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党委组织部 155800
摘要:新形势下我国党建设的任务越发严峻,针对党建工作我国提出了科学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目标,党建工作的开展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求真务实为原则,保证党内的廉洁和公正, 在当。在党的科学化建设中要积极以时代为背景,提升党的创新性和服务性,本文以党的建设科学化新路径为研究目标,了解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所面临的挑战,并为党的科学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党建工作 建设科学化 路径分析
引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带领全民族人民共同奋斗,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党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中所承担的责任重大,因此要关注党建工作,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以更加专业的素质和能力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对于党的建设科学化要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切实提升党的领导水平。
一、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所面临的挑战
(一)复杂的国际形势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中,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无论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还是一带一路政策的实践,都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国际开放性,在此背景下党的建设科学化也受到复杂的国际形势所影响和制约。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的政治动荡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等,都会给我国党的建设科学化带来影响,国际纷争以及局势的动荡,很多国家内部战争不断,进一步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以及党建设的稳定性,给党的建设和领导带来巨大挑战。
(二)社会矛盾的凸显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节点,我国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凸显,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形式、城乡区域建设以及社会分配问题等都影响着社会建设的稳定性,也给党的建设科学化带来巨大挑战。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是党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服务主体,如何了解和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是党建设和领导的重要核心任务,解决好我国的民生问题,才能逐步化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稳定性。
(三)反腐斗争形势严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党的领导水平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前程,近些年反腐斗争已经成为党建设的重要核心和任务,反腐倡廉是提高党的领导力和科学化水平的关键,也是对基层人民群众的负责任。虽然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整体的反腐斗争形势还比较严峻,腐败活动腐败分子也日益猖獗,贪腐形式更加多样,权钱交易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党的声誉,这对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带来巨大考验,
二、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分析
(一)坚持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
在党的建设科学化路程中,关键还需要坚持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一直以来我党的建设和发展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领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时代环境下,提出了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纲领,坚持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导才能引领党的建设科学化,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确保思想政治的统一。在新形势下,我国家用发展的眼光来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基础,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以此来被中国的建设和党的发展提供科学化指导。
除此之外,我国也要针对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创新理论体系,总结党的建设经验,提出创新性的思想理论体系,以此来提升党的生命力。
(二)以科学化的制度完善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才能使党的建设走向科学。党的建设规律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政党的一般规律,二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殊规律。运用和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党的建设才能符合规律,符合科学,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党的执政才能长治久安,党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遵循党的建设规律,使党的建设符合科学的性质、状态、过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用科学理论、科学制度、科学方法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党的建设,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需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发展还需要科学化的制度规范党员队伍,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在党的制度建设和完善中要立足于宏观的角度以及长期的战略目标,来构建科学化的制度体系。要根据我国国情做好全面系统的制度规划,党的制度内容要丰富完善,同时领导目标也要明确,充分做好党的制度和内容的协同。其次,党的科学化制度的建设要凸显出时代的特征,与社会环境紧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党的领导和发展提供科学的制度保证。另外党的科学化制度的建设要具有针对性,能够有侧重点和方向,对于具体的规定细则要进行明确,能够切实解决党的领导和建设问题。与此同时,要切实维护党制度的权威性,要严格遵守和履行党的制度,严格按照党的章程开展党建工作和服务工作,对于违背党的原则和制度的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处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的建设科学化。
(三)以科学的方法完善党的建设工作
党的建设和领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建设方法的影响,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要以科学的方法来优化党建工作。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的主客体关系。实践唯物主义认为,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是认识者、实践者,客体是认识的对象、实践的对象。在党建活动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人都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人。因而,他们的“对象性关系”最具表征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对象化过程。首先,要积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趋势,探索新方法提出新思想,尤其在当前党的建设和发展中,面临诸多威胁和挑战,要积极做好党建设工作方法的创新,例如:积极促进信息化党建的发展,根据当前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来提高党的建设水平,优化党建的方法。其次,要在党的建设实践活动中进行总结经验和方法,积极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从群众队伍中总结出更优质的党建工作方法,例如:党群工作站。以及三级联创等方法都是在实践当中总结和探索的。
结束语:综合上面的分析和论述,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新时期党的重要发展和目标和方向,探索党的建设科学化路径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国外的经济政治局势以及党内的发展情况等,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的巨大的挑战,对于党的建设科学化也要创新思路,以发展和创新的眼观来完善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党领导的进步,能够切实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为人民群众解决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纪中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三题[J];理论导刊;2015年04期
[2]罗会德.党的建设科学化研究评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徐茂华.党的建设科学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