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安全施工管理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内部空间与设计,这就对相应的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现场管理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现场管理
1 公路隧道施工环境的特点
1)由于隧道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数都要穿过山体,大部分山体地下水丰富,再加上隧道内外温度的差距,因此隧道内部的环境多数是潮湿的状态。施工中山体的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施工人员并不能准确的对山体地质做出详细的判断,这种不确定性给施工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2)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隧道的空间较为狭窄,再加上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属于特殊作业现场,这种比较恶劣的环境使隧道的施工提升了一个难度。
3)与露天施工环境有很大不同,隧道施工是在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内进行,开挖和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也较大。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不佳,也会对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产生影响,如此恶性循环不但会造成人员安全事故,也会降低施工的整体质量。
4)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到施工的进程,无法对隧道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掌握,只能根据当前掌握的一些施工情况开展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安全事件的发生。
2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问题
2.1 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
公路隧道工程大多属于地下工程,地下视觉条件相对较差,不易发现潜存的风险,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如果周边地理结构松动,就很容易出现坍塌问题。其次,地下工程空气质量相对较差,一旦某种有害气体超标或者泄漏,就很容易导致中毒和爆炸事故。
2.2 隧道爆破安全隐患
隧道爆破施工安全管理极为关键,爆破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爆破火工用品管控问题,一旦出现爆破火工用品管控不当或者火工用品流失等情况,将极大的危害到施工安全和社会安全为此隧道施工爆破安全管理中火工用品管理是极为关键的。
2.3 施工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部分施工企业在开展隧道工程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中依然使用传统人工模式,未充分发挥智能监控设备的作用,不仅安全监督管理效率低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很难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问题,无法杜绝施工隐患。
3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现场管理方案
3.1坚持施工风险控制原则
从整体结构来看,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原则主要包括动态化控制原则、多维度控制原则和分级控制原则。其中,动态化控制原则是指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属于一项动态作业,施工点并非一成不变,在施工作业中,会随着施工进度和施工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风险因素,例如隔水层和围岩区的施工风险就不同。一般来讲,隔水层在开挖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大量的涌水问题,围岩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因岩石松动而发生坍塌事故,所以,在施工风险管控工作中,必须坚持动态化控制原则,根据施工环境、施工进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多维度控制原则主要是指在隧道施工中,要从多个方面来加强风险预防工作。在正式施工前,施工企业应全面考察施工范围内的气候环境、水文条件与地质结构,准确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和隐患,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风险控制对策。其次,要做好围岩测量工作,科学划分围岩等级,针对不同等级进行采取相应的测量方式。如果发现围岩结构并未达到稳定性标准要求,就不能直接进行挖掘,需要采取支护措施,以免隧道在施工中出现岩石坍塌事故。
分级控制原则是指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将风险等级分为低度等级、中度等级、高度等级和极高等级,相比而言,低度等级大多在风险可控范围之内,一般无须采用处理措施,只需要借助智能化技术进行监控以便于发现异常情况。中度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需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相关技术进行控制。
3.2 隧道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现场管理的一个关键点,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用电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要结合施工作业面和施工作业区域划分用电安全管理责任区,确保施工用电安全责任到人,切实保障施工用电安全。施工电气装置使用前要对电气装置的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合格证进行查验,只有合格的电气装置才能够用于隧道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电气装置的荷载及使用环境进行复核,确保是在电子装置的荷载范围和允许的使用范围内进行使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程要严格的遵从说明书中的说明。电气装置使用过程中还要经常性的进行检查,针对老化的电气装置和线路要及时的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电气装置带病作业。隧道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要使用到移动式的配电箱板,使用移动式配电箱板前首先要确认电缆线是完整且带有绝缘保护软套的电缆线,同时移动配电箱板及移动配电箱板的上级配电箱,都要有漏电保护器,如果涉及到潮湿环境或涉水作业时,则严格禁止使用移动式配电箱板。部分漏天配电设备,要注意进行防雨雪和放雾尘工作,通过加设保护罩、过滤装置等措施确保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对配电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设备内部“一机一表”将检查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登记。
隧道施工用电中有一重要的环节是电工的管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电工作业人员首先要具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同时也要对其现场安全技术教育,并进行考试,通过现场安全技术开始后才能够真正的进行隧道内的电工作业。电工作业时要配备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确保其作业安全,针对电气装置的维修等作业需要在断电后进行。同时隧道施工现场严禁非专业电工进行电工作业。
3.3 做好爆破风险防范
施工过程中首先要编制爆破专项方案,在专项方案经过审批后方可用于施工,其次方案通过后针对爆破人员的上岗管理也要进行注意,一定要选择经过专业培训且持证的人员进行爆破施工。爆破施工过程中需要购买执法记录仪,火工用品出库后进行全程的摄像管理,确保火工用品在视频范围内进行使用和装填,爆破施工完成后对出入库爆破火工用品进行及时的核对和清点登记,确保爆破火工用品不会发生丢失。爆破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技术监控,有条件的区域可以采用现在最新型的加密电子雷管,这样可以通过信息传输,对雷管的爆破时间和爆破使用量进行更加准确的监管。施工爆破作业中如果遇到特殊环境影响,如距离爆破现场较近存在寺庙、景区等建筑物时,在施工前两小时安排专人在附近警戒,对过往人员及车辆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爆破安全。
3.4 做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工作
全面做好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评估工作,必须量化施工风险评估流程,依次做好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识别、施工风险评价、施工风险决策与施工风险控制工作。其中,隧道工程施工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评估工作的基础,工程管理人员应联合工程师以及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已有的信息与潜存风险,准确识别各种风险因素,判断施工风险所造成的影响,并将分析判断结果纳入施工风险评估系统中。通常,在施工开展之前以及施工初期,工程管理人员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方案,然而,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动态作业,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此,需要做好风险再评估工作,针对具体风险采取专业控制措施,从而将施工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结语: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为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落到实处,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切实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有序的进行,提升隧道施工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钱卫建.高速公路隧道营运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04):30-32+85.
[2]林谋有,刘国满,盛敬,等.高速公路二次交通事故预警指标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9(06):53-56.
[3]陈忠良.高速公路隧道内二次事故预防探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9(01):112-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