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浅析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6期   作者:谢世辉
[导读] 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自然也取得了崭新的进步。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是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就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机电工程;技术应用;自动化
         机电自动化技术融合了计算机、电子信息等新兴科学技术,将其充分运用到机械制造领域,提升了机械设备制造水平,促进了我国工业产业的发展。21世纪是科学技术引领的时代,机电自动化需要紧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稳步提高,通过分析其应用和相应的问题有助于发挥并创造价值。
1 机电自动化简介
         在科技发展与工业需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机电自动化技术。指的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等进行整合并利用这些技术提升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的技术。经济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一体化,生产制造需要机电自动化的高效和稳定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而使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生产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2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优势
2.1 提高安全性
         在生产中应用機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中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机器代替了人工操作这样可以避免操作者的误操作或者不当操作引起的机器故障和人员伤亡;另一方面运用检测技术可以对机器的运行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的监控,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生产过程中问题认知不足而引起的设备损失,如可以对机器运行的数据收集整理之后进行分析,能发现存在的生产隐患,消除可能发生的损失,提升生产活动的机器安全性和经济意义。
2.2 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中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提升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中的生产效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机器对生产指令进行识别并按照指令进行生产工作,这样一来产品的质量和同一性得到了保障,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机器可以根据得到的指令进行更加精密的生产操作,得到人工操作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精密生产,这样一来在提升人员安全性的同时又能减小生产误差,提升质量和效率,提升生产活动的生产水平。
2.3 环境友好
         在生产中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大幅度降低工业生产和机械制造中的能源损耗。机电自动化技术对于能源损耗的减小主要通过生产更可靠的产品实现。提升了生产中的产品合格率就能减少对生产原料的使用,同时也能减少对于能源的耗费。同时还可以对工业制造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三废进行控制,比如对工业污水和废气的排放量进行调控,减少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实现更加绿色的生产。
3 机电工程技术应用的核心
3.1 机电本体技术
         众所周知,机电工程要综合考虑性能改善、质量减轻、准确度提高等几个方面,而且现代社会的机电产品主要是以钢铁材料为原料,所以减轻质量是首要考虑,但是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当选择一些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电本体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地减轻,才有可能实现系统的微型化,进而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提高了机电工程的实施效率。
3.2 传感技术
         传感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于提高性能,重点是提高可靠性、灵敏度、精确度,而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电干扰,目前大多会选择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对于外部信息传感器则选择采用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3.3 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工程技术与微电子学的发展、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发展机电工程自动化,必须尽可能地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准性,具体包括模块和数字转换设备和分时处理输入输出的可靠性和精准性,从而可以加快设备的信息处理速度,并有利于解决抗干扰和标准化的问题。
3.4 接口技术
         为了实现机电设备与计算机的完好通信,必须将数据传递的格式更加标准化、规格化。采用同一标准规格的接口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维修,而且还能进行一些简化设计。目前,相关技术人员正致力于研究较低成本、同时能够高速串行的接口,从而能够解决现今使用接口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标准化、小型化、大容量化的问题。
4 机电工程自动化问题研究
4.1 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阶段机电工程运营与传统模式运营的主要区别之一,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机电工程的发展方向。目前,随着处理器运行速度的加快,再加上微机更加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更加集成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的实施创造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从而推动机电工程自动化的发展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机电工程智能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备一定水平的判断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取代了一部分机电工程中人类的脑力劳动。
4.2 系统化
         所谓系统化,其表现特征之一就是根据已有的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模块化的总线结构,这样的体系结构不尽可以灵活剪裁和组合,还能够实现总系统对多个子系统的协调控制与综合管理;其表现特征之二就是大大加强了通信功能,除了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外,逐渐开始采用能够实现远程和多系统通信联网的局部网络通信方式。未来的机电工程自动化将会更加注重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将机电工程自动化产品赋予人类的智能、情感、人性成为未来研究的一大内容。另外,机电工程自动化产品还可根据自然界一些生物体的优良构造研究制造出新型机体,并使其朝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4.3 微型化
         微型化的机电工程集微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于一身,可以说是机电工程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型化的机电系统的几何面积不会超过一立方厘米,并且未来会朝着微米、纳米级的方向加以改进。由于微型化机电系统具有体积小、消耗能量少、操作灵活等诸多特点,可以进入普通机械设备无法进入的空间进行精细化操作,所以该系统在生物医学、航空领域、工农业领域等都将会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4.4 模块化
         目前,模块化是机电自动化产品的一个发展态势,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研究任务。由于机电自动化产品种类繁多,研制并开发出具有标准机电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自动化产品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内容,首先需要制订出一系列标准,以便于机电企业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迅速研发出全新的产品,进而能够不断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4.5 绿色化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生产的发达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创造舒适生活的同时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于是绿色化的机电产品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的机电产品主要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不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一些设备报废时能够回收利用,这也成为了现代制造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5 结语
         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增加生产活动中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升生产效率,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高质量的生产过程可以从绘图到生产整体上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消耗。从生产的各个角度来说机电自动化都是工业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科学技术,在应用机电自动化进行生产时也要不断进行革新升级,让机电自动化技术为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强大些动力。
参考文献
[1]毛金涛.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分析探究[J].四川建筑,2018(3)
[2]廖金龙.机电工程技术应用及其自动化问题研究[J].南方农机,2018(2)
[3]孙超.机械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