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5期   作者:宋亚鹏
[导读] 工程设备一直都是机械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摘   要:工程设备一直都是机械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伴随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机械领域也有了较大发展。尤其是一体化技术的诞生,整个行业均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为此,相关人员理应做好研究工作,促使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所体现。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工程机械设备;运用
         当前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是一体化技术,在多个领域之中均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从而使得自身优势得到体现。为此,相关人员应做好研究工作,以此确保发挥设备的实际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而且还能提高工作效率。文章主要描述了机电一体化和工程机械的概念,探讨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并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方面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
         1    机电一体化和工程机械的主要概念
         1.1  机电一体化的概念
         在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一体化技术同样有着较大的发展。一体化技术本身便属于一类新型技术,可以看作是多项技术的综合。但是,此类技术并非只是单一技术的叠加。伴随时代的发展,一体化技术同样有了较大进步,相比于早期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差异化非常明显。不仅如此,技术本身对产品性能也有了更高要求,控制系统在工程机械中占有的比例也在不斷扩大,实际范围在持续增长。尤其是微电子芯片、大数据与AI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促使技术的应用效果不断增强,进而推动了整个行业进步[1]。
         1.2  工程机械的概念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主要在工业生产或者建设工作之中有所应用。对于现代施工而言,自动化技术对施工对象的影响非常之大,可以使得工程质量有所提高,并且还能提升生产效率。
         1.3  机电一体化和工程机械的关系
         现如今,我国工程机械正处在发展的黄金阶段。伴随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也得到了持续革新,逐步演变成一种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形式。通过应用机械设备,不但能够使其整体性能得到大幅度增强,同时还能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伴随时代的发展,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
         2    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
         2.1  监测和故障诊断
         在实际生产时,通过应用一体化技术,可以将其监控效果全部发挥出来。依靠内部控制系统,对生产工作的全部情况展开监控,并分析内部是否有故障。因此,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都能够得到全面提升。此外,由于远程控制系统的存在,使得工作人员无须坐在机器附近,也能够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控制系统同样能够对其中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有效的处理措施。这样一来,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概率将会降至最低,促使企业的日常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2  提升作业精度
         在工程机械内部,通过采取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设备实际作业的精确性。诸如,通过应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提升生产质量。早期的设备往往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因此自身质量和员工的个人经验和实际水平有着诸多联系。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优秀的员工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因此往往会有一定的缺陷不可避免。而对于一些普通员工,问题出现的概率就更高。在应用一体化技术之后,基本上所有加工部分的工作都能够交给设备处理,无论是精确性还是整体质量,都会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误差的概率也会大幅度下降,因此效果令人非常满意[2]。
         2.3  提升生产效率
         在工程设备之中,通过应用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当技术得到应用之后,原本需要员工自主进行操作的工作,基本上都能够通过设备自主完成。相比之下,不仅效率有所提升,运行时间也会得到提高。这样一来,员工们便会从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之中完全解放出来,将自身工作重心更多放在一些其他事务方面。


         2.4  紧急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设置紧急系统,当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任何有可能对生产工作造成危害的因素存在,可以使其立刻停机,例如汽轮机的ETS系统。通常来说,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停机方式和方法往往会有着一定的区别。正常停机是因为设备当前已经有故障出现,理应展开维修工作,抑或其他因素存在,必须立刻停机展开维修。因此,这类停机可以算作是计划性停机。其余情况则都能够算作是临时停机,也就是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情况,抑或有断电问题产生。由于紧急系统和生产安全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必须保证其足够可靠。
         2.5  其他方面的应用
         早期工程机械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主要是因为设备在实际运行的时候,没有设置额定负荷。因此在某些时间段,设备便会出现过载运行的情况。所以设备在实际运行时,经常会做一些无用功。而通过渗透一体化技术,工作人员便能够基于功率的基本要求,对其展开调节,以减少能源的浪费。甚至应用自动化控制程序,结合当前作业进行生产负荷的自动调节,促使系统的基础性能得到改变。因此设备的工作效率便会得到增强,原本看似十分复杂的操作步骤,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简化[3]。
         3    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发展趋势
         3.1  集成化特色
         通过应用电脑技术,可以促使各类系统和设备联系在一起,以此保证设备之间能够完成信息共享,并做到实时传输。通过将其和制造系统联系在一起,自然能够促使生产效果提高。
         3.2  微型化特色
         对于电子机械来说,微型化可以看作是其实际发展的一大特色。现如今普遍设备的外形不断缩减,无论是尺寸还是体积,都在不断缩减。而在当一体化技术得到应用之后,已经开始向纳米级别发展。
         3.3  智能化特色
         现如今智能化设备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不仅能够对人体行为展开描述,同时还能起到控制效果,促使技术本身和心理学特点共同融合在一起。结合大数据的应用,设备将会像人类一样展开思考,对问题进行判断与分析,对生产任务进行预测,大大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
         3.4  网络化特色
         从当前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方方面面。在未来,设备连上网络之后,信息便能完成共享,并且可以在网络中获取更多信息内容,促使设备的发展更具时代特色。近年来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或控制器以及泛在技术、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4]。
         3.5  环保和特色
         尽管工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极为便利。但是污染问题却变得极为严重。因此,现代人群开始呼吁保护自然资源,尽可能使用绿色产品。在未来,一体化技术同样需要朝着这一方向不断发展,无论是前期制造、中期使用还是后期销毁,都不会对环境带来任何影响。这样一来,资源的利用率便会得到提升,并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5]。
         4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应用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运行效果。不但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整体质量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精确性也能达到更高标准。员工们可以从繁忙的工作中完全脱离,将自身工作重心更多放在一些其他事物方面。长此以往,企业的整体发展便会得到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对于整个产业的不断发展也能带来诸多益处。在未来,该技术还有着一定的发展空间,相关人员还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促使其在更多领域之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涛.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化工管理,2019(13):163-164.
         [2]张蔚薇.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内燃机与配件,2019(7):176-177.
         [3]吴恩来.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设备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4):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