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 ——以中山纪念图书馆为例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平舰桥1 刘鹏2
[导读] 本文探讨了移动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探讨了移动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的问题及对策。首先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的研究成果,然后以中山市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的经验及问题,最后提出从制度建设、宣传推广、培训策划、定向推送等方面改进的对策。
一、前言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1]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使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
二、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研究现状
以CNKI学术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以“公共 图书馆”和“数字资源推广”为主题检索近十年有关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的研究论文。分析这些研究论文,发现 其研究范围较广,从数字资源的建设、数字资源个性化服务, 到数字资源推广机制、推广模式,以及数字资源推广的障碍 和对策等问题,均有涉及。[2]、[3]、[4]、[5]  等对中山市、江西省、河南省以及中部地区的数字资源建设 情况做了比较分析,发现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数字资源不够丰富、特色资源较少、地区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建议加强馆际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特色资源库的建设、加强数字资源 利用宣传与培训以及开展数字资源建设评估考核,以提高数字资源吸引力和使用率。徐世鸣[6]等运用互联网思维,以培训对象个性化、特色数据库个性化以及管理队伍个性化为抓手,来实现数字资源的个性化服务。赖爱华[7]探讨了从动力、运行、保障、评估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数字资源推广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朱灵慧[8]提出了信息导航服务、交互型服 务、个性化服务、开放式服务等适用于我国的数字图书馆信 息资源推广服务模式。杨敏文[9]等总结了目前存在的一些推广模式,并指出现有的这个模式存在的用户教育制度不完 善、用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和用户教育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提出要制定用户教育法规、优化教师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 用户教育活动、开发网络教育课程和拓展数字资源推广活动的范围和形式等对策。韦艳芳[10]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开展
         数字资源服务中存在的开放策略障碍、技术手段障碍、服务网络障碍、资源建设障碍、人员素质障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与数据库商合作模式、建立先进实用的电子资源技术平台、建立和拓展数字化服务网络、多举措解决资源建设经费困难现状和加强培养专业馆员队伍等应对之策。
         可以看出,学者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方面 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经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数字资源的推广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近些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移动阅读方兴未艾,图书馆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继续做好数字资源推广,当前研究得并不多,虽然邓李君[11]等也谈到了移动阅 读背景下的数字资源推广,但其重在谈数据素养的教育问 题,对如何做好移动阅读背景下的数字资源推广谈及不多。鉴于此,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移动阅读环境,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三、中山市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服务实践
(一)中山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介绍
         中山市图书馆始建于1935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成立、最先对外开放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也是全国首批云数字图书馆。建有先进的云平台和功能强大的门户网站以及万兆局域网,千兆到桌面,双千兆接入互联网,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服务区,可供读者使用的数字资源总量达900TB以上。目前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分两个方向,即基于PC端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基于移动端的数字资源建设。基于PC端的数字资源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图书馆采购的商业数据库,包括学术期刊、电子图书、大众人文期刊、报刊、影音、工具索引等数据库;二是自建专题数据库,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国文化、武当文化、辛亥革命史料、荆楚名胜、湖北红色历史文化等一批自建数据库;三是数图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和授权使用的OA数字资源。基于移动端的数字资源目前有三个使用平台,即定制的掌上鄂图App,微信公众号及嵌入式的微信图书馆,以及基于支付宝平台的支付宝图书馆。三个移动平台均可实现图书检索、文献阅读、观影、学习等功能。
(二)中山市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情况
         近些年来,中山市图书馆逐步形成了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定期讲座和不定期活动相结合,读者培训和馆员培训相结合等推广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推广效果。下面从宣传、组织、培训等几个方面做个简单介绍。
数字资源的推广宣传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 是数字资源的宣传,主要是介绍各个数据库资源的内容和使用;二是对推广活动的宣传,这一宣传贯穿活动全过程,从开始前预告到活动结束后的总结;三是通过社交软件进行宣传,利用QQ群、微信群和微博等平台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推介数字资源和推广活动,收集读者信息反馈。
         数字资源推广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的组织、活动的组织、体系的组织等。人员的组织主要是推广活动人员的职责分配、培训讲师人员的安排、参与人员的组织等方面;活动的组织则有活动时间、场地、主题、策划、人员等方面组织安排;体系的组织则是指整个推广活动针对的不同需求对象构建一个内在的知识体系。
利用每年寒暑假读者入馆较集中阶段,开展“信息素养月”活动,举办一系列数字资源培训讲座。

同时坚持联合数据库供应商每年给读者做专题讲座,并将之作为采购数字资源的附加条件。咨询馆员针对读者的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每年也会坚持做几场综合性讲座,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有较深的理解,并能利用这些数字资源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除了做好上述事项外,读者的反馈和相应的改进工作也是做好数字资源推广的重要方面。利用微信、QQ等软件,与读者建立使用数字资源的交流平台,读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与咨询馆员进行交流,出现的技术故障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排除,这样构建一个良好的交流社区,有利于读者数字资源的使用,也有利于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
四、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思考及对策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怎么样做好数字资源 的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信息时代的便捷和高效,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改进。
(一)加强数字资源制度性建设
相关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制约了推广活动的开展, 笔者认为,需要大力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来保障推广工作顺 利开展。例如,要设立专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机构,来推动数字资源的推广,保障数字资源推广能常态化运作。同时, 还需要建立数字资源推广人制度,培养和选拔专门的推广人才;还可以引进社会资源,培养数字资源推广的志愿者队伍, 扩大数字资源推广的队伍和力量。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工作 也可以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如培训活动的流程、数字资源 采购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推广人员的考核机制等等。
(二)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加强资源使用的引导
         由于读者需求分散、文化层次不一、需求复杂,所以宣传很难做到针对性,并且馆外读者也很难获得相关推广活动信息。因此,要做好宣传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两点入手。首先,拓宽宣传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发放宣传手册和数据库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海报、在图书馆主页网站进行宣传外[12],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向读者推介相关数字资源,利用抖音小视频传播数字资源的使用,利用报刊媒体报道相关的推广活动,利用官方微博与读者做好数字资源推广的互动等。只有构建一个立体的宣传,才能让数字资源推广为大家所熟知。
其次,拓宽宣传的对象。笔者认为可以细分读者群体, 将读者细分为少年、青年及老年人群等,也可以依据工作单 位的性质将读者划分为学校人员、政府人员,企业人员,然后进行特定人群需求分析,制订针对性的数字资源推广方案,采取联系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数字资源推广工作[13]。
(三)做好培训内容的策划
         培训讲座是数字资源推广的重要手段,而培训内容的好坏则是培训成败的关键。因此,做好讲座培训内容的策划和读者需求的分析,往往能使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的内容要有体系,要给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其次,内容要有针对性,能解决服务对象的信息之痛。做好需求对接,才能做到精准推广,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使公共图书馆能更好地服务大众[14]。
五、结语
         数字资源使用推广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基本工作之一,是培养和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日新月异,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前进方向。但同时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教育程度的差异、需求的多元化,导致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推广难以聚焦服务人群,实现有效的推广服务。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从制度建设、宣传推广、培训策划和定向推送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推动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推广和使用,使图书馆成为提升读者信息素养的重要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彬.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6.2%,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光明日报,2019-04-19.
[2]    王莉.中山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分析[J].图书情报论坛,2015,(2):64-66.
[3]吕静.江西省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研究,2018,(1):56-58.
[4]    申少春.河南省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利用与发展趋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8):2-6.
[5]    刘意,刘灿姣.中部地区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2013,(6):51-55.
[6]    徐世鸣,魏秋萍.省级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个性化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9):173-175.
[7]    赖爱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机制研究——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17,(2):5-8.
[8]    朱灵慧.我国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2):90-92.
[9]    杨敏文,应长兴.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推广的模式、问题和对策[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91-93.
[10]韦艳芳.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服务的障碍与对策[J].图书馆界,2007,(2):14-16.
[11]邓李君,杨文建.移动网络环境下数据素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3):69-74.
[12]庞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合理利用探析[J].图书情报导刊, 2016,(5):43-44.
[13]吴蕙.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探讨[J].图书馆界,2008(02). [14]潘补补.数字资源利用评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