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根本需求,建筑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建筑物的质量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出发,讨论了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并根据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热点和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施工者提供帮助,全面的提升我国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工程质量管
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实际问题
前言:工程质量不仅跟建筑施工方的社会地位社会声誉息息相关,更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工程质量管理对人们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近些年来建筑工程的数量急剧攀升,而工程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个非常紧迫且重要的任务,值得所有人深思。
1 现阶段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分析
1.1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施工存在问题
灌注桩缩颈、预制钢筋砼桩出现打断或未与设计初衷匹配,基底表层处理不好,条基支模断面尺寸不够等是现阶段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施工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混合质量不达标,极易导致混凝土浇筑产生蜂窝麻面或是漏振等现象,严重的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另外施工者在构架建筑物主体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混凝土板、梁、柱歪斜,建筑物整体结构偏离原先轨道,进而导致整体建筑物稳定性差等情况;除了上述,墙体问题,施工堆砌问题,接槎问题,也是现阶段在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施工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2009年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7号楼的整体倾倒,造成这一“豆腐渣”工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基础和建筑主体施工存在问题。
1.2建筑装修以及建筑物内设备安装存在问题
在建筑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工程装修问题,在这一阶段内,房屋内结构出现渗漏,建筑物外围装饰面出现诸如结构不稳固,灰缝宽度深浅等;建筑物顶棚出现开裂、流坠等;建筑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在门窗安装等方面偷工减料,进而导致门窗存在问题等;在设备安装的时候,不按设计图纸施工,乱接、漏接、错接线路等;安排插座不科学,影响美观;下水道设计不合理,阻塞问题严重等。例如,2007年鄯善火车站4栋职工宿舍楼头运行后卫生间频繁漏水,影响员工的正常生活,原因就在于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对于管套考虑不周,下料过短,使得污水经旁边细缝中流进楼下。
2、分析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
2.1“人”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人为因素应该包括施工人员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的决策层的素质等,而上述两者是近些年来导致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施工者的技术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而建筑工程的决策层所制定的决策却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地基”。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是建筑工作强度高,环境质量也较差,这就导致具备高学历的建筑人才不愿意投身本专业。例如,鲁克沁职工宿舍建设时,由于设计者缺乏专业性,估算严重不足,且未对实际地质进行勘察,使得完工后的宿舍出现地面下沉、房体开裂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数据资料显示,现阶段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基本都是“农民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建筑施工技能,这就导致他们极易为了自身利益,或是出于“省事”的心理,在落实建筑施工的时候“偷工减料”,不仅不遵循设计的方案施工,甚至还主观的、随意的对施工设计进行修改,不仅影响工程质量,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
2.2材料因素
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是建筑施工的材料,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只有材料合规,符合建筑施工的各项要求,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达标,然而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施工领域,普遍存在建筑材料不达标、不合规的现象,而在材料不达标问题中,砖类、混凝土又是最严重的两者。例如,某2005年完工的办公大楼在2008年出现墙体开裂现象,经调查发现造成墙体开裂的原因是施工混凝土未达标;再比如2009年牛圈湖首站联合泵房施工中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胀模、露筋现象,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2.3设备、方法使用问题
在落实建筑施工的时候,机械设备的选择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采用更先进的施工设备,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工程质量,更能提升工程效率,对于降低施工方的建筑施工成本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4环境因素
因为建筑施工的环境比较复杂,因此千变万化的气象条件也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暴雨、温度、湿度等更是会直接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3、解决现阶段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实际问题的措施
3.1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第一,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让质量管理机构服务于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建设组织机构在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时候,需要对建筑工程所有因素(性质、规模等)进行分析,指派专门的人员对建筑施工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建立网状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而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依据。第二,完善工程质量监控体系,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监督,严格遵循总工程师现场监督原则,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把控,积极配合施工人员查找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优化工程。第三,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建筑施工单位为了竞标成功,在招标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相关部门应该为招投标工作制定合理的标底,选择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技术手段高超的施工单位,尽可能的避免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另外在进行此项工作的时候,还可以邀请国家的相关部门参与,在强化标底的保密性的同时,提升招、投标工作的质量,使之具备社会透明性。
在落实施工合同签订的时候,尽可能的详细签订的细节条款,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用法律的强制力维护施工过程中各方的利益,落实质量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者互相推诿责任,从材料、技术等角度出发,细节化施工过程。
严格管理制度,加大对相关者的培训力度,让施工人员及时的掌握新的技术方法,能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应用新产品。另外,还应该从材料管理等角度出发,对落实质量监督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化质量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保障。
3.2加大施工质量监督的力度
首先,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考核,保证上岗施工的人员都“持证”,使之具备能够进行工程监督的能力,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相关人员违规操作,一定要对之进行严厉的惩处,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辞退,绝对不能放纵违规操作者,以免给其他人员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严重质量管理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施工人员的证件考核,保证那些具备实践经验,掌握了充分技术方法的人员才能够获证,也才能够上岗,这样才能为我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其次,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尽可能的降低工程因材料导致结构问题,首选那些优质的施工材料,在选购之前,应该对多种材料进行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施工的材料。另外材料在进入现场之前,也需要进行比较与严格的检查,避免因批次不同影响材料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对那些规定的材料或者是特殊的材料,还需要进行复检,以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与材料的质量合格。再次,在施工过程中,推行样板施工法,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同时,对所有人员的任务以及任务流程进行规范,使之明确在具体的时间内自己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以便于施工者能够更好的落实工作;制定科学的样板计划,保证质量达标;严格落实施工结束后的施工检验关,按照样板中所规定的程序,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及时的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纠错,并保证工程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能够达到标准。最后,强化现场质量监督,保证工程质量监督员有强的责任心,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要铁面无私的对违规人员进行惩处,尽可能的降低他们发生错误的概率。另外,工程质量监督员自身也需要具备非常高的素质,要能够和施工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更要能够“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质量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尽可能的发挥工程质量管理中涉及的所有人员的作用,也才能够促使管理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也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3.3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对于项目交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工程验收应该包括3点:第一,工序验收;第二,分项验收;第三,竣工验收。相关者必须明确,验收工作的基础是工序验收,只有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严把工序验收关,确保工序检验的人员具备非常强的能力,能够从工序检验的各个环节出发,保证工序验收的质量,要懂得运用经济制约手段,强化各部门的配合度。分项验收的质量,是竣工验收的保障,相关者在落实这部分工作的时候,不仅要保证规范,还要尽可能的细节化、全面化,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验收,不能私自降低验收准则,在验收完毕之后,还需要获得监理单位的签字验收,在获得“合格”评价之后,才可以进行工程的交接。竣工验收应该包括3个环节:第一,施工单位的自检,第二,监理单位的预检,第三,工程主管部门的验收。其中第一个环节施工单位的自检是为了方便施工单位及时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力量对问题进行更正,努力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的预检是对施工单位自检的复查,以免其工作出现疏漏,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为落实工程主管部门的验收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工程主管部门在进行验收的时候,必须保证验收的全面性,不仅要对施工过程的文件档案等进行审查,更要对具体的工程进行检验,以保证能够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结束语
工程质量管理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对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产业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热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方便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工程建设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人民。
参考文献
[1]王春生,王淞,刘宁.对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思考[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郭振华,金磊铭.中国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质量控制激励效应研究[J].建筑经济,2011(12).
[3]郑建红,黄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分析[J].建设科技,2013(22).
[4]谢洪涛,王孟钧.我国重大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11(08).
[5]王挺,周红波,陆鑫.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探析[J].建筑经济,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