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关于如何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的探讨,首先需要掌握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监管力度不强、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缺乏法律法规、不规范管理流程,得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加强监管制度,保证安全丰富管理手段、优化安全管理质量、提高认识水平,加强重视程度、质量管理创新等,有效管理措施,从而全面阐述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关键词:民用建筑;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质量管理
引言
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消耗的资源量非常大,为了提升建筑施工中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需要在民用建筑工程中引入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技术,降低民用建筑工程能源消耗。为了进一步保证节能工程的节能效果,需要加强民用建筑节能检测,确保节能工程质量达标,从而有效降低能耗,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走上节能可持续发展之路。
1概述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节能性,需要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进行节能优化。在设计方面,可以从长久的眼光来开展设计工作,选用的材料要求节能性达标,选用的设备要求节能环保,设计的门窗工程、电气工程都可以进行节能优化,这样可以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节能施工技术降低施工中耗用的能源,例如施工过程中的照明设备和塔吊设备都可以进行节能优化,在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其能源消耗。在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节能工程施工时,由于当前部分企业节能施工的意识还不够,再加上缺乏施工经验,因此不能严格控制节能施工质量,例如对于墙体的保温材料,如果没有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后期就会耗用额外的电能进行室内的温度调节,所以要控制好节能工程的质量,并完善建筑节能工程的检测制度,强化节能意识,做好节能施工,提升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型。
2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质量管理。在许多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工程监理原则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但目前相关法律还不完善。许多法律和政策都有相对较强的条件。在企业监管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相对较差,无法在实际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完善。
2.2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混乱
很多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管理混乱,施工流程不合理,人员调度安排也不顺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管理混乱,材料容易发生损坏,而且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不能及时使用所需的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机械设备不能按照要求停放在安全的指定位置,给施工人员的活动造成了安全隐患并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
2.3相关规范标准体系尚未建立,难以为建筑节能检测提供依据
由于建筑节能理念在我国尚处起步探索阶段,相关领域的标准规范还不完善,现有标准规范更新速度严重滞后;各地对节能材料的质量检查标准、性能数据统计方式等方面尚未统一,规范的节能建材检测流程仍未形成。加上建筑节能检测不同于建筑结构质量检测,无法通过眼观、手摸等常规检查方式得出结论,相关质量问题有赖于检测人员对保温层、门窗构件等进行传热性能、抗风压力等方面的实验,而这种规范标准不明确、检测要求不统一方面的问题,极易致使节能检测对墙体保温材料、门窗构件以次充好的监督作用难以发挥,性能良好节能材料难以普及应用。
3完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3.1加强监管制度,保证安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对整体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材料监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基本的保障。例如,在项目实施的早期阶段,应注意选择高信誉、高质量的材料供应商,为材料供应来源提供质量保证。
同时,在采购工程材料时,也要对工程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管理,为采购的材料提供双重保证,为工程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建筑工程材料本身非常复杂多样,不仅包括半成品材料和成品材料,还包括许多建筑构件。因此,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和管理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项目的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加强对材料使用和管理,确保未经检验的质量不流入现场,并注意材料的使用和供应。
3.2创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在管理体系的构建上应结合建筑工程实际的条件和已有的管理机制来进行优化及创新,从而使管理体系可以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满足建筑工程对管理工作的需求。首先,需要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对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主要是为了推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精细化发展,这样也可以更好地达到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目的,同时需要确保管理制度可以覆盖到施工中的各项环节,使工程管理工作的执行达到有据可依的效果。其次,对管理流程进行明确,其主要是为了确保管理工作开展可以按照预定的程序来顺利地实行,这样也可以使各项制度更好地落实到施工过程中,避免在管理工作中留有疏漏问题,提升施工质量控制的效果。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工程建设是一个长周期、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管理和监管工作。现场人员设备众多,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只有加强管理,及时处理安全质量隐患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和所需设备的使用,明确规定材料的摆放要求和存储环境以及施工设备的停放要求,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使施工流程开展顺利。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防护意识,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建筑质量。
3.4质量管理创新
创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以往单一检验型质量管理相比,发展多元化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能有效提高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效率,还能发现以往管理过程中难以发现的质量隐患,并对安全质量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一般来说,质量管理的常见形式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员巡逻管理、网络平台质量管理、施工人员工作程序管理。与以往单一的质量管理相比,这三种质量管理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和质量隐患,从而避免安全风险的存在。
3.5优化完善相关规范标准,为建筑节能检测工作提供依据
有关部门应牵头相关研究机构,在对当前检测情况做出详尽调研前提下,聚焦主要问题,对《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做出有针对性的更新优化,围绕编号、性能、生产、监理单位等方面,统一各地节能材料的检测标准,规范检测报告格式,便于各地将性能优良的节能建筑材料进行统一使用,同时优化抗风压性能、材料导热系数、吸水量等相关实验流程规定,为节能检测人员开展工作提供扎实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要提升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重视节能施工技术和节能工程的应用,要强化节能施工意识,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施工问题,由此可以显著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所以要加强节能工程的质量控制,完善节能检测制度,保证工程顺利通过节能验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劲松.环保型民用建筑墙体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策略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7):23-25.
[2]陈杰,杨阳.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管的探讨[J].工程质量,2015,33(11):158-160.
[3]杜颖,胡苏.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3):332-333,336.
[4]齐欣.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控制与建筑节能检测[J].居舍,2019(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