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 郝福华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郝福华
[导读]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当代建筑结构中重力承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见的建筑资源。虽然混凝土在当前的社会应用范围中较为广泛,但在具体应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裂缝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身份证号:37082919870722xxxx
        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当代建筑结构中重力承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常见的建筑资源。虽然混凝土在当前的社会应用范围中较为广泛,但在具体应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裂缝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基于此,以下对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技艺要点;解析
        引言
        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创建更多符合时代特色、适应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工程。然而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时有发生,它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病害,其产生原因与外界环境、施工技术、建筑材料、设计原因等多个因素有关,因此裂缝控制技术的选择应用要具有针对性,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裂缝控制技术的应用价值。
        1工民建施工裂缝的危害
        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而产生施工裂缝,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裂缝宽度通常保持在2mm,这一宽度的裂缝对混凝土基本无影响,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危害性远远小于人们操作或者是外部环境引起的施工裂缝,人员操作引起的施工裂缝往往才是具有较大危害性的,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工民建建筑的使用寿命,而且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会发生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遇到大雨时,雨水通过混凝土表面进入到混凝土内部,使混凝土的内部结构特征发生改变;当地震来临时,由于受到强力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因为其受力不均匀,裂缝进一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产生不利影响。
        2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
        2.1施工工艺问题
        对工民建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裂缝问题,这主要是与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有直接关系。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追赶工期而没有根据规定的工艺流程和规范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在之后的使用中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有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选取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等,缩短施工的周期,没有按照规定的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就会导致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存在问题。除此之外,混凝土结构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在短时间内水分挥发后会造成混凝土干燥的现象,若是没有及时的进行养护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2没有使用较好的混凝土材料
        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不仅仅是需要依靠良好的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还需要使用合适比例的组成混凝土的成分,需要考虑到混凝土整体材料的含水量与各自成分具体占多少。如果其整体材料的含水量不行,再加上气温过高就会更加减弱混凝土的功效,进而出现更多的裂缝。同时由于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施工之后混凝土内部的一些成分会与水发生放热反应,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急剧上升,但是混凝土外部基本处于一个常温的状态,内部与外部温差较大,就会引起热胀冷缩的反应,进而生成裂缝的问题。然而虽然运用一些方式能够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下来,但是外界的环境仍然没有改变,也会产生热胀冷缩的问题,也会影响其内部结构稳定的。
        2.3温度的变化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温度的变化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温度的变化或者是主体结构的体积较大所造成的。自然界的温度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也会因为温度的变化对混凝土施工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温度较高时出现的裂缝会较小,冬季温度较低时裂缝现象会比较严重,还有就是在温度较高时出现的裂缝会表现为两边细中间粗,而温度较低时出现的裂缝则是宽度基本相同的。因此,温度的变化和季节原因,会对工民建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办法
        3.1做好工民建混凝土的设计工作
        混凝土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在施工之前开始,首先需要人员进行工民建混凝土的施工设计,然后由专业的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核和管理,为了提高工民建混凝土的结构质量,需要减少其施工裂缝,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工民建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工作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人员在施工之前要注意其稳定性,尤其是对物理结构的关注,避免其出现受力不均的现象。因此,设计之前除了要勘察现场之外,还需要对施工角度进行计算,设计人员可以先从平面设计入手,再正确计算出结构的具体位置和角度,保证其整体的安全性。为了保证工民建施工的使用寿命,需要考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因此要针对混凝土进行设计,做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审核工作,保证工民建受力均匀。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受力试验或者其他物理测试,帮助人员更好的判定其受力是否均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受力不均的问题,确保工民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有效性。
        3.2施工温度因素的有序性调整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问,为了有序规避混凝土结构裂缝,在具体操作时就要对温度因素进行调整。以常见的工民建筑为例,将施工温度因素控制与把握的要点归纳为:(1)针对建筑工程的基本需要,选择与工程建筑相吻合的水泥型号。例如,硅酸盐水泥等,可以减少水泥本身对多余热量的储存;(2)为了防止水泥施工阶段产生多余热量残留问题,施工人员可以使用减水剂进行热量辅助调节;(3)用其他材料调节温度。比如,在水泥型号较大时,采取增加沙石添加比例的方式减缓温度的提高;(4)若工程施工环境处于冬季或者早春时节,施工期问也要注意从内外温度差异的视角上寻求解决裂缝问题的渠道。比如,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混凝土施工区域;或者采取洒水浇筑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区域外部温度辅助性调节等,这些都是可靠的由混凝土材料温度造成的裂缝问题的解决策略。
        3.3混凝土具体使用材料的准备
        为了保证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用时间长等优势,在采购水泥方面会使用强度各个方面比较占优势的,而且要保证使用时不能掺加过多的水,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过多的水,会使用减水剂。混凝土是由很多物质同时组成的,而且要对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让它们的成分达到实际所需要的,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内部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使用成分一旦配好并混在一起之后,要保证凝聚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8小时。配制这些原料时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通过实际的称取、把控具体的时间与温度来进行操作的,这样才能保证制作的材料对混凝土的结构具有实际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中的竞争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注重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监控,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裂缝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优化工民建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从而保障工程整体施工效率,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启怀,杨宗朝,万勇,李碧新.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观察[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50+152.
        [2]李启怀.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J].四川水泥,2019(04):247.
        [3]朱佰成.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解析[J].居业,2019(03): 135.
        [4]严雪军.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8(34):162.
        [5]刘洋.刍议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裂缝处理[J].江西建材,2016 (19):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