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遇到其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仍然有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建设内容就是做好软土地基施工应用,但是软土地基一些自身的特点又加大了路桥工程的施工难度,因此本文就主要对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路桥工程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和百姓的生活,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路桥工程软土地基频繁出现,对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全面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就要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
1软土地基的特点
1.1压缩稳定时间较长。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图纸比较软,所以他的压缩和稳定就要比其他才是多花费一些时间,并且对其受压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不能间断或减少,必须运用稳定的强力的压强才能保证软土地基受力的均匀性,短时间的施压无法达到软体地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1.2软土地基容易变形。地基沉降是软土地基的一个明显的表象,道路桥梁工程竣工投入使用以后,长时间受来往车辆的摩擦挤压,软土地基由于被挤压的更加紧实而导致剩余空间的出现,就形成了地基下沉。同时,软土地基中还经常现出地基断裂问题,其危害指数远远大于地基沉降。一旦出现了地基断裂问题,车辆就不能继续通行,会进行道路的交通封锁,最终使交通系统瘫痪。
2软土地基对道路桥梁结构的主要影响
2.1导致道路桥梁路面龟裂或裂缝
目前,道路路面的施工材料一般选用混凝土和沥青的混合物,这两种原材料经济性比较轻,并且抗压性比较好,同时运输起来比较方便,但是缺少抗拉能力使他们最大的缺点。不容易压实是软土地基的一大特点,一旦软土地基没有经过专业的压实处理,就会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同时由于路面结构材料不具备高抗拉性的特点,就会倒是道路桥梁路面出现龟裂或裂缝。
2.2导致道路桥梁结构整体沉降
软土地基的渗透性比较差,并且压实难度大,因此就会引发土体的沉降。一旦对软土地基处理的不合理,没有做好地基压实工作,在道路桥梁正常的运营使用过程中就会发生沉降问题。沉降问题将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平整,或者是局部或者整体都发生沉降,这样一来就给道路交通工程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桥体结构的损坏,最终会出现桥梁坍塌、路基塌陷的情况。
2.3导致道路桥梁出现不均匀沉降
因为软土层中有透镜体,因此在对地基进行压实的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压实程度也就不尽相同,这样一来在地基承受过大压力时就会固结排水,同时就严重影响了地基的稳定性。如果一旦发生了土体沉降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整个道路桥梁结构法政沉降,由于地基沉降的不均匀性,就特别容易造成桥墩的倾斜和道路的下线,最终影响整个道路交通工程的正常使用。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3.1表层处理技术
3.1.1砂砾垫层技术
在含水量比较大并且比较稀薄的软土地基中适合应用砂砾垫层施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在软土地基上铺设0.5~1.2m厚度的砂砾垫层,以此来发挥浅层排水的作用,做好对软土的固结处理。另外,在对地下排水层进行机械化处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强度和机械的自重及碾压强度等问题。
3.1.2表层排水施工技术
在含水量大、土壤质量高的软土地基中适合应用地表排水施工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路面积水问题的出现,降低地基中的含水率。
3.1.3渗入添加剂技术
在以黏性土为表层的软土地基中适合应用渗透性填土技术。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水泥、生石灰、水化石灰等式基本的助剂,在经过一些列搅拌之后,渗透性填土技术,以此方法来提高整个软土地基的抗压性和强度。
3.1.4垫敷材料施工技术
从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不难看出,软土的内部蕴藏着许多的空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土层的不均匀问题,进而就会影响道路和桥面的平整性,甚至会导致位移现象的出现。面对这个问题,在软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就要在表层上铺设具有强大拉力的纤维性质的格栅或者化纤无纺布,以此来减少工程中软土地基表面不均匀性问题的出现。另外,化纤无纺布的铺设还能够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
3.2强夯处理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将重物应用在软土地基上,让重物从高空落下,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一定的重力增加。从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强夯技术主要是利用物理自然下落的基本重力来对软土地基表面产生压力作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软土地基表面由于受到重物下落的影响,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加,这样一来土壤间的空隙就会变小,同时土壤的承受力就会增强。强夯技术的施工成本比较低,但却可以很好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性能,因此在道路桥梁软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种方式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污染,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隔音设备的设置。
3.3加固处理技术
3.3.1粉喷桩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形式就是粉喷桩技术,在一些稳定性比较差的地区应用粉喷桩施工技术,能够利用特殊的压力将固化剂压入到地基中,软土地基的固结主要四通过固化剂和水进行化学反应后实现的。水泥是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材料,是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环境的地质勘查工作,对施工地点的高程数据和土工试验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数据为依据来进行粉喷桩施工位置的确定。同时,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增强工程的流动性,还可以在施工材料中适当的添加石膏或者硫酸钠,进而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固化效果。
3.3.2排水技术
众所周知,软土地基的含水量比较高,因此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软土地基的排水处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压力排水和砂垫层的协调施工,将软土地基中的水分进行充分排除,促进软土地基的加固和沉降,保证公路桥梁施工的稳定性。
3.3.3压实加载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承受着巨大的外力荷载的基础上,还要对土体进行人为的压缩,减少施工周围土地环境的不规范问题,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3.3.4化学方式加固处理
第一种是电化学加固方式。从具体的施工效果分析,电化学加固法施工效果良好,对于解决软土地基施工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电化学加固技术需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电极杆的设置,接通电源后,直流电流通过土层于水接触时,就会被迫排除软土层,这样一来就降低了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随之土壤硬度就得到了增加。
第二种是硅化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施工中多孔金属灌注管用行硅酸溶液将硅酸钠和氯化钙灌注到土层中。这种方法的使用于充填时间、充填压力、土壤渗透系数和溶液黏度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孔灌注施工技术。
结束语
总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不能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就会影响到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加强对软土地基施工方法的重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正式软土地基带来的问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道路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付涛.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区域治理,2018(46):213.
[2]姚彦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42):228.
[3]段海松.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6,35(3):84-86.
[4]李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 2017,19(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