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叶文浩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叶文浩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建筑工程中保证工程质量是重点内容,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要求。
        身份证号码:32108819920924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数量与规模上均有较大提升。建筑工程中保证工程质量是重点内容,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础要求。本文笔者主要对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整个施工阶段,在施工每个阶段都发挥出比较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场管理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决定了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也影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虽然得到高度重视,但仍存在一些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建筑质量。因此,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2、我国建筑施工中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
        通过对部分新建建筑的抽样调查结果的研究,现如今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多为以下两种:
        (1)工程质量严重不过关,外观粗糙。细节处理存在严重问题。这种问题多出在商品住宅之类的建筑上,大多是由于建筑商为了节省成本,提高建造速度。对一些需要精致打磨的细节直接予以忽略所致。一般的表现为:建筑外观线条不平整,表面装潢(凹凸、棱角、边线、花纹装饰)粗糙。色彩不匀称,缺乏美感和和谐感。
        (2)建筑材料伪劣残次品充斥市场,影响建筑质量。在建筑行业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下。许多工程单位为了控制成本提高利润,在购入建筑材料时大量购入一些没有相关质检合格证的商家低劣产品。同时,商家和建筑商甚至还与质检员相互勾结,在材料检验上动手脚。例如送检的是合格品,但实际建设使用时却用上了残次伪劣产品。工程竣工后,建筑商和商家又收买质检人员随意篡改质检报告。蒙混过关等等。如此一来,结果便是使用了伪劣残次品的房屋建成后便成为了危房,根本无法使用。
        3、产生上述质量问题的原因
        (1)技术人员素质低,无法保证施工及管理质量
        在市场化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建筑商获取更大利润和速度优势。一般都不会把太多精力投入到对所辖施工人员的培养方面。这样就造成了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施工时的质量和安全自然得不到保证。此外,现在的建筑业人员缺乏专职性,大多数都是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口。碍于其自身的文化水平原因,致使现在的建筑从业人员素质急剧下降。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方为了单纯的抢进度并节约成本,大量聘请一些技术知识不过硬甚至根本就没有技术可言的人员充当工程管理者。使得工程管理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也大打折扣,一些粗制滥造的垃圾工程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2)不注重施工细节,大而化之,随意施工
        在前面谈到过,目前的材料市场普遍缺乏管理,购入人员和经销商鱼龙混杂,暗中勾结。使得伪劣残次建筑材料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大行其道,一开始就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处理材料,不注重细节上的规范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最重要原因。为了追求速度,施工人员在工程进行时马马虎虎,对一些需要处理好的细节问题直接采取了忽略态度。例如,在内外墙装饰施工时施工人员对墙面的喷漆粉刷装饰处理十分随意。用料、粉刷、加工等工作也完全不按施工实际图严格执行。

于是在竣工后的建筑内外部便出现了墙面变色,墙皮脱落,灰缝不均匀等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在处理房屋保温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不按设计方案和相关规范处理。对保温材料的运用失当,建成后房间的保温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3)设计管理方面的疏忽和漏洞
        在目前的竞争机制下,建筑业内普遍存在着追求速度的浮躁心理。这种心理已经波及到了设计单位。为了第一时间争夺到工程项目,部分设计单位抛弃了自身公正评估的职责和基本的职业道德,彻底沦为开发商弄虚作假的帮凶。在制定建筑方案时不按建筑物应用标准进行设计,甚至完全是由一些外聘的没有设计规范知识的人员进行设计。这种情况下,房屋质量的不过关在图纸上就决定了。
        其次,目前的建筑施工中的监管不到位问题严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相互勾结,沆瀣一气的情况随处可见。为了达到瞒骗主管部门,使偷工减料施工得以进行并且逃过主管部门监管的目的。部分开发商建筑商利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或关系勾结工程监理单位,使用根本不具备工程管理资质或者管理资质不达标的人员参与工程管理。使得不符合规范的材料,人员和施工流程得以进入工程现场。有的监理机构根本就未对工程质量进行过有组织符合规范的审批和检验,对工程施工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也不及时加以解决。从而使这些隐患一直存在于建筑工程中,并对竣工后的建筑质量构成严重威胁,甚至酿成了惨剧。
        4、解决建筑施工中质量问题的途径
        (1)专门出台针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鉴于存在于建筑施工中的一些问题具有普遍性,在某些地方甚至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潜规则,不可能短时间内予以消除。因此,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案。对待这些出问题的机构要坚决予以打击。如发现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和人员时,则要对其中的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以顺藤摸瓜的方式将建筑质量问题本身和相关涉及人员予以坚决处理,不留后患。
        (2)建筑设计时要注意科学性和严谨性。积极对设计中出现的欠缺加以研究和总结,积累经验。建筑设计人员设计房屋前要对施工区域的水文,天气,地质状况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在考察得出的科学结论上综合房屋业主的具体需求进行设计。设计结束后,涉及人员要将设计图纸及时交给所有是工程参与方查看并征求各方意见,得到各方意见后综合加以考虑并改进。即便是牺牲部分工程造价的利益,也要充分考虑房屋建设中和建成后的安全因素。减少房屋维修甚至是重建的几率和费用。
        (3)严把材料和人员质量关,坚决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挡在工程的门外。首先,建筑单位要戒骄戒躁,抛弃为效率舍素质的旧思维。注重专业施工人员的日常培养及考核,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睡皮。其次,完善和严格建筑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和人才保留制度。杜绝缺技术甚至无技术人员混入建筑施工人员队伍,同时对已经聘入的建筑施工人员要以良好福利待遇和及时的经济奖励措施予以鼓励。从而保证所辖施工管理人员的稳定性和技术成熟性,为施工人员素质的提高给予有效的推动。
        其次,对建筑所用材料的购入和日常管理同样要予以严格把关。施工单位要聘请或培养具有过硬材料鉴别水平和技术的专门采购人员负责对建筑材料的采购,同时要督促和引导采购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性和职业道德观念。让他们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不“任人唯亲”,不乱吃回扣。以货为准,货比三家。建筑材料采购完毕后,施工方要对所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抽样检验。检验过程中不得徇私舞弊,合格后才能准入。否则就要坚决予以退回。只有严格贯彻上述措施,才能够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实行有效的杜绝,保障建筑的质量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波民.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码设计,2017,6(10):71-72.
        [2]杨胜伟.分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8(15):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