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期   作者:孙青
[导读] 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摘要:结合大量的数据分析和高职学校教学案例可知,在多元文化教学背景下,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基于此,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有必要以多元文化为切入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元文化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引言
        在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高职院校要以多元文化视角为切入点,通过转变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及优化教学内容等方法,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水平,并从文化教育的观念入手,探讨提高高职学校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而促进高职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一、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意义
        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多元文化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高职高专英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探索和探索。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有效地将中外文化的同步理解和文化交流中的概念差异纳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过程。首先,要以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为中心,在不同文化中求同存异,消除文化隔阂。二是了解多元化英语教学的本质以及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由此可见,多元化英语教学是通过学习外语培养学生新的文化意识,在充分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了解不同的文化,从而了解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运作能力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点。一方面,学生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意识,能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另-方面,学生应具备业务操作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信息沟通能力等,方能适应商务活动的要求。商务英语阅读作为专门用途英语阅读课程兼具语言特性与专业特性,对于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谓不可或缺。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存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偏重技巧训练,忽视综合素养提升等问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职院校生源起点较低,基本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导致其缺乏学习上的求知欲和主动性,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2.“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3.片面强调阅读技巧训练和商务知识积累,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与商务实践场景相脱节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与商务实践需要,限制他们提升商务英语阅读水平的主观愿望。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
        (一)以多元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优化高职学校英语教学内容
        为了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学校水平,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从文化视角进行切入,通过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英语教师要结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选择一些教学难度适中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内容适当添加一些西方文化。例如在高职英语教材中的《How to Adapt to College Life Quickly》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英语纪录片向学生介绍中国高考模式和西方升学模式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高职教学模式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融入高职教学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由此入手,通过重新构建英语教学知识背景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英语文化。教师可以通过构建英语情境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例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以从邀请就餐的方式为切入点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用英语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的就餐礼仪,如长辈先就座、吃饭时不能发出声音、座次安排顺序等内容,同时也可以邀请学生上台阐述一些自己所知道的中式就餐礼仪。在介绍完中国的就餐礼仪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就餐礼仪,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就餐礼仪区别。

再比如教师可以从短语Bonappetite入手展开教学,首先Bon是法语中常用的一类名词,一般指一些有食欲的食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短语成为美国就餐礼仪中常用的一句话,在美剧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该短语的含义,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更好地理解美国文化。
        (二)组织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在当前的教学中,举办演讲比赛也是培养学生积极性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可以让“爱卖弄”的学生展示自己,让平时害羞的学生鼓励自己,演讲比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语言在写作、发音、构词和句型上有本质的区别。汉语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以表达意思为主,句子结构松散;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有字母构成,结构和体系严密,有严格的时态、语音、人称、单数和复数概念。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形合是指句子的内部联系或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句法手段。在准备英语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知识,帮助他们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同时,学生在培养自己的语言技能时需要学习一些著名的外国演讲。一般来说,这些著名的演讲都是由名人赞助的。了解著名演讲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他人如何调动观众情绪,把握演讲节奏,是非常重要的。
        (三)从多元文化视角,转变高职英语教学理念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已难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主体,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提高学生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从多元文化视角看,高职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教学设计和教学参与的主体,学生在相对被动的环境中参与英语学习。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被动灌输学习状态不满,希望成为教育的一部分,职业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英语教学实践,以保证学生在更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探索多元文化交流,提高综合英语素养。(2)创新的想法。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多元文化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在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观念上缺乏创新,忽视了英语学科的文化特征,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主要局限于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并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对当前文化碰撞中新问题的适应。(3)开放的概念。多元文化本身就营造了一种开放、互动、包容的氛围。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在英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选择上拓宽思维视野,让学生突破教材和课堂的局限性,从更广阔的视角感知英语文化,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点。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开放式教学理念的渗透更为自然和有效。
结束语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既是一门语言基础课,又是一门拓展知识、理解和理解世界文化的教育课程。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性化的特点。英语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始终传授国际文化知识。让学生接受多样化的教育,并将其应用到学生身上,养成学习外语的良好习惯,通过理解和掌握外语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是当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枯燥僵化的课堂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削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传播文化,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昌盛.多元化文化视野下高职英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研究[J].山西青年,2019(19):37+39.
[2]王丽.多元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121-122.
[3]赵晨辉.服务地方企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2):41-43.
[4]王小彩.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探析[J].科技风,2019(09):36.
[5]刘一帆.跨文化视角下高职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建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2):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