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实践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2月6期   作者:周思远
[导读] 当前路桥建设事业发展速度加快,路桥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

         摘  要:当前路桥建设事业发展速度加快,路桥建设项目数量越来越多,提高了道路交通水平。路桥施工中,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关乎到整个路桥工程质量,也是后续施工顺利展开的重要条件。特别是软土地基处理中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保证施工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本论文着重于研究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路桥工程地基施工如果遇到软土,就要从软土自身的性质出发采取相应的处理技术,使得地基各项指标符合工程施工标准。软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含水量较大,通常软土的含水率超过35%,压缩率超过介于0.006至0.02之间,土壤松弛,有较大的缝隙,在沿海地区较为常见。软土的水分充足,缺乏透水性,有很强抗剪性,通常土壤上生长较多的植物。所以,路桥工程施工中,需要对软土地基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才能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一、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表层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表层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砂砾垫层技术、表层排水施工技术、渗入添加剂技术和垫敷材料施工技术。
         其一,在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土层的含水量较大,而且土层相对稀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砂砾垫层技术,可以将砂砾垫层铺设到软土地基上,厚度通常为半米至1米,这样可以起到浅层排水作用,软土得到有效固结。如果采用机械化方式处理地下排放问题,需要考虑到机械自重,碾压的方法以及地基自身具备的强度等等,采用合适的方法妥善处理[1]。
         其二,在地基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大,而且土壤的质量比较高,采用地表排水施工技术比较好一些,可以避免出现路面积水的现象,地基的含水率也会有所降低。
         其三,在地基施工中如果软土地基的表层为黏性土,可以采用渗入添加剂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使用水化石灰、水泥以及生石灰等等作为基本助剂,在施工现场搅拌,向凹形黏性土中逐渐渗透,这样可以使得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抗压性能也会增强。
         其四,在地基施工中采用垫敷材料施工技术,要从施工实际出发合理运用。由于软土内部通常空隙比较多,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有明显的土层不均匀现象,伴随而来的是桥面不平整,道路表面也凹凸不平的,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移位的问题[2]。对于此,施工人员可以将格栅铺设在软土层表面上,格栅最好是抗拉力的化纤无纺布,也可以选择纤维性质的格栅,使得软土地基表面的不均匀性得到缓解。将化纤无纺布用于软土层的表面,地基的承载力也会有所提升。
二、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加固处理技术
         其一,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粉喷桩技术进行加固,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的稳定性不好,采用这种技术加固处理之后,使得地基的表面有较强的抗压性。在具体的操作中,是发挥固化剂的作用,在特殊的压力作用下降固化剂向地基中压入,固化剂与水产生化学反应之后,使得软土地基固结。
         其二,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排水技术进行加固,是由于软土地基土壤的含水量高,将其中的水分排除一些,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作业,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土壤中的水分排出去,同时进行砂垫层施工,不仅排水量大,而且对软土加固起到一定的作用,避免出现软土沉降的问题,工程施工中保证了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更加安全[3]。(图1:软土地基采用粉喷桩技术加固处理)
        
        图1:软土地基采用粉喷桩技术加固处理

三、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涵洞处理技术
         在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应用涵洞处理技术,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填筑施工。在施工操作中,在桥台的前面和后面都要填一些土和砂砾,可以使得涵洞固结的速度加快,避免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4]。在桥头的两侧的大约70米至90米的范围内需要实施超载预压作业,这样地基的承载力会有所提升,桥台的沉降值降低了,路基沉降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在涵洞施工以及通道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从施工实际出发将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相应地扩大一些,这样整个的施工强度增加了,施工人员作业更加便利[5]。在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当路堤比较高的时候,下部地基会有比较大的沉降量,而且需要持续很长时间,较长,施工中将其改造为桥梁的跨过方式,效果会好一些。(图2:软土地基采用涵洞处理技术)
               
        图2:软土地基采用涵洞处理技术


四、路桥工程施工的软土地基采用强夯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施工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采用强夯处理技术,就在软土地基上压上重物,具体的方法是重物体被抬高之后从空中落下,将重力施加在软土地基上。也就是说,夯施工技术运用的是物理学原理,将高空的物体自然下落,产生强大的重力,这样就可以对软土地基表面施加压力。在实际操作中,软土表面在重物下落的时候,所释放的重力让软土地基表面增加了可以承受的压力,土壤的空隙逐渐缩小,相应地,土壤也会增加可以承受的压力[6]。采用强夯技术可以使得软土地基的性能提高,而且成本比较低,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软土地基使用中采用这种方法也存在弊端,即噪音很大,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噪声污染,需要在操作之前将隔音设备安装好,将噪音的分贝降到最低。(图3:软土地基采用强夯处理技术)
               
        图3:软土地基采用强夯处理技术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由于软土地基的分布不规律,所处区域地址构造复杂,如果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即就会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就要从工程实际出发采用相应的技术对软土进行加固处理,路桥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得到优化,提高桥梁的稳定性,对贵公路桥梁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军锋, 雷高峰. 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应用[J]. 交通世界, 2018(18):69-70.
[2] 石永康. 公路路桥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策略探讨[J]. 建材与装饰, 2019(18):273-274.
[3] 钟超文. 试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应用[J]. 低碳世界, 2019, 9(09):303-304.
[4] 孙晓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路基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J]. 民营科技, 2017(10):201-201.
[5] 赵小芬. 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解析[J]. 城市建筑, 2017(05):299-299.
[6] 耿志国. 公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 技术与市场, 2019(08):2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