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作为我国各大事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又是农业 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的进行分析,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农田水利发展意识 滞后两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不断加大,表明水利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加,但是 随着全球气候的多变,以及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导致我 国农业生产水供给不均衡,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因为其规 模较小以及设计的不够合理,导致水量使用不均,丰水区水 量供应过量浪费,缺水区基本的农田灌溉都不能达到要求, 甚至部分地区严重干旱,影响了农业和工业以及生活用水, 因此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农民生活而言,改善小型农田水利 设施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 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 重要前提条件。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效益 衰减的问题,为此国家增加了几百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研究解决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这样有利于大中型水 库除险加固任务,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 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 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取得的明显成绩主 要有: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 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项目区农民的收入水平;重 点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有了积极改善;项目区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有了稳定提高。
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形成于 20 世纪 50-70 年代的集体经 济时期,我国 90%以上的水库和 70%以上的灌溉面积完成于 1978 年以前,因当时的条件简陋,工程质量有部分缺陷,使 得本来建设标准偏低的农田水利设施产生问题,加之老化失 修问题严重。现在大部分水利设施都已到了工程设计年限, 新的水利工程建设缓慢,老的工程年久失修,新建改造的速 度赶不上老水利工程失效的速度,导致成排错能力弱,农田 中过多积水无法迅速排出,而且又导致提灌能力差,不能满 足灌溉需要。目前,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和管理 远远赶不上大型农田水利建设,特别是对于小型农田水利设 施运行、检修不及时的现象导致农田的灌溉效益低下,并且 在很多地区出现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速度赶不上老化失修 的速度。对于像农村小型灌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基础更是薄 弱,有些地区泵站债台高累,无法经营下去就会垮掉,有些 农田的公共水井无人维护,甚至被填平,结果导致许多灌溉 设施破损严重,效益衰减,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的稳定。
2、农田水利发展意识滞后
从我国水利建设的投资和布局来看,国家更加重视大型 水利项目的建设,“南水北调”、有陕西省南水北调的“引汉 济渭”、安徽省南水北调的“引江济淮”工程,这种水利部 的重大水利项目国家每年都有很大的投入,以及大部分投资 与城市、工业用水上名单是对于农业用水国家缺少投资。就目前来说,我国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都在吃老本行,而地方 政府因为农田水利投入产出的乐观所以很少愿意在这一方 面投资,因此很多地方的农业依然“靠天吃饭”,这也就导 致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不乐观。
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现在, 我国停止了所有大规模农田水利设施修建项目,国内很多地 区项目的维修工作也没了,以至于很多渠道和水库都被泥沙 填堵,更有很多被用来排放污水废水。之前 ,国家有充分 的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两工”制度管控,由于税费制 度改革,同时国家取消了“两工”制度,加之国家没有出台 新的农田水机建设管控制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成了政府水利 部门和农户的准公共财产,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减少对农田水 利项目的投入,乡镇政府又没有税费收入,这样就出现了农 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是政府供给,但实际却无力负担的情 况,形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无投入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生产关键基础支撑就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它支撑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关乎我国农 业长远发展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可是,由于我国农 业发展到现在,缺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影响了我国农 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并阻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在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中尤为明显,由于缺乏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 投入,农田水利建设明显落后,农业发展能力低下,目前仍 是“靠天吃饭”的情况,我国“三农”问题解决进程严重滞 后。这样就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充分主 导,并完全履行各项服务职能。
第一,我国政府必须增强建 设水资源配置工程,调整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结构,加速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确保农业用水的同时推进江河湖泊的 治理,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要积极改变现有的农 业水利发展方式,加强水土资源保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 节水农业模式,保障农业用水的可循环利用;
第三,小型农 田水利建设要积极发挥现代化科技的优势,利用农田水利科 技,打造农田水利服务保障体系,综合开发利用,保障农田 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农田水利机制也要不断去创 新,利用农田水利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管理,落实农 业水利均等化服务,确保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资源的持续供 给,达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目的。
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大大提高 了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了 持续稳定的增长。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执行,大大改善了我 国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农民经济收入,城镇乡村 共同发展,减小地区经济差异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世广.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06)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式[J]. 杨应华. 低碳世界. 2014(07)
[3]发达国家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及其经验借鉴[J]. 贾术艳,颜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03)
[4]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 李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03)
[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杨艳. 价值工程.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