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研究 崔峰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崔峰
[导读] 摘要:煤矿开采企业一定要做好漏电保护工作,加强漏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力度,应用先进技术降低电气事故发生概率,从而提升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  山西晋城  04840)
        摘要:煤矿开采企业一定要做好漏电保护工作,加强漏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力度,应用先进技术降低电气事故发生概率,从而提升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本文就是对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研究;应用
        煤矿井下安全管理控制系数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多种漏电事故问题产生。煤矿井下工作环境较为恶劣,而且比较潮湿,空气中存在着众多的粉尘与瓦斯,如果井下工作人员没有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一旦出现漏电事故很有可能引发瓦斯爆炸,威胁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想要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煤矿生产企业必须要应用科学、有效的策略,不断加强漏电保护的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为提高煤矿井下安全控制系数提供技术保障。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具体阐述为结合接地保护避免漏电情况出现,避免工作人员出现触电事故。漏电电流一旦超出相应标准,漏电保护装置可以在第一时间运作,对事故电源进行有效隔离,避免漏电事故问题进一步扩大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对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漏电技术应用与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原因分析
        1.1供电设备质量存在问题 煤矿开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 建设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煤矿井下作业开展具有一定的危 险性,供电安全是煤矿井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为了提升煤矿井下安全系数,加强高压供电安全,设计人员会应用过流、漏电等多种保护措施,漏电保护是其中不可缺失的关键内容,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煤矿井下作业环境非常复杂,如果没有注重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就会导致电气设备应用过程中出现多种事故问题,甚至还会引发火灾事故,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煤矿开采过程中应用的供电设备种类较多,不同供电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生产质量也存在 较大的差异性。一些煤矿开采企业为了降低煤矿开采的成本投入,没有严格依据我国相关规范和标准,应用较低市场价格采购了很多存在严重质量缺陷的供电设备,这种情况对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控制也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因为煤矿井下工作环境较为复杂,很多供电设备因质量不达标导致实际应用出现绝缘层出现断裂情况,电线发热量不断提升,在加上供电设备老化情况严重,致使漏电事故常有发生,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1.2认为操作失误
        煤矿开采中大多数漏电事故问题产生都与人为操作有着非常紧密联系。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工作人员在对电缆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忽略了火线与地线的有效连接,从而致使短路情况常有发生,漏电故障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电缆吊接处理中,工作人员主要是对铜丝和铁丝进行吊挂,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存在比较激烈的振动情况,从而引发漏电故障。 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漏电故障问题发生,都有可能带来非常严重后果,所以煤矿开采企业一定要加强漏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力度,做好漏电保护工作,降低漏电事故发生概率,消除漏电事故可能带来危害,保证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漏电保护装置分析
        目前,在煤矿井下高压系统建设中漏电保护装置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漏电闭锁与漏电跳闸。漏电闭锁的工作原理是在开关进行合闸之前,检测绝缘电阻的阻值,如果检测到的电阻阻值处于限定范围内,则不会进行合闸操作,最终达到闭锁的目的。


漏电跳闸的工作原理在于对绝缘电阻的阻值进行有 效检测,除此之外在某项电路出现故障问题后,可以迅速的对该项电源进行切断处理。跳闸保护工作开展需要漏电保护装置与开关设备的协调配置。在漏电保护装置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连续的对绝缘电阻阻值进行检测,如果绝缘电阻阻值超过了限定范围,或者存在着人为接触的情况,则会自动化的进行跳 闸,及时切断电源。某相线路出现接地漏电问题后,需要对电容和电流进行补偿处理。需要明确的漏电保护装置要具备选择性保护能力,在出现不良漏电问题以及人为触电事故发生后,故障电路的开关设备可以自行运作,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同时保证其它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避免煤矿井下大规模停电事故出现,对煤矿井下生产安全造成不良影响,降低煤矿井下生产效率。漏电故障问题发生后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故障线路电源进行切断处理,降低煤矿井下触电事故发生概率。对以往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建设进行分析了解到,工作人员在高压系统建设中会采取中性点不接地的方式,应用到的保 护装置种类较多,但是其中一些保护装置功能较为简单,只是具备了传统的接地保护作用,设备运行中还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工作误差。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漏电保护成效与预期设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很难有效提升煤矿井下工作的安全性,失效风险问题较为严重。
        3 漏电保护技术应用研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影响下,高压电网微机自适应选线漏电保护应用越来越为广泛,这种漏电保护技术应用可以自适应性的补偿,与以往常规性的漏电保护技术进行综合比较,这种漏电保护技术的保护成效更为良好。除了具备自动补偿功能外,并且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其中是否存在着故障问题,进一步强化保护系统运作灵敏性。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从整体上可以划分成以下几个等级,分别为采取变电所、矿井中央变电所、地面变电所。为了强化漏电保护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所有的变电所内部都需要进行漏电保护装置的设置,积极进行三级一体化漏电保护体系建设。第一级别的漏电保护设备需要具备综合性的特点,工作人员需要将漏电保护设备安装在煤矿采区变电所的隔离型高压、真空配电箱中,该变电所如果出现了单相漏电故障问题,高压开关装置可以自行运作,在第一时间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处理。第二级漏电保护体系建设中,需要加强漏电保护装置与高压开关之间的 联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中央变电所如果出现了单相漏电事故,动作会延时零点五秒左右,可以应用高压开关柜降低负面影响,使得其它支路一直处于健康、稳定运行状态中,保证煤矿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三级漏电保护体系建设与第二级漏电保护体系建设较为相似,都是需要将漏电保护设备与高压开关柜配合应用,对动作进行延时处理,对故障电路进行隔离,避免对其它电路稳定运行造成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煤矿企业要想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充分认识到高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供电系统的选线准确性和高度灵敏性,从而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勇. 煤矿井下电网漏电保护系统设计 [J]. 煤炭科学技术, 2012,5:82-85.
        [2]支东恒,丁士磊.煤矿井下高压漏电保护整定的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12,2:122-124.
        [3]张豪,王燕丽.煤矿井下高压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研究与应用[J].煤炭与化工,2015,4:96-98.
        [4]李晓飞,刘英君,沙波,许仁杰,郑伟.煤矿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视界,2015,34:5-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