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河发源于鄂渝交界处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冷水乡李家湾七曜山南麓,流经石柱县、丰都县20个多个乡镇,最终汇入长江。本文对龙河流域的现状水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龙河流域;水质评价;建议
为贯彻落实国家“水十条”,紧紧围绕水环境质量目标这条主线,为摸清家底、掌握动态,分清责任,靶向精准、因河施策,对龙河流域开展摸底监测。
研究区域为龙河流域,地理位置:东经107°44′—108°18′,北纬29°53′—30°14′,总长164公里,天然落差1263.3米,其中在石柱县境内有104公里,是丰都境内最大的河流,河水穿越石柱和丰都两县20多个乡镇,最终在丰都县的三建乡汇入长江。结合龙河流域沿岸乡镇的分布情况,主要布设8个监测断面,分别是滕子沟坝前、芭蕉滩桥、幺店子、湖海场、沙子河、龙河干流石板水库出口、安宁、金竹滩。
1 水质断面监测评价
1.1 评价依据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规定,选取该标准中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进行监测分析。
1.2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法(即参评指标中若有一项不达标,则该断面水质超标)确定地表水水质类别。超标项目采用对应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或相应标准限值进行衡量,主要污染指标选择水质类别最差的前三项指标,水质类别相同时则优选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
1.3 河流水质现状评价
此次针对龙河流域干流的8个监测断面进行评价,评价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9项指标,2019年年度综合评价结果:8个监测断面中有7个断面水质类别符合Ⅱ、Ⅲ类标准,仅有一个超标断面为Ⅳ类水质,整个龙河流域水质良好。
超标断面评价结果如下:
藤子沟坝前: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为化学需氧量(0.1)。
2019年龙河流域8个断面每季度开展一次的监测,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进行分析评价,每季度水质类别见表1。
2019年四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沙子河、芭蕉滩桥、湖海场、龙河干流石板水库出口四个断面四个季度均达标。四个季度主要超标项目有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主要浓度变化情况见图1-图4。
表1 龙河流域监测断面水质类别
图1 化学需氧量浓度变化图 图2 总磷浓度变化图
图3 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变化图
图1-图3显示,龙河流域沙子河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全年较低;图1显示滕子沟坝前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不同程度高于其他断面,沙子河、芭蕉滩桥、幺店子、龙河干楼石板水库出口、金竹滩5个断面第三季度出现最低值;图2显示幺店子断面几个季度总磷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断面,所有断面四个季度监测浓度值呈逐渐递增趋势;图3显示藤子沟坝前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不同程度高于其他断面,所有断面四个季度监测浓度值呈逐渐递增趋势。
2 监测项目的评价结果
对8个断面的9个监测项目进行水质类别、超标项目、超标倍数评价。主要超标项目有化学需氧量、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超标的断面有:滕子沟坝前断面超标0.2倍。
总磷超标的断面有:幺店子超标断面0.15倍。
高锰酸盐指数超标的断面有:滕子沟坝前断面超标0.05倍
全年综合评价只有一个断面超标,滕子沟坝前断面化学需氧量超标0.1倍。
3 结语
从以上监测结果看,龙河流域总体水质状况良好。结合龙河流域沿岸场镇及居民分布情况,该流域主要污染来自生活污水,为减少沿岸河流水质的污染,建议建立完备的污水处理系统,完善修缮沿岸污水排放管道,提高污水收集率,实现污水的全部收集及集中处理,最终达标排放,达到减少水体污染的目的,从而保护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