送、统合、解析、核算等加工治理,从而达到各种业务、管控和抉择的需要。从管理的方向讲,讯息程序可以视为一种的工具,能有效协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而实现和采用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使这些工具变得有智慧、有知识,更甚者是让智能性高的部分工具直接取代人力。所以,建筑建设智能化就等于是让建筑在建设期间运用的讯息程序拥有知识与智力。建筑建设智能化在一般工作领域可以降低用人数量,使人力得到解放;在对技术要求高、需求量大又供不应求的领域,能够有效的补充这一缺口。智能化科技的根基是人工智能科技,和其相关的科技有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物联网等。智能化科技使得讯息程序可以感知、认识、学习、总结和分析,更有甚者可以做到专家级别的决策规划。事实上,BIM从根本上讲不属于软件,但是能够经过采用有关的软件来展现出它的科技价值。如果将软件从最基础的角度进行分类,能够划为工具软件和基础建模软件两种。其中基础建模软件是以三维建模作为基础的。以往的二维设计规划中,在针对建筑的分割剖析图进行创建时是采用分别设计的方式,致使剖析面的讯息数据经常产生误差。而三维建模程序的产生则能够在每个视图面绘制图案,BIM基础系统还可以使得用户直接性的实施外部导入活动,完成讯息数据的互换,不再产生误差。在建筑规划过程中,关键在于对BIM建模系统的选取。
2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工程方案设计与现场管理
在智能化弱电系统管线设计中,运用BIM技术可以将各种专业技术进行综合,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能够优化设计模型,利用碰撞检查功能实现各专业管线整合和碰撞,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设计。在施工设计阶段,BIM技术除可产生良好的辅助成效外,也可作为更改建筑形态执行参数的一类技术,制定不同执行计划,运用方案比对,从中选取最优计划并投入实际施工中。在建筑智能化施工方案设计时,运用BIM技术,可对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实施管控,实现施工过程、设计过程二者有效结合和优化调整。此外,还可对施工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分析,对施工方案合理性进行准确判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智能化系统施工受施工现场场地参数影响,因此,开展智能化系统施工场地设计时应对施工现场地形、环境、地貌及交通等予以详细分析。传统施工现场中通常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进行工程施工数据参数设计反应迟缓,经现场分析发现,原因为设计者对定性予以过度重视,却忽略定量参数。将BIM技术应用到具体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与定位系统结合,对施工现场物理参数进行模拟,及时预处理现场问题,对施工现场进一步完善,提升施工管理效率。
2.2BIM模型质量管控
针对BIM模型的质量管控问题,应用BIM三维碰撞检测技术,通过将Revit建的模型导入至Navisworks,并且在导入完成后,借助设置好的碰撞规则,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元素分拣。分拣完成后还需对系统进行碰撞检测,借助Navisworks,能够对碰撞检测完成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自动生成输出检测报告。从而对BIM建筑模型的质量进行分析,实现了对BIM模型的质量管控。与此同时,BIM施工仿真实训平台还可以对建筑三维模型进行多视角调整,便于对建筑三维模型进行有效的修改。应用BIM的三维碰撞检测技术,还具有优化工程管线布置方案的优势,有效的提升工程设计的智能性。当前,我国的一些BIM施工仿真实训平台还带有建筑物的自动检查功能。借助此项功能,能够对建筑周期内部全部的施工工序进行自动检查,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BIM施工仿真实训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报告,对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以确保建筑工程设计具有合理性。
2.3建筑智能化安全管理
创建安全性体验基地,把建筑的BIM模型输入到VR系统内,我们可以通过在模型3D漫游过程中体会洞口、坠物、围栏、高空降落和火灾等等,进行示范讲解的工作者需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头盔、进行规范性的安全操控。安全监测运用无人机飞行巡逻,实现安全监测工作自动化、安全设备装配化、施工电梯直观化。
2.4施工以及竣工阶段
与此同时,通过按照施工工期的时间轴进行项目各阶段的模拟施工,可以进一步深化项目施工方案。通过统一的信息关联规则,自动关联相关图纸、清单、合同条款、模型建设进度等数据,通过填写施工日报,能够将实时工程施工进度与模拟工程进度进行对照,将现场的实际建设进度反馈到BIM模型当中,进而查看工期是否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通过对BIM模型构件与图纸进行关联,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快速浏览查询专业图纸信息。在竣工阶段,借助BIM技术,将建造完成的建筑物与BIM仿真平台内部的模拟建筑模型进行对比,能够为工程交付运营提供参考。
2.5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交付中的应用
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以后,进入到工程结算期,BIM软件中存储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中不同构件的尺寸、性质、数量、名称以及属性等的识别与分析,可以完成数据的统计工作,代替传统的人力劳动将各种信息汇总,从而简化了工程结算期的工作程序,并且能提高准确性。同时,BIM技术中包含了建筑项目全过程的各种数据,所以在建筑的运行与维护工作中,BIM技术也能提供有利的数据,简化了维修与保养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在建筑智能化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需要不断探究和加以实施验证,如果能够结合现阶段智能化工程施工企业经营目标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对实施业务过程中各操作单元加以适当调节,对各业务过程连接方式予以明确,以此为基础创建项目管理流程模型,充分发挥BIM技术在管理上的优势,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就可以提升企业管理可视化及透明化程度,同时也可提升客户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环节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兵,易侃,班鹏,等.基于BIM技术的桥梁工程半智能化施工管理辅助系统[J].城市住宅,2016,23(11):122-125.
[2]宋永涛.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综合管理系统化应用探索[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8):60-61.
[3]段羽,刘尧遥,刘喆.基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智慧社区运行管理研究[J].通讯世界,2018,(8):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