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 展宽祥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展宽祥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扩展,这主要是由于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实现对出现故障的诊断,而且由于在这个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实现智能控制,甚至在设计的时候还实现了优化设计,这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使得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的增加。

        (身份证号:62010519760805xxxx)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扩展,这主要是由于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是实现对出现故障的诊断,而且由于在这个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实现智能控制,甚至在设计的时候还实现了优化设计,这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使得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的增加。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也会不断的增加,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技术应用;自动化;电气工程;智能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日渐提升,电气工程在发展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因此,促进电气工程健康发展,提升其自动化控制水平至关重要,而其中的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尤为突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在解决电气工程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同时,能够确保资源的优化整合,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必须结合电气工程发展现状,确保其自动化智能技术应用的高效性。
        1电气工程自动化及智能化
        1.1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特点
        在电气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大多数都是独立的配件,各个配件需要相互合作、相互连接才能保证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控制、计量和保护电气设备的目的。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人员在设计电气设备时,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全面,综合分析设备的特征。工作人员还应考虑用户对用电的实际需求,对电气系统实行二次保护。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必须在设计自动化时明确设计要求,了解设备各方面的性能和特点,避免设备相互干扰。部分电气企业在现代化技术不断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将创新电气产品定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研发新产品。在电气系统集成过程和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对电气企业提出了加强社会配合协调工作的要求。研究相关技术时,需要制定具体计划,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管理电气企业时,可以通过不断完善的保护机制保障计算机传输数据时的稳定与安全,从而改善企业整体的管理情况。
        1.2智能化技术及其应用优势
        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第一次提出,将机器设计成拥有人工智能的功能特点,使其能够在脱离人为操控下完成一些正常人类难以做到或者具有危险性的任务。基于这一优势,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是以人类大脑为原型制造出来的,在计算机编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对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大量数据显示,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这一领域当中,智能化技术取得的效果颇为显著。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还能节约工程的成本,减少控制人员的工作负担。另外,应用智能化技术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可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智能化技术主要是通过机器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各种高风险、高难度工作任务,当前电气自动化行业在发展方面已经智能化技术作为重点研究内容。相关实验表明,智能化技术具有适应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智能化技术在IT行业中属于高端分支,使用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小工作成本,还能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负担,使物资与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2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优势
        现阶段,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成果显著,在提高工程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工程质量,并且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参考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智能化技术的优势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智能化控制一致性较强,主要体现在不同数据的处理上,在运行过程中输入陌生数据,也可以获取有效的估计值,以此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②有利于提高电气系统调整控制的有效性。智能化控制通过调整鲁棒性、响应及下降时间,实现系统控制程度调节的随时性,进而提高系统的作业性能,保证自动化控制顺利进行。


③智能化控制无需建立控制模型。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为了作业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控制模型,以此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但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较为复杂,导致自动化控制实际效果不理想。而智能化控制能有效解决对象模型复杂多变等问题,从根本上降低了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提升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精准性。
        3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智能控制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能够实现远程管理和无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高效性。尤其在诸如高压控制等难度高、危险系数较大的工作中,智能控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智能控制器应用过程中,其相比于传统的控制,具有灵活、便于调节等优势,在应用过程中不涉及控制对象模型等不确定性因素,可通过分析响应数据对系统随时调整。同时在调整过程中,不需要专业人士操作或指导,极大地降低了人力的需求,有利于实现电气工程的资源优化配置。
        3.2故障诊断
        在电气工程中,设备的工作时间长且负荷较大,很容易出现故障,并且电气设备故障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故障排查用时较长且查找准确度较低,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作业。而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智能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设备在出现故障前通常会出现相应的征兆。这些征兆仅凭肉眼很难判断,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实时监测。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实时监测系统会及时预警并显示故障的具体位置,极大地缩短了故障的查找时间。此外,智能化装置可准确地记录故障问题具体信息,为日后设备检修及故障诊断提供了详细依据,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可靠性。
        3.3PLC技术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凭借其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例如在一些大型电力公司中,利用PLC取代了辅助系统中的继电控制器,实现了供电系统的自动切换;将实物器件更改为软继电器,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PLC主要依靠半导电路发挥功能,在应用中利用程序方式存储控制逻辑,以此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技术本身性能的稳定性。
        3.4优化设计
        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在电气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但是设计工作较为复杂、烦琐,需要在结合设计经验的同时综合运用电磁场、电路等各学科知识。在传统设计中,多采用实践与经验相结合的方式,纯手工完成设计,效率较低且方案达标率令人堪忧。而智能化技术的引进则提高了电气设备设计的质量,并且缩短了开发周期。例如在智能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智能技术主要应用遗传算法和专家系统开展有效的设计工作。前者主要以进化论随机化搜索方法为依据,能够提高信号处理和自适应控制性能;后者主要依据领域内专家所提供的经验,建立对应的数据库,在设计决策前进行专家决策模拟,以此为依据作出合理决策。但该技术尚处于开发阶段,大范围工业化应用仍有待研究。
        4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是电力、电子、计算机、电气、信息、网络、机电等众多技术的交叉学科,是当前电力系统中最为先进的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加强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海涛,孙利华.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182.
        [2]雷荣超.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4):55-56+60.
        [3]胡诗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7(3):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