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镇建筑主要是建设在非城市地区的建筑物,而这些地区较之城市地区更需求参考环境带来的影响因素。所以,这就对于村镇建筑的结构和抗震方面有较高要求。那么,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从保障安全性的角度出发,从而思索提升村镇建筑结构和抗震性能的措施。
关键词:村镇建筑;安全性;加固技术
引言:村镇建筑的生命周期主要取决于建筑结构和材料,这就需要建筑企业重视这两个方面的设计和管理。但是,目前在市场中有不少偷工减料的企业,这就为建设村镇建筑埋下较大的风险,所以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严格材料把关,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1、影响村镇建筑安全性的因素
1.1建筑结构的设计
在实际情况中,村镇建筑的建造工作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村镇建筑中的选址上,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都可以决定该项村镇建筑安全性的高低。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村镇建筑都是通过人力完成,所以对于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准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从当前部分的建筑企业来看,由于多数企业是从本身的经济效益考虑,所以在选材和用人方面就会降低支出成本,这就意味着某些建材质量并不符合村镇建筑的施工要求,并且所聘用的施工人才并不具备充足的专业素养。而且,有些管理人才还是入行较浅的高校毕业生,虽然在村镇建筑的建设理论上拥有较高水准,但是缺乏充足的施工实践经验,所以当施工过程中突发某些施工问题时,就显得无从下手,使得给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达到村镇建筑的美观效果,往往就会忽略一些施工细节,这就在无形中积累了不稳定的安全风险因素。
1.2建筑结构的抗震强度
村镇建筑除了需要保持合理的结构设计之外,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抗震强度,因为自然灾害是人类一直以来无法避免的自然问题,尤其以地震为主。那么,从我国近年来发生的地震地质灾害来看,每次地震都会对受灾地区造成较大的伤害,如201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就将汶川县的所有村镇建筑瞬间瓦解,使得近7万人受伤或死亡。所以,这就说明村镇建筑的抗震强度是抵御地震灾害的必要保障。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目前仍有部分利益熏心的不法建筑企业,仍在建设建筑结构时偷工减料,使得整个村镇建筑的抗震强度无法满足正常要求,尤其在部分处于地震带的村镇地区,如果这些地区的村镇建筑仍未达到合理的抗震强度,这就会为地震灾害引发的巨大损失埋下隐患。
1.3村镇建筑的材料问题
通常,在村镇建筑的施工现场中,钢材、混凝土等都是较为常见的建材,并且这些建材都是组成建筑结构的核心要件。但是,不少建筑企业都会在这两项建材中节省成本,尤其对于钢材的购进上不尽人意,一方面表现在所购数量并不符合施工标准,另一方面表现在由此搭建的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不足。比如,某些建筑企业为降低采购钢筋的成本,会利用冷轧钢替换钢筋进行搭建,而众所周知,冷轧钢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但是其本身的韧性较差,相对于钢筋更为脆弱。
并且,冷轧钢可焊性较差,而村镇建筑结构搭建时必须要进行焊接,这就会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为村镇建筑带来较大的安全风险。
2、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
2.1提高安全性意识
首先,对于村镇建筑的结构设计人员而言,在设计时需要注重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并且需要根据工程勘测人员提供的现场数据,切实地完善设计结构,使得可以在符合当地实际地质和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再进行施工,这样就可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几率。还有,在聘用及选用设计人才方面,既需要考虑到村镇建筑设计的理论水准需求,还需要考虑到村镇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需求,这样才可以保证设计出的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对于村镇建筑项目的基层施工人员而言,一方面需要展开关于遵守建筑施工规范的安全培训会议,不过由于施工现场必须随时要有人员看守管理,所以建筑企业可以采用分批次培训的方式,使得可以让所有基层施工人员都可以参与到安全培训中,从而提升施工安全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注重加强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因为监理人员是连接建筑企业管理部门和基层施工人员的中间媒介,所以具有上达下听的功能。那么,如果监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到位,这就很容易使得施工质量出现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增强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村镇建筑的安全性能。
2.2严格材料把关
在建筑企业中,主要是由质监部门和采购部门负责建材的出入,所以建筑企业需要在这两方面注重监管,一方面需要利用“在岗在职”方法避免岗位职责不对位的问题,并且需要及时检查供货商的供货资质和建材质量,另一方面需要对采购回来的建材及时进行质检,主要针对该建材的风压、重量等方面进行测量,从而保证建材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并且,还需对建材本身的承载力和强度进行测试,使得可以满足村镇建筑要求,从而提升安全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在村镇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那么,这就需要建筑企业从结构和抗震设计上进行考量,并且通过加强建材监管、提升安全意识等方面,使得逐渐提升村镇建筑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英晓宇,丁旭.村镇非标准建筑安全性分析及加固技术分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10):66-66.
[2]许茜,张玮.安徽省村镇建筑抗震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2):73-73.
[3]张博.村镇建筑安全性及加固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