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茂霖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从建筑工程角度来看,地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地基质量将会给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带来直接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如果地基类型为软土地基,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改善地基稳定性,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安全。本文就结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本特点,重点分析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意义,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如果没有对软土地基及时处理,不但会给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带来影响,甚至损害建筑工程整体效益。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质量,相关人员应该对工程地基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根据软土地基基本特点,采取不同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保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1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本特点
1.1 透水性
从土地角度来说,其内部含水量相对较高,甚至呈现出饱和状态。鉴于这一特点,软土地基透水相对薄弱,导致地基承载力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1.2 压缩性
因为在软土地基中含有较大的空隙,在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压缩系数相对较高,一旦受到垂直方向压力影响,将会发生建筑结构变形现象[1]。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将无法保证。
1.3 不均匀性
通常情况下,软土地基内部主要有细土颗粒及高分散土等,所以导致软土地基整体土质分配不均匀,一旦受到外力影响,内部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导致建筑物整体质量逐渐下降。
2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意义
2.1 减少施工成本支出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通过对软土地基科学处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稳定,增强地基整体强度。为了能够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顺利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软土地基要求有全面了解,严格按照软土地基处理要求进行操作,在保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的情况下,节约施工成本。
2.2 保证施工质量安全
因为软土地基自身承载力比较薄弱,如果采用的施工处理技术不合理,将会给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带来影响。在外界荷载大于相关标准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将会发生结构失衡现象,威胁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2]。并且,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变能力比较强,如果受到外界影响,软土地基将由固态变为液态,使得建筑工程结构强度随之下降。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结构安全,相关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基本特点,选择适宜的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
3.1 强夯法
从当前情况来看,强夯法是当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广泛使用的施工技术,也就是指为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利用起吊设备,将20吨左右的重锤,将其提升至20米左右高处,自由下落,借助夯击能和冲击波夯实土层。这种处理技术不仅在操作上比较简单,并且效果较为明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部分垃圾大量囤积的区域,或者空隙位置速度话或饱和度低的粉土地基,广泛采用强夯法。但是如果地基中含有大量的淤泥,或者含有大量粘性土壤,强夯法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在对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通过采用强夯法,不但能够让地基强度有所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地基在短时间内结构更加稳定。所以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将软土地基中的部分液化土壤清除,这样能够避免不必要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换填垫层法
从换填垫层法角度来说,也就是对地基下方较为湿润或者松软的土壤进行清除,之后采用一些长时间抵抗水冲击并且稳定性强的材料进行更换,从而对其进行压实处理,提高地基强度。
在实际施工建设中,通过在其外部铺设大量碎石,建立砂石垫层,能够让建筑地基强度明显增高,并且还能将地基中的多余水分全部排出,让地基土壤形成凝固状态[3]。此外,相关人员应该对压实工作强度和密实度有精准把握,一般情况下,换填垫层法操作周期较短,材料价格便宜,所以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应用广泛。
3.3 深层搅拌法
一般来说,深层搅拌法更适合应用在一些含水量高的粘性土及淤泥地基处理活动中,从而实现地基加固处理。在使用深层搅拌法处理工艺时,需要在特殊深层搅拌设备的作用下,将水泥浆作为原材料,经过多次混合搅拌以后,让地基强度和质量有所提高。在实际地基加固过程中,深度不得小于5厘米。在实际操作中,不但要科学控制水泥总量,还要对搅拌程度进行科学把控,不可超出施工标准,从而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工作有序进行。通过使用深层搅拌法,能够有效提高地基承载水平,并且让边缘位置坡体更加稳固。通过这种方式,降低地基沉降量,保证地基结构安全。
3.4 软土地基排水法
在软土地基排水法的作用下,能够把地基中多余的积水快速排出。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应该结合建筑工程地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排水法方式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从纵向与横向角度入手,挖设盲沟,将地基中水分快速排出,增强地基强度。在建立盲沟过程中应该采取化学方法,将盲沟中的水分全部吸出,最后将其排掉。
3.5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软土地基结构比较繁琐,在某种程度上加剧软土地基处理难度。通过调查得知,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水泥搅拌桩施工处理工艺,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软土地基中的本土可以得到全面处理,减少泥碳土和淤泥对建筑工程地基稳定性带来的影响[4]。从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角度来说,也就是通过使用性能好的水泥当作固化剂,经过深层搅拌后,让建筑工程软土地基进行固化处理,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结构强度。
3.6 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也就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沙土,覆盖一层不具有透气性的薄膜,避免空气进入其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建立沙井,让地基整体强度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在实际使用真空预压法过程中,即便会产生一定气压差,但是不会给地基结构带来严重影响,而形成反作用力,将地基内部中的负荷量全部释放,达到保护效果。这种处理方法在操作上比较简单,无需材料堆积,并且涉及的设备简便,操作流程不繁琐,能够有效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3.7 IFCO 强制固结法
把IFCO 强制固结法运用到建筑工程软土地基中,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稳定性,通过建立排水系统,实现地基固结处理。在建筑工程中,内部砂墙可以当做排水系统,促进地基凝固效率,扩充建筑工程排水渠道规模。一般来说,IFCO 强制固结法作为一个加压系统,能够在真空压力作用下,缩短堵塞时间,保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质量。通过使用IFCO 强制固结法,能够加快地基固结时间,缩短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时间,节约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成本,保证建筑工程地基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减少建筑工程施工问题的出现,应该结合地面建筑工程地基情况,做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从目前情况来说,软土土地基处理工艺种类繁多,各个工艺在使用优势和不足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具体施工建设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并且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让其掌握更多的处理技巧,科学设计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建筑成本投放,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焦晓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166.
[2]沈国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167.
[3]孙善德.软土地基在房建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8):34.
[4]李萍,王龙.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相关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