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探讨 杨林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杨林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大数据产业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化手段运用各类型数据,结合电气工程的特点,处理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变电到配电、用电及调度各个环节实际存在的问题,显然已成为今后电力系统大数据应用及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智能故障诊断、智能故障控制以及智能项目设计的作用,以满足当前电气工程产业的发展需求。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随着国家大数据产业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通过智能化手段运用各类型数据,结合电气工程的特点,处理电力系统从发电、输电、变电到配电、用电及调度各个环节实际存在的问题,显然已成为今后电力系统大数据应用及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智能故障诊断、智能故障控制以及智能项目设计的作用,以满足当前电气工程产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正在向能源互联网转型的传统电力行业,大数据及智能技术的运用将为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本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智能技术与电力大数据结合运用及其优势的相关内容分析,可以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以及智能技术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对电力设备科学有效的调度和控制,更加高效地解决电力系统发生的故障,从而保证电力安全和供电质量
        【关键词】电力系统;大数据;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
        一、智能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
        现在电力设计行业中数字化设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可视化设计、自动绘图、自动材料统计、碰撞检查、数据检查等功能大大推动了设计的自动化水平,但是仍然需要人工材料设置、人工设备布局、人工管道布置、人工应力分析、人工支吊架设计等等,这些繁复的工作仍然束缚了设计人员的手脚、限制了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设计管理模式仍然沿用了传统绘图时的手段,点到点、人对人的模式不仅手续烦锁,而且过程无法精确控制。电力设计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智能化的要求,智能化的电厂、智能化的电网、智慧型的社区、智慧型的城市更需要我们通过智能化的设计手段来打造。
        智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其原本自动化控制方式、系统运行进行了规范。随着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进程,智能技术也被逐渐地应用到了其中。智能技术不但能保证电力系统获得准确的电力信息,而且能主动对电力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保证提供给电力系统的控制策略最佳。除此之外,智能技术的应用还促进了电力资源合理分配,可保证电力系统整体运行过程和自动化要求的适应性,从而提高电力自动化的运行效率,改善电力系统传统控制方式。
        二、智能技术运用反向
        2.1智能化调度
        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调度,依据调度系统,利用精准、全面的采集数据系统和强大智能安全预警功能,是能够满足当前电力行业需求的重要方法。提升系统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并且重视经济协调性是进行实际调度决策工作开展时的关键。一旦电力系统发出信号,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故障判断,并且要制定出解决故障的有效策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以上功能的重要途径。
        2.2智能化发电
        智能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另一个关键作用需要实现电力控制系统的完善与优化,通过智能技术有效完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达成厂网信息的双向交互,对提高电网对各个电厂的控制水平提供有利条件,特别是光伏发电和风电等新型能源合理、科学的运用,也需要智能技术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3智能化用电
        用电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采集交互能力下降是实际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智能化用电服务是出现这种情况时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为提高用户服务质量,提高客户体验必须构建完善的智能化双向互动体系,保证电网通用户可以进行积极交互,对于用户用电的多元化需求给予满足。安装智能化电表,构建高级测量系统作为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联系的渠道,通过实施智能化检测,有效分配高峰低估时的负荷,使电力资源得到有效协调。



        2.4智能化运维
        电力系统设备运行数据作为重要的设备状态表征量,是开展系统设备状态评价的基础和重要依据,包括设备巡检、运行工况、带电检测、故障诊断、试验预防性试验数据等。常规的电力运维检修中带电检测数据等设备状态数据多采用人工录入,运维成本较高工作效率。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和状态检修的开展,现场设备状态检测数据的获取与利用仍存在可靠性不高、规范化程度不够、数据分析应用时效性不足等问题。通过智能化运维系统,建立运维现场与后台的数据和分析关系,提高现场数据分析能力,加强现场运维的远程管控和实时技术支持能力。提高现场运维的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运维工作效率及对管理人员对设备状态的管控能力,强化状态检修和辅助决策。
        三、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结合
        电力系统的数据主要分为:电网运行和设备现场监测数据、电力营销数据(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电力管理数据等。
        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需要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撑:(1)构建智能技术与大数据联络通道,使智能技术通过可视化、无线传输、空间信息反馈等手段与现场各类数据建立对应关系。(2)数据传输及存储技术,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及设备状态数据量将是庞大的,智能设备对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能力将直接影响其运用效果。(2)实时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对采集的庞大数据实时处理,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可以从电力系统的海量数据中找出潜在规律。
        利用智能化技术与大数据相结合,打破了传统系统控制的局限性,实现了远程控制、无人操作以及自动化调节等功能。以数据规律与模态指导智能化技术控制,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作用越明显。大数据技术在电力工程自动化智能控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发挥着传统技术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也为更多的领域中使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可实现控制模式智能化,有效解决了传统控制效率低、控制方式冗余等不安全问题,为智能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控制领域的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力系统设备的智能化技术牵涉到电子技术、电磁场、变压器以及电路等诸多学科知识,其过程并非是单纯随机性的,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电网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数据智能技术的运用需求也越来越大。以往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备各项运行的过程中,总是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凭借自身的技术来解决出现的问题,尽管拥有丰富的经验,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判断决策不科学现象,而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相结合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结语
        利用大数据构建电力系统智能化体系中的计算机软件技术、无线传输技术、远程实时监测技术、远程诊断技术等,建立起一套高效、稳定的电力大数据采集、监测、管理、分析与服务系统,从而为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多的电力企业将会选择大数据智能化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运维监测、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设备损耗和成本控制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陈超, 张顺仕, 尚守卫,等.大数据背景下电力行业数据应用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2013,36(24):8–11.
        [2]张东霞,等.智能电网大数据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35(1):2-12.
        [1]李克淦.浅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1):143.
        [2]高建军.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企业导报,2016(1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