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铁2号线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 陈金葵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2期   作者:陈金葵
[导读] 摘要: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系统,承载着城市巨大的客流量,而一套清晰易懂的导向标识系统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地铁是城市重要的交通系统,承载着城市巨大的客流量,而一套清晰易懂的导向标识系统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本论文以东莞地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导向标识系统目前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问题,并结合东莞地铁运营以来的情况,提出相关需要优化的方案,使导向标识能够更高效地引导乘客完成整个出行。
        关键词:东莞地铁;导向标识;优化
        1车站导向标识系统
        1.1导向标识标识组成
        导向标识可以由文字、图形、形状及颜色等单个或多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可以向乘客传递特定信息,方便乘客提取其所需的信息。
        1.2导向标识分类
        1.2.1静态导向标识
        对于静态导向标识主要是固定类标识,其内容基本不会发生变化,主要包括安全信息、设施提示、换乘提示以及区位提示等类别。
        1.2.2动态导向标识
        对于动态导向标识则会根据车辆或站内的实际情况实时更新,其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车次信息及到站信息等。
        1.3基于客流动线的地铁导向标识设计原则
        由于地铁站是室内空间,客流的移动速度相对室外空间较快,客流的目的性很强,基本以进站乘车,下车出站、换乘为目的。导向标识的设计需符合车站客流动线的需求,需要有完整的指引,避免中断、缺失和错误。
        1.3.1 导向标识的数量和位置选取原则
        导向标识设置的数量跟车站规模的大小和客流的大小具有直接的关系,客流小的车站干扰因素少,乘客可顺利接收各类导向的信息;对于客流量大的车站需要根据客流的具体走向来布置导向标识。
        1.3.2 乘客选择行为影响下的导向标识设计原则
        首先明确车站客流走向,根据乘客对车站布置和车站内部走行路线的熟悉程度来确定导向标识设计内容,对于乘客比较熟悉的方位,标识牌可以弱化显示,而在一些容出现混淆的地方则强调显示,做到信息的重点突出和局部忽略。
        1.3.3 导向标识的系统标准化设计原则
        地铁导向标识的设计应服从整体性原则,以线路整体作为一个系统。国标规定当通行区域行程大于30米时,宜重复设置导向标识。在分岔口、上下楼梯处宜设置相应的信息进行指引,避免因信息的中断给乘客造成疑惑。
        1.3.4 导向标识的版面合理性设计原则
        合理的设计版面非常重要,简明的设计版面让乘客易于识别。应优先使用图形符号,图形符号较文字更容易表达标识的意思。如果同一块标识版面需要传递多个信息,可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和路线的先后进行编排。
        1.3.5 导向标识的城市地域文化设计原则
        导向标识的设计可以选取城市的代表文化元素作为设计方案的主题,各个车站根据其地理位置进行差异化设计。
        2车站导向标识存在的问题
        2.1站台导向标识
        2.1.1站台地面导向标识
        站台地面导向标识较为单一,且车次信息提示不够明确。具体包括提示上车两个箭头、下车三个箭头,地面黄色分割线“排队候车,先下后上”、候车小脚丫。上车箭头标识、分割线上、屏蔽门上都重复含有排队候车提示语,且地贴的小脚丫本身已经包含该含义。另外,在这些标识里没有和当前车次以及线路相关的信息,对于排队候车的提醒,乘客更需要快捷找到正确的候车位置。
        2.1.2站台屏蔽门导向标识
        在东莞地铁站中,只有简单的线路图信息和终点站开往方向,并没有显示下一站或上一站的信息,如图1所示。终点站没有明显的终点站文字信息,乘客在终点站乘坐时较易上错列车,如图2所示。
 
        图1 东莞地铁站台屏蔽门标识 图2 东莞地铁终点站屏蔽门标识
        2.2站厅导向标识设置不够或不合理
        2.2.1站厅非付费区导向标识设置不够
        目前,在东莞地铁2号线站厅非付费区的导向标识以悬挂式的导向标识为主。站厅非付费区未有路线图标识牌,除了自动售票机处的票价图、TVM屏幕上可以看到该车站可以到达的站点,其他位置未清晰标识。
        站厅非付费区出口资讯台设置位置不合理,A出入口的出口资讯台设置在进站安检处,这个位置客流都是进站方向,出站的客流基本不会在这个位置停留,因此出口资讯台未起到其作用。D出入口的出口资讯台设置在出站闸机附近,缓冲区间太小,出站客流大,若乘客在这个位置停留查看资讯,易造成拥堵。
        2.2.2站厅付费区的导向标识设置不合理
        站厅付费区的导向标识有墙贴式的街区图,但街区图上出入口的位置未有相关箭头指向车站实际的出入口位置。
        2.3进出站闸机导向标识
        2.3.1进出站闸机导向缺乏动态标识
        进出站闸机的上方均有进出站指示箭头,但闸机故障时不能自动显示红灯关闭该通道,只能通过人工设置。
        2.3.2进出站闸机导向指引能力不足
        进出站闸机前端处设置有黄色分割线,但没有地面箭头指引,不能有效引导乘客排队进出站。
        2.4扶梯和楼梯处标识过于简单或位置不合理
        扶梯或楼梯处设置的标识较简单,扶梯或楼梯处主要以悬挂式的导向为主,在出行群体中,老年人或青少年中往往不习惯或不懂去认识、留意这些标识,导致在处驻足徘徊询问。同时在出站扶梯或楼梯处未设置有效导向标识,不能有效引导乘客。
        导向标识粘贴位置不合理,上行扶梯上方粘贴了虎门高铁站(广深港高铁)向下的指引,应把广告设置在左边的上行扶梯上方,虎门高铁站(广深港高铁)指引标识移至右边下行扶梯。标识位置设置错误,易误导乘客,造成客伤。
        2.5无障碍导向标识
        以东莞地铁2号线东莞火车站为例,其主要客流为H口和A口,衔接了大量东莞站的客流、石龙侧公交站的客流以及周边生活圈等。而无障碍电梯设于D出入口通道的拐弯处,不能很好利用。
        2.6地铁公交衔接标识缺乏
        地铁出口标识上未标有完善的公交换乘信息,公交衔接信息缺乏,使乘客无法获知地面公交站点的位置与换乘信息。
        3地铁车站导向标识优化
        3.1 优化目标
        通过以上对导向标识设计问题的阐述,结合东莞地铁的实际运营情况,深入研究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的现场环境,制定相关优化目标。
        3.2 优化方案
        3.2.1 导向标识的版面内容信息优化
        在版面内容的显示方面,要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增加和剔除、强化和弱化,使乘客快速、准确获取引导信息。标识的内容设计应在版面的字体大小、颜色搭配以及灯光效果等方面对导向信息进行强调,突出重要信息。
        3.2.2 导向标识的数量和位置的合理安排优化
        (1)进出站闸机口设置排队引导线:在引导线之间设置箭头并标明出口编号,使乘客能清晰知道所排的队伍和出站口。同时闸机上方应增加一些可联动的导向标识,当闸机故障时,可以自动提醒乘客此处不能通行。
        (2)在出站扶梯上方或两侧设置标识牌:扶梯的上方设置的标识以出站导向为主,方便乘客确认是从正确的出口出站。两侧标识牌除了广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路线图、附近著名建筑或街道以及当地文化宣传等。
        (3)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导向设备:地铁车站的导向标识设置可以使用电子导向设备,方便实时更新。
        (4)地铁站出入口指向标识的优化:在地铁站的出入口位置需设置地铁与公交的衔接标识设施,添加具体的公交站点及换乘信息,方便乘客直观地阅读出口信息,寻路信息与公交换乘信息。
        (5)在出入口旁设立无障碍的电梯引导标识与对话设备:一方面可以通过出入口的LED屏幕引导,另一方面可在出入口旁设计一种立柱类的导向标识,提醒无障碍电梯所在的具体方位,并设置对话设备或车站联系方式,便于乘客及时与站务获得联系和协助。
        3.2.3导向标识的智能控制技术优化
        智能控制技术通过电子信息储备、显示等功能的引入,动态更新空间、环境等变化的信息,以弥补静态指引标识在信息量、灵活性以及乘客体验方面的缺失。
        3.2.4 导向标识的多层次监督机制优化
        针对导向标志从内到外多层次的监督,一是建议定期派出审相关人员以乘客身份对导向标识的布局、内容进行复核,若发现不合理之处,及时更正。二是通过市民意见交流平台收集广大市民的意见进一步改善。
        3.2.5增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导向标识设计应用
        地铁导向标识的设计应结合当地文化和习惯,使车站布局能够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把地铁车站作为城市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有利于城市未来的整体发展。
        4结论
        导向标识系统是地铁车站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套设计合理的导向标识系统对于地铁的日常运营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既能优化地铁环境,又能提高通行效率,为乘客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城市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等因素,导向标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地优化方案,以提高车站通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J]. 科技广场, 2016(9):162-165.
        [2]张洪满.地铁出口指引标识存在问题及优化设计[J]. 交通技术, 2018(4):74-76.
        [3]靳晓亮,张旭.地铁车站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1):1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