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42219860628XXXX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加快,我国的电力产业得到大力发展,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和安全性受到一定的挑战,这使得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变得不可或缺。简述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概念,同时对电气自动化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对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献出微末之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分析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自动检测和控制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与调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电力工程自动化水平代表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是确保电力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探讨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提高供电质量的关键。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电力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将全面融入:输配电、电能表、变电站、配电网、交互终端等多个领域。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能实现变电站自动化无人看守运行,有效降低了变电站建设成本和人力物力消耗。通过电力自动化系统就能对变电站内一系列设备进行自动化协调,完成变电站设备保护和自动化故障诊断等作业,且能够采取自动隔离措施,并生产故障记录。而这些故障记录能为变电站的定期维护提供科学依据。在定期维护中,便可根据分析数据,对多发故障点,进行重点检测,以降低故障率,提供故障检测效率。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实现了自动通过服务器进行调度,降低了调度成本,能实时对电网负荷进行监控,避免电网超负荷后出现故障,未来自动化电网调度将成为主流调度技术。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电网规模的扩大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现代供电系统的能力,而且还保证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其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构成有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等,这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复杂性和综合性也使得整体系统得到很好的运行。由于电网规模的扩大化使得电力系统得到很好的管理,消除了现代化信息和自动化技术之间的问题。
2.2远距离供电
目前,由于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分布领域不断扩大,包括一些环境比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很难进行供电电线的施工,因为不仅成本高,还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合理的解决措施是建立合理数量的供电线路,通过柔性供电技术提高供电电量。自动化技术的这一远距离供电特点解决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供电和输电方面。不过,带来的困难也导致了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动化技术。
3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3.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对电力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大对电气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力度,切实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工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继电保护装置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效融合,使得电力系统的监测工作更加全面可靠。其中,以网络保护馈线自动化技术为代表,能够在确保电力工程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进行判断、隔离。具体地,该技术主要是应用于闭环电缆环网中,两侧电源由同一条线路供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电压不同情况的出现,而且可以规避潮流现象,一旦出现故障,进线开关就会跳开,将故障段进行隔离,但是却不会使供电系统运行中断,并能够完成故障诊断。
3.2电气自动化监控技术
在电力系统管理工作体系内,要想维护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率,就要积极落实自动化监控技术模式,提升电能生产占比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减少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耗问题,为电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创设良好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结构中,为了有效突出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效果,发电厂要对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监管,将发电厂电力系统作为项目核心,且能维护电力系统电能的综合效果。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要在电力系统中进行电动机控制中心监管,并且针对分散的用电设备予以安装处理,尤其是作为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的用电项目,是在运行过程中要和外界输电系统进行直接连接,此时要想维护供电工作效率,就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管维护,确保能满足复杂性要求的同时,夯实电压等级管理基础,为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维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真正优化系统稳定性。
3.3网调度技术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技术是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来完成电网控制和信息的合理调度,实现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在保证电网运行工作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调度工作人员对电网运行的高效管理。电力自动化的应用,可以使电网调度实现不间断监控,完善监控缺陷和不足,实现电网调度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并且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和高效。
3.4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方面,在设计、开发和封装等环节中都有着数据库技术的参与,以其良好的使用效果和适应性获得了大众的青睐。电力自动化加持下数据库技术较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来说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远程监控的功能,保证了监控对象函数分析的准确性,对系统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外,在现阶段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触发机制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利用效率。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同,主要优势在于主动功能与对对象技术的支持。关系数据库要实现数据的判断和变化以及数据的分析都要通过外来程序完成。而在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的触发可以实现系统的监控功能,利用数据库的函数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作用。
3.5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通过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施进行连接而成的信息网络,是一项能够把电子传感器与数字信息结合一体的工业技术。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电力自动化在现场总线网段设计中应由设计方、自动控制系统厂家、设备成套系统厂家三方来配合完成,并且要对现场总线网段负荷进行计算。设备的选择要与现场总线的协议标准所匹配,并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接地需区别信号地与保护地,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对控制设备中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快速处理,有效把控施工现场的整体管理,同时其操作简单,更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结束语
电力工程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自动化的配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也会不断更新发展,它带给我们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力自动化也会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紧随趋势,合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推进电力工程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7,(3):206.
[2]胡兵轩.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3):12-13.
[3]刘金.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