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蓝雕雄
[导读] 近几年,我国针对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摘要:近几年,我国针对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不仅突出了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还衍生出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理念。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体育在初中阶段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要想找准体育教师的定位,就应该革新传统教育认知,提升自身的教学综合能力。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前言:在新课程标准当中,快乐、健康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首要指导思想,在教学关系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一改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状态。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以传统的方式一味进行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并能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找准自身在教学关系中的角色定位。
一、传统初中体育教师角色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关系中,体育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全以教学大纲的内容制定固化的教学计划,为学生组织模式统一的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自主性较弱;第二,教师所塑造的形象是“辛勤的园丁”,学生是“花朵”,教学过程是“园丁”对“花朵”的修剪与修饰,使学生能更加完美;第三,教师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很难得到其他“标签”。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
(一)课堂中的引导者
        在传统教育理念深刻且长期的影响下,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习惯性建立起有失平等的关系。由教师完全控制课程进度、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缺乏对于教学方式及内容的有效创新意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机械的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指导,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之中的引导者。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合作,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初中体育教师应该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作为着手点,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精神。
(二)学生个性的促进者
        民主精神是教育的本质。只有教师遵循民主理念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释放,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张扬自己的个性,教师以个性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对于自身的这种角色定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平等与尊重[1]。

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自由发言,提出自己对于体育训练的想法,与教师共同商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以达到不断促进学生张扬个性的教育目标。
(三)真诚的赏识者
        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是新课程标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个性中的闪光点,以积极鼓励的方式驱使学生主动完成教师开展的体育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行表现[2]。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赏识者。自新课程标准得到实施以来,教育工作者从未停止对于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改革。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一改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价值。这样才能够通过教育教学培养学生形成适应未来自身与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
三、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成为优秀体育教师
(一)夯实自身的体育知识基础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体育教师,不仅应该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内容形成透彻的理解,不断完善自身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坚持学习体育知识,做到精通与熟练运用。另外,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科成就的同时,关注体育学科的最新教育成果以及教育发展方向。
(二)主动接受新理念与新知识
        首先,在新课程标准得到不断的推行下,提出了较多的创新性教育理念,比如,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立德树人等。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对于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并能够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教育理念当中的不足之处。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以达到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3]。其次,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体育学科知识,还应该从横向的角度涉及更多知识领域,比如,心理学、管理学等。初中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心理状态波动较大的阶段,可能会产生叛逆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并利用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体育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体育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得到实施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作用不再仅仅是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成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学生个性的促进者;真诚的赏识者,不断夯实自身的体育知识基础,主动接受新理念与新知识。通过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促进初中体育教师成长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子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204+206.
[2]徐存业.谈终身体育视野下体育教师角色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8(22):42+47.
[3]张俊.新理念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8):141+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