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赵仪瑾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赵仪瑾
[导读] 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诸多相关领域人员的青睐
         摘要:海绵城市的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诸多相关领域人员的青睐,并且对市政道路给排水项目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做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
         引言
         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城市雨水、污水及生活用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要求。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发展和建设造成的地面滞、蓄雨水能力降低;排水管渠等防涝设施排洪能力不足;相关工作者对排水管道的管理、维护不善所致。如果城市建设者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能够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渗透的排水设施,将雨水进行有效利用,将能够尽可能减少城市洪涝现象的发生,进而极大程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化发展。
         1市政道路给排水中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
         市政道路给排水中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城市是经济发展最成熟的区域,也是高端产业、人才、服务的聚集地,该区域中住宅区、商务区、高科技产业园、办公及研发机构云集,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可以有效的提升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效果,以下对市政道路给排水中有关“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进行介绍:第一,人行道设计,人行道设计中可采用透水性强的地砖,雨水落到地面马上就能像被海绵吸收一样渗到地面以下,具有良好的排水能力;第二,车行道设计,车行道设计是保证市政道路行车安全的主要设计环节,可将路面材料改为透水性材料,以达到减少径流量和回补地下水的目的;第三,绿化带设计,现阶段,我国十分重视园林景观绿化建设,城市中的绿化面积明显提升,在绿化带的设计中融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设计具有滞蓄雨水功能的下凹式绿地,对铺设的种植土和砾石层材料进行更换,让雨水下渗补给地下水,达到径流总量控制的目的;第四,附属设施设计。附属设施设计是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环节,其中包括路缘石、边沟等,“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在附属设施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将平缘石的高度和周边地表的高度保持一致,便于将雨水引入绿地,还可在边沟设计时采用植草边沟,以利用生物滞留作用,削减面源污染。
         2当前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短板
         首先是养护与建设工作不平衡。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建筑物已经延伸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因此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给排水建设材料,发现这些材料难以适应建筑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与建造给排水的方法方面也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只注重地上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地下部分疏于管理,建设进度难以令人满意。现阶段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给排水设计建设都刚刚开始,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不及时,难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其次是没有充分利用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地面的硬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不利于雨水资源的收集和再利用。有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的雨水大部分会渗入地下,少部分汇入河流。但是由于城市的地面阻碍了雨水的渗入,大部分的雨水没有被有效的收集,城市地下水储量逐年降低。当下我国的城市给排水建设还处于萌芽阶段,传统的排水管道不少都采用了雨污合流的方式,雨水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收集和再利用。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加强专业研究,重视海绵城市弹性优势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之一是加强专业研究,重视海绵城市弹性优势。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优劣与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工作者应当明确建设内容,挑选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参与到设计中,此外,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还要加大投资,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具体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投入力度,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得城市内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区域在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保护。重视海绵城市理念高弹性优势,即能够在降雨过程中吸收、储存、渗透、一定量的雨水,延长洪峰出现的时间,给予排水管道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将储存的水运用于干旱时地下水的补充,从而优化了城市水生态和水循环系统过程中的伸缩性。
         3.2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之二是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全面推动“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进程,应该着力深化“海绵城市”设计层面,以下对其提出相关建议:第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为指导,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全面推广过程中,引导相关设计、施工部门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应用优势的全面发挥奠定基础;第二,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的相关部门还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对实际建设中已经被破坏的“海绵体”,采取物理、生物和生态等相关手段进行恢复。例如,部分区域中公园污水系统破损严重,导致公园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在海绵城市改造工程中,一方面可以改造地下雨污水管,更换破损管道,疏通淤塞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手段,让公园绿地这块“海绵体”更厚,承载和净化更多的水。
         3.3注重技术开发,吸引社会资本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之三是注重技术开发,吸引社会资本。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予以支撑,当前国内经过数年实践,虽然在材料科学、管网设计、给排水施工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仍需注重技术开发,填补在渗淋结构设计、长效储水材料研发等方面的技术空白,并且在规划设计、管网布局方面也要注重节能减排理念的贯彻。我国政府在从宏观层面制定政策、拨付资金、做好相关单位协调工作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还应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项技术研究,并通过社会科学层面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进行论证,以及出台提高回用水补贴等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以便通过充足的建设资金、高效的管理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来保障城市给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水平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项目的设计对于我国城市建设水平的改善与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设计人员需要在该方面加大重视程度,并在充分了解海绵城市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有效的海绵设计手段,实现我国城市建设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季建华.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优化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2019(21):133-134.
         [2]徐峰.城市建设中市政给排水设计方案[J].河南建材,2019(5):197-198.
         [3]荣艳艳.探讨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有效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8):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