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韩冰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韩冰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神经网络以及综合智能系统技术等。
        身份证号码:41050419940521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专家系统、模糊控制技术、线性最优控制、神经网络以及综合智能系统技术等。因此,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自动化中智能技术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自动化;应用
        引言
        为了缓解电力资源紧张的趋势,则需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在电力系统中引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改善电力自动化的建设,使其具有智能化性能,而且能够增强电力自动化控制功能,从而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1智能技术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1.1智能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这就为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该领域的不断拓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智能技术,其实就是在保留以往传统控制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之外,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从而实现了电力系统对发电、调度以及用电过程的智能化管控,工作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将设备运行故障给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除此之外,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外部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捕捉,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详细分析和审核,进一步加强对区域系统的控制,更好地保证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实际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1.2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自动化是一种动态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经过计算机控制,对系统展开有效调整,让各部分得到精准控制。电力自动化有非线性以及时间变化的特征,本身也有一些物理特征。例如,CS5460A控制系统是智能电力系统领域的先进技术,采用键盘输入便于人机互动。分布式电能管理系统,电表加入标准RS—485串行接口,电表由MCU—P89C61X2、C85460A、LCD、DSl302、X5045等所组成。国内的电力自动化是客观存在一些缺陷的,如成本的提升,导致电力自动化要进行维护以及更新有一定的难度;也有部分设备性能不足,无法对电力自动化展开全面控制;人们对电力自动化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就要在电力自动化中引进智能技术,来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
        2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2.1集成智能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复杂而庞大的系统而言,单独的控制系统或人工智能技术手段所能够涉及的领域和产生的作用都是比较有限的,但是如果可以通过集成智能控制系统来将各个独立的技术进行整合和集成化的控制,就会实现人工智能的全面应用,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控制。在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电力自动化、智能控制、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系统等程序的集成,可以共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升其运行管理能力,实现真正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2.2模糊控制的应用
        模糊控制的应用是通过一种模糊的宏观控制系统实现的,即在自动化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效运用模糊方法,进行相应的控制工作。模糊控制具有简单化、随机性、易操作等优势,将其应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动化的难度,通过简单易懂的模型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功能,并能强化自动化的运行与控制。同时,基于模糊控制的简单模型,一些相关的监理模型也变得简单明了,充分发挥出模糊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模糊理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实用价值。模糊理论是对已生成的控制规则、相关数据、模糊量进行推导,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方法,获得最终的输出结果。输出结果通常包括模糊推理、模糊判决、模糊化几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这种智能技术,能够智能处理一些电力系统方面的问题,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便利:(1)通过该种智能技术处理电热器、电风扇等家用电器带来的噪声,以改善人们周围的环境;(2)模糊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一些不确定、不精确的问题,使其变得确定、精确;(3)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并表达所获的知识,即可模拟专家的经验,利用与人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表达,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4)当电力系统的网络拓扑图、环境变量发生改变,该种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2.3专家系统的应用
        电力系统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区域,可能会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利用信息将其进行处理。对此,专家系统的作用便是利用数据库服务来对电力系统中的特殊区域进行控制,并且在其出现问题时,及时利用专家信息推理的功能来找到电网故障原因,给予必要的解决。目前,因为技术水平有所限制,专家系统的技术还有着一定局限性,电力企业只有根据自身掌握的电网经验,对数据中所储备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丰富,这样专家系统的技术深度才能有所增加,最终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助力。
        2.4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我国在神经网络控制领域开始研究的相对比较早,技术发展也较为成熟,可是目前在各个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程度却不是很高,所以后来就没有在该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各种隐藏的数据信息还有图像进行挖掘,并对挖掘出来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利用,也正是因为这一作用,该项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青睐,可是说神经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比如,合理应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各种电力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2.5电力系统中的线性最优控制
        线性最优控制,是现代自动化的一种经典理论,也是现阶段被运用最广泛的控制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大型以及水力发电机,对该技术的应用是更加广泛的。国内的电力自动化中,该技术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将该技术运用到电力自动化中,可以借助计算机的线性模型。电力自动化本身的线性特征是非常突出的,将该技术融入到电力自动化中,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以及补充。最优控制是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电力自动化方面,长距离输电常用励磁控制,可以让线性动态得到提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要在国内加强对大型机组的电力自动化应用,运用励磁控制。现阶段,最优控制还是有一些缺陷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
        结语
        面对电力系统运用新要求我们应当从理论高度上看问题、解决问题上的弱势,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统一。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还需不断努力,通过技术研究与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现代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具有不可更改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进行探究,以使得认识更进一步,为实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忠孝.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34-136.
        [2]尤丹丹,杨天平.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6):170-172.
        [3]刘庆龙,薛禹胜,陈国平.基于轨迹模式空间解耦及模式能量序列的振荡分析(一)理论基础[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2):1-14.
        [4]薛禹胜,舒印彪,谢东亮,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充裕性优化(三)多场景的备用优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43(11):1-9,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