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 林财斌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林财斌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内大兴土木随处可见,使得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身份证号:45052119910819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内大兴土木随处可见,使得研究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问题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土木工程要想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就要保证工程的质量,而要想保证质量,做好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方面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它的好坏不仅仅会影响到国家基础事业的发展以及建筑水平,还会给居民的财产安全及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承载力、可靠度等指数是重点的设计内容,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设计范围也决定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系数,同时也影响到整体环境的环保特性。尽管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但是在结构设计阶段的设计质量仍具备重要的意义。随着建筑技术与设计理论的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从设计人员角度分析,如何有效的改善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提升设计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1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1.1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合理性应立足施工现场和项目实际,为有效的保障施工安全性,提升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建筑结构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要对项目的立项文件进行初步了解,获取有意义的设计信息,同时要进行初步的施工现场的勘察,明确地形走势等,最后还应与开发商、施工方组成三方会审,明确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分别从设计定位、设计安全等级和施工方向等,进行高效沟通,同时应结合可研究性报告的设计内容,因地制宜的确立建筑结构设计的立体化,并按照国家现有的最新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制定严谨高效的建筑结构设计质量要求,并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质量。
        1.2施工高效化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高效化,因此为实现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化,应严控建筑结构设计过程,要保证设计的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可行性。首先作为设计人员,应到项目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明确项目的地址、地形走向等基本的地形特点等,保证设计数据、设计背景真实客观性。其次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根据设计项目的特点,综合国家设计规范,制定出一系列《施工设计策略》、《施工设计补充说明》等,为有效的指导建筑结构施工过程做好充足的技术准备,这样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标准化、高效化。
        此外,应符合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要求,利用五位一体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当前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并严格的参照城乡建设部的相关建设标准化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与论证。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2.1施工图设计过程中问题
        建筑结构设计中,施工图设计质量至关重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唯一依据,同时也指导了整个项目的开展进度,为有效的协调各施工部分的有效作业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个专业领域众多,因此需要构建互相配合的合作体系,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设计专业搭配不合理,协调作业的流程及积极性不足,因此影响了整个建筑结构的空间特征,造成后期施工图设计内容存在缺陷。其次,在图纸的审核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导致形式主义的审核行为严重,使得设计图纸中的问题往往会发生在施工现场中,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2.2建筑工程结构方案优化度不足
        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开发商和上级领导的影响,导致整个的建筑结构承重体系和基础系统难以按照规范的要求开展,设计疏忽严重,导致整体结构的承载力不足,往往追求的是设计及施工的高效率化,对于设计和施工的质量要求流于形式,同时在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考评及评估上,在结构设计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够细化结构设计方案,同时对于设计理念主要迎合了简单易操作,有的结构设计方案甚至不能够与实际的工程相结合,导致设计思路和设计的方案优化程度不足,给后期的施工带来无法弥补的影响。
        2.3地基设计方面问题
        地质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工程地基结构稳定性,因此良好的地质环境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及稳定性,因此地下室结构设计应进行严格的把控,在设计的过程中,每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都要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地下室设计的标准化,从而提升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对建筑结构的材料选用进行限制和规定,防止缺乏专业性的采购,同时也要防止施工单位因为设计说明的要求进行盲目性的施工作业,给整体建筑结构质量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和影响。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3.1优化施工图设计,构建选型优化设计
        施工图的优化设计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着手,首先应按规范和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实现各专业设计的互相配合;其次,应对设计过程中疑难问题及时提出,由施工方、设计单位和业主组成三方会审,确立最佳的设计方案,并由设计人员重新规划整体设计,提升施工图的设计质量。
        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构件的选型也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的标准,要充分的结合施工周边环境、施工的标准等,制定合理化的施工设计方案,应首先认识到各个施工构件之间的关联,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各个构件的关联性,并将不同的构件组成相应单元组,在单元组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化选择重叠组合或者交叉组合的方式,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并进行合理的科学布局。另外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整体性,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考究,对基础施工系统、支撑系统等进行分层设计,实现合理布局,并针对建筑结构系统的稳定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3.2优化建筑空间设计
        优化建筑空间设计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对空间分布进行严格的尺寸设计,结合建筑构造图体内部的不同空间结构进行科学设计,充分利用三维立体空间模型的构建,实现基于信息化为主的建筑空间设计理念。另外,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需求上分析,不同的建筑结构构件在刚度的设计上存在差异化,这主要与不同区域的受力及变形因素有关,因此应结合建筑结构的设计受力特点,对建筑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合理化分析。
        3.3加强各专业的设计交流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不同的专业设计应分配好时间和设计的周期,并积极与施工单位、业主等单位进行交流。明确各个专业设计的时间差,并严格的控制设计进度,其次要明确建筑结构设计的参数,并结合参数的实际意义进行施工图设计。加强各专业领域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化交流手段,切实做好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化。
        4结束语
        我国基建工作中,土木工程占较大比重。保障土木工程建设科学合理应首先于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展开,针对此类设计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可使土木工程建设与实际相接轨,适应性与设计性并重。本文即将此类条件作为研究目的展开分析研究,使土木工程建筑设计与当今时代发展相结合,利用各类相关技术促进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钊.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7):252-253.
        [2]刘岚.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