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理论的不断完善是在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土木工程建设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对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很高。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只有施工技术得到改善和发展,才能更好的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才能促进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具有的特点
施工技术是在人类诞生后产生的,所以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漫长的历程中却没有突破,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下,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也在不断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技术复杂、规模浩大的土木工程结构。为适应经济增长及市场发展的需要,施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其规模也在明显加大,这为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木工程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与一般的生产作业不同,它的每项工程都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来进行单独施工,这样就会使工程项目的成败直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影响。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流动性、多样性、协作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固定性是指施工地点相对固定,施工地点被选定后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流动性指的是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的流动;而多样性则是指不同的工程,在建筑类型、施工设施及施工方法方面也都各自有不同;协作性和综合性是指工程施工需要由多家不同单位,包括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材料供应商等来配合协调完成。
2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
2.1浅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首先,土方的边坡应以当地的土质、开挖的深度及其方法、边坡的留置时间、坡顶的荷载情况、排水及降水状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为依据进行确定。其次,在土质均匀及湿度正常,基坑或管沟地面的标高高于地下水位,且敞露时间较少时,在挖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不进行放坡和加支撑。再次,土质及其湿度适宜,且地质情况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当基坑或管沟的底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时,开挖深度应不超过5m,且可不加支撑。此外,对于永久性的挖方边坡而言,应根据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放坡。最后,在山体整体稳定的情况下,临时挖方的边坡若相对使用时间较长且高度低于10m时,可以以实际条件设计坡度。浅基坑的土壁支撑技术一般包括灌注桩、板桩、横撑、深层搅拌桩及地下连续墙等。
2.2深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的开挖过程中,为了保证坑基开挖过程中土壁的稳定性,通常采用临时支挡来确保深基坑土壁的稳定性。对于透水挡土支护结构而言,可采用工字钢桩加横挡板、预制桩、双排灌注桩等进行挡土;对于止水挡土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了钢板桩、地下连续墙、化学注浆桩以及深层搅拌水泥土墙等结构;对于支撑部分的结构而言,可采用悬臂、锚拉式支护,或土层锚杆、型钢水平支撑等结构。
2.3软土地基施工与石方爆破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特点:往往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施工时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失稳或严重下沉,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化学法等;土石方爆破施工:适用环境:开挖时遇到岩石,施工现场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施工的工序:打孔放药、引爆、排渣;特点: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有震动和粉尘危害,对旧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还可以采用静力破碎等配合施工工艺,是拆除在低震动、低粉尘、无公害的情况下进行。
2.4灌注桩施工与墩式基础施工
2.4.1灌注桩施工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工艺过程是:成孔―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孔工艺: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成孔、爆扩成孔等。其特点: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工艺要求较高、施工后混凝土需要养护且不能立即承受荷载。
2.4.2墩式基础是在人工或机械成孔的大直径孔中浇筑混凝土(或者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大直径基础。
目前,我国多用人工挖孔,故又称为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墩式基础特点:端部直接支撑在岩石或坚硬土层上,桩的强度和刚度都很大,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2.5沉井基础施工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沉井是指由井筒、刃脚等构成的呈矩形或者是圆形的筒状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重型机械设备基础施工、桥墩施工、水泵站施工以及高层建筑施工等。它的施工流程可以简单概括成为: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按照标准制作井筒,再在井筒内部取土、挖土,使其因为自身重力加重而下沉入土。井筒的最低端是刃脚,外形有效像刀刃,目的是为了让沉井在其下沉时可以确保沉井牢实的切入土中,沉井的外壁是井筒,能在沉井下沉时起到挡土的作用。此外,井筒可以借助自身的重量可以很好的缓解筒壁同土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刃脚底部的土阻力,确保沉井能够凭借自身的重力可以逐步下沉。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3.1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加强培训
目前,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不足,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对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更加缺乏重视,而对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离不开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绿色环保意识;在继续教育中使工程建设各方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强化建筑工人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承包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方面的教育,并使其从中受益。
3.2注意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不可能完全符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因此也就会出现两者发生冲突的现象,这样就需要在施工图中进行解决。例如:在某单位的施工项目中,对基础梁筏的地梁设计为一样的高度。虽然在基本的设计意图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个情况,施工过程变得过于复杂。一个方向上的地梁纵向钢筋需要通过该地梁的垂直方向的纵向钢筋;而当地梁的宽度过长时,会有新的问题发生。施工单位需要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还需要将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向设计单位进行反馈,以保证在施工前就能够将问题解决。在设计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变更修改还是比较容易的;相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修改而言,就不需要进行停工返工,造成工期的延误或者不必要的浪费。
3.3可发利用绿色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建筑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产生的建筑垃圾也在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高达4000万吨,废弃混凝土高达1360万吨,造成清理工作量越来越大,对环境的污染也是越来越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水泥的第一大国,水泥生产本身就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对其生产技术的改良已经势在必行。和其他建筑材料相比,钢材和建筑混凝土是绿色施工的最佳选择,应该大力发展这样的建筑材料。
结束语
土木工程是综合性很强的建设工程,对工程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的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在建筑施工中我们应该摒弃那些落后的施工技术,大力提倡先进的施工工艺,这样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王振.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0):33-34.
[2]张文强.节能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07):124.
[3]杨春芳.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