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不足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孙蕴
[导读] 伴随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地不断提升,建筑领域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
         摘要:伴随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地不断提升,建筑领域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而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项目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建筑项目的质量水平。基于此,怎样高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水准,已经成为了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内容所波及到的范围甚广,因此笔者就建筑工程管理不足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不足;解决方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是促进建筑管理工程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筑制度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不断完善有关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建筑工程管理具有合理性和有序性。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法律法规并不能够规范解决的问题,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因此,这就需要制度的保障,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只有针对这些缺陷,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得到很好的发展。保障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从而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不断进步与发展。
         1.2技术原因
         我国关于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现在仍然需要不断地完善,技术原因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的方面。我国建筑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仍然并不成熟,虽然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1]。因此,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方面的有关技术,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不断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管理项目的重要支撑点之一就是技术,如果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不合理、不科学。技术是所有一切问题的核心,只有不断攻克核心技术,才能使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3建筑工程管理意识不强
         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主体,也是不可或缺的,而管理者更加重要,然而很多工作人员由于在岗前尚未接受专业的培训教育,就直接进入到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而导致多数建筑工程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以及施工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违反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来操作,这样就很有可能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中埋下诸多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也有很多建筑工程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全面的认识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施工管理制度,以导致其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管理方面的问题,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容易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2.1完善相关的制度
         有关的人员应该根据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制定相关的制度。用制度保障建筑项目管理的正常运行,根据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制定合理的制度,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建筑项目管理有足够的保障,规范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出合理的保障,能够使项目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制度是保障建筑项目管理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力武器,没有了完善的制度,建筑项目管理就是无稽之谈,根据制度保障建筑项目管理程序的正常进行,从而能够在制度的保驾护航下促进建筑项目管理的不断发展。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促进建筑项目管理不断发展的手段,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弥补法律法规的不足之处。
         2.2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
         虽然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有关建筑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不过,虽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仍然不能促进我国建筑项目管理工程的不断发展。有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出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2]。

技术水平的高低体现了我国建筑项目管理的水平,因此,有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不断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水平,从而促进自己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2.3促进管理层人员的素质的提升
         建筑项目管理工程的管理层对于整个项目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层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借鉴其他优秀人员的管理经验,同时深化自身管理认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通过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建筑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这种方式,管理层才能够被传统的管理模式所限制,不断借鉴吸收新的管理经验,从而促进建筑项目管理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2.4注重环境保护与文明作业
         首先,大力地引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以及新型的作业物料,减少传统机械装置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噪声污染,尽可能地使用高能源物料,这样就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污染程度;其次,相关的管理者务必要合理地规范作业的时间,尽可能地不要在午间及夜晚周边居民休息的时间段进行作业,为周边老百姓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第三,在布局施工现场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遵循“易取,好放”的基本准则,合理地安置施工材料及机械装置,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3];第四,根据有关规定为施工现场提供绿化工作,同时按时开展洒水作业,由此降低粉尘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5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首先,针对施工管理人员,要通过思想教育和安全培训等手段,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管理的重视程度,并以实际的安全管理案例为教育出发点,既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也要提高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技巧,尽可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管理全过程的掌控能力,以促进施工管理工作的事半功倍;其次,针对施工作业人员,由于大多数从事基础工作的工程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比较低,缺乏施工安全以及服从管理意识,导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困难,为此,应重点加强对基础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从家庭、奖惩等多个方面出发,督促现场作业人员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2.6完善市场监管体系,重视施工过程控制
         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率,企业自身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重视的同时,也要依靠市场监理单位的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迫使企业不断提高对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重视。为此,建筑行业应对建筑施工监管体系建设格外重视,不断健全市场监管制度,重视监理单位的发展,保持监理单位的独立性、权威性及客观公正性,在建筑施工全过程派驻监理人员协同管理,确保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4]。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有力依托,同时,强化各级部门对建筑施工过程管理工作的重视和配合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效率的有力条件。
         3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发挥着关键性的效用,因此,相关的建筑工程负责人只有对工程项目予以合理化的控制,才可以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而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重要基石,因此有关的工程管理负责人务必要强化对项目控制的探索工作。
         参考文献
         [1]俞秀.探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规划与策划[J].建材与装饰,2017(18):193-194.
         [2]魏范国.浅谈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2):111-112+115.
         [3]樊勇伸.浅析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61.
         [4]王祎.对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实践运用探索[J].山西建筑,2016,42(34):239-2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