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张晨生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张晨生
[导读] 现代园林应用实践中,遵循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文化性是基本原则
         摘要:现代园林应用实践中,遵循功能性、艺术性、社会文化性是基本原则,并要满足社会、民众对生理、社交、安全等需求。当前,生态意识与生态处理已是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园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也必须注重生态学原理的结合性应用,使园林回归自然,呈现出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时代。基于此,本文章对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分析
         引言
         植物作为构成园林景观的四大要素之一,其在景观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如今人们对植物的观赏性要求也在逐渐提高。随着观赏草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广泛应用,观赏草在国内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甚至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而成为植物造景界的新宠。观赏草因其诸多优良的生理特性,使得它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和园艺师们在植物造景中所青睐的植物,除了应用于城市开放绿地之外,观赏草在建筑物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1.1根据适地适树原则选用本土植物
         园林植物的配置一方面涉及到园林景观的美化,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环境生态的稳定。只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景观效果而种植一些不适应本地环境的外来植物,就可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景观可持续性差,更可能对种植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园林植物设计时应尽可能多的选择本土植物。詹宇恒在关于景观植物设计中提出了本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的的差异,相比于外来植物,本土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使园林景观较为稳定的存在,同时其品种也较为丰富,应用时的成本也明显低于外来植物。此外,适当引入外来植物品种,为景观增添新的视觉感受,合理配置本土植物和外来品种,既丰富了园林景观,又可保证景观植物的稳定生长。
         1.2私家庭院
         在私家庭院的绿化中,可以没有山石或水景,但绝不能没有植物,可以说植物是私家庭院绿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观赏草在众多的园林植物中拥有独特的美感,同时,它良好的生理学特性也使其成为一类卓越的私家庭院绿化植物。用观赏草结合花卉在庭院中绿化,观赏草与花卉质感的对比能够让花园更加自然、富有野趣。观赏草低造价、低维护的优势使得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便可以获得一个易于打理的生态庭院,比起花卉,观赏草的维护更加简单、省心,而且色彩各异的观赏草可以做到四季有景可观。例如,蓝羊茅、金叶苔草、小兔子狼尾草、晨光芒等都是不错的庭院绿化植物材料,可以用作地被,可以用于花境,也可以用容器栽培或是结合景观小品。
         1.3?市政园林建设中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市政园林建设中必须要做到因地制宜,园林中需要栽植大量的植物,如果当地的土壤、气候等不符合植物栽植要求,则会导致枯死或者生长不良等情况,对园林建设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必须合理选择植被,改善植被生长环境,优化土壤肥力,提升园林绿化环境生态效果。但是当前很多市政园林建设中,建设单位没有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条件,盲目追求潮流,选择一些外来植被品种,在运输、栽植以及养护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但是最后仍然没有得到理想的栽植效果,不仅不利于生态环境平衡,也无法保证节约理念的落实。
         2节约型理念下市政园林建设的对策
         2.1?合理采用园林建设中资源节约技术
         节约型理念下市政园林建设中必须要合理控制园林建设中的资金以及各项能源。园林建设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有效节约水资源必须要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进而实现降低水资源使用量的作用。

比如市政园林建设中涉及的植物种类比较多,而且各种植被的种植面积和密度比较大,如果雨水少的情况下需要利用自来水对植被进行浇灌,而且传统浇灌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无法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从而造成浪费。同时在浇灌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了有效节约水资源,可以在雨季大量的收集和存储雨水,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在雨季时地面径流量大,加强对土壤和地下水的补给,有利于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人工植被浇水也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形式,通过自动化灌溉以及滴灌的方式进行浇水,而且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植被采取不同的喷灌方式,保证喷灌的科学性。比如对于高大的乔木可以采用高射的喷头进行喷灌;对于低矮的灌木则可以采用低射喷头进行喷灌,大面积草坪则可以利用地埋式的喷头进行浇灌;花植株对水量的要求相对比较少,因此可以利用滴灌的方式进行浇灌。通过这些先进浇灌技术方式的应用,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
         2.2提升垃圾循环利用率
         市政园林建设、后期维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而这些垃圾中很多可以再利用到园林建设中。比如在园林养护后会剪落很多的枯枝、树叶等园林垃圾,如果作为垃圾外运处理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是如果将这些枯枝集中起来进行高温发酵,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垃圾堆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够将发酵后的肥料用于植被施肥,滋养园林土壤,促进植被生长,提升园林生态环境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此外,园林建设中形成的一些砖石板材、料石废弃物,还可以堆建成园林景观,实现对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生态环境影响。
         2.3谨慎应用有毒植物
         有少数观赏植物的确有一定的毒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要慎用有毒植物。在儿童活动区域,由于儿童具有活泼好奇的天性,为避免儿童误食,园林植物不可以选择有毒、带刺、散发难闻气味和易感染病虫害的植物。如彼岸花、夹竹桃等有毒植物,构骨、玫瑰等带刺植物。
         2.4公园绿化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价城市绿地质量及绿地率占比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李改焕在植物生态学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中提出,不同的公园其性质、规模、分区等各不相同,因此,公园的植物配置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如:科普性公园比儿童性公园植物种类多,观赏区域比活动区域景观丰富,综合性大公园比小游园植物配置多。相比于城市其它绿地类型,公园绿地的植物种类最为丰富、植物群落结构更加复杂、生态功能更加多样、绿化美化效果好。同时,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季相变化以及群落演替等组成了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主要内容。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对公园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生态公园的研究与建设也不断深入。
         结束语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自然和植物的光影,光影对人们有着多重的意义,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与落下,光影时刻发生不同的变化。运用光影美学,可以创造空间的节奏和韵律、界定空间、丰富空间层次、创造情景意境等。通过园林艺术家独特的审美眼光对光影进行利用,逐渐发现新的植物造景形式,将植物的光影与建筑、山石、水体等搭配营造特色的景观,并应用到实际的园林中为园林增添创意的景观,使游人有艺术美的视觉感受,并与之产生共鸣,提升园林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金巍峰,金海松,阮佳燕.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19):113-114.
         [2]孙欣.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19):111.
         [3]孔德生.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200.
         [4]韩锦云.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7,3(11):151.
         [5]张变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8):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