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6期   作者:贾付强
[导读] 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在此基础上高层建筑在施工各个阶段的相关工作细节也往往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测量环节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因为高层建筑相对一般建筑的结构复杂程度更高,垂直高度也更大,从而使得对建筑测量工作中干扰更大,测量精度更难以控制,对于保证其工程施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采用合适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并且掌握好施工测量中的控制要点,从而保证测量效果。基于此,本文就测量技术在实际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技术,则是基于现场已经确定的建筑物定位点,对其他轴线交点的位置进行详细测量与设定,且延长到安全地位,予以详细、醒目标记;接下来以细部轴线为根据,根据基础宽度及放坡规定,使用白灰撒出基础开挖边线[1]。作为建筑工程基础作业,测量放线是影响施工质量与进度的主要因素,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进程中,若没有控制好这一环节,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延长施工时间,降低施工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重视测量放线工作。
一、测量技术概述
         建筑施工测量贯穿整个项目过程,而且工程建筑运营阶段也离不开测量工作,建筑施工测量工作服务于项目建筑各个阶段,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
         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实地测设、竣工测量以及变形观测等,遵循“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以避免测设误差的积累。要做到施工测量需经过以下步骤:①做好事前全面工作,科学有效的建立起测量控制网。一般在面积不大又不复杂的建筑场地上,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基线,作为施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建筑基线。在大中型建筑施工场地上,多用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线,称为建筑方格网;②熟悉图纸,制定测设方案。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把图纸上建筑、管线等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做好规划,根据设计图纸的要点、内容展现出来,并通过正确放样,在相应地面不同位置形成基本形状、在不同部位设置明显标志,在这种情况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准性,按照放样要求进行实际建设;③建设施工竣工,测量验收。建筑工程在竣工验收时需要进行测量工作,以设计图纸为准,查看施工各部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测量精准度。同时还应编绘竣工总平面图全面反映在施工后实际情况,为项目下一步的使用提供依据并保证项目管理、维修以及改建时的后期使用管理;④建筑变形观测,做好记录调整。随着建筑不断施工过程中,建筑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离,需要通过测量来观测是否发生沉降、倾斜、裂缝、位移等问题,查看图纸并对比资料此时是否发生变形问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以此来保障建筑施工中符合要求、保证项目质量安全。
         从以上建筑施工各步骤内容可以看出测量工作可以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精准度并且得到准确数据,从而保障了建筑项目的实用和稳固性,测量工作对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所在,避免建设施工过程中质量隐患的出现、降低了质量问题成本的增加、提高了经济效益,也让整个项目质量、安全得以保障以及后续的放心使用。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基本应用
         (一)基本方法
         直线段定位放线与曲线定位放线属于最为常见的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

直线段定位放线的难度较低,较为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段,一般采用测距仪和经纬仪完成测量放线,测量定向由经纬仪负责,定位放线的最终完成需采用测距仪;曲线定位放线也能够较好服务于建筑工程施工,其能够较好满足非直线定位放线需求,弥补直线段定位放线存在的不足,因此曲线定位放线可较好用于非直线定位放线需求地区。在具体的非直线定位放线过程中,一般搭配直线、弧线、圆线进行测量放线,测量精准度也能够由此得到保障,配合XY轴坐标实现辅助定位,双坐标定位方法的采用可进一步提升测量放线精确度[1]。
         (二)复测要点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最终质量,完成测量放线后的复测同样需要得到重视,复测的目的在于检查整个建筑工程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且满足规范要求。结合调查可以确定,忽视复测工作很容易造成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方面的事故,因此必须对设计图纸、建筑物定位、水准点高程进行复测。在对设计图纸的复测过程中,全面校核需基于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标注的尺寸展开,还需要校对总平面图中相关数据及建筑物具体坐标,以及基础图及平面图中标高的具体尺寸、中轴线的位置、符号等内容,分段长度与各段长度的一致性也需要得到重视。对于矩形建筑物来说,复测还需要关注两对边尺寸的一致性,局部尺寸变更对其他尺寸的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建筑物定位复测需基于定位控制桩,基于图纸当中标注的数据,对比建筑物的标高、几何尺寸、角点坐标等数据,确定工程精度要求能否满足。还应对建筑物方向准确性进行整体观察,桩移位引发的位置偏移等意外情况需得到重点关注,如发现问题,需及时纠正;水准点高程的复测也不容忽视,复测过程往返观测2次,测设水准点需基于图纸标准数据进行,通过准确的校核,预防高程使用失误问题出现,否则建筑物很容易出现升高等异常情况[3]。
三、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高层建筑本身存在工程量大的特征,并且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长,因此在长时间的施工中可能面临多种风险,若缺乏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将会严重影响最终施工质量。而就当前工程项目经验可知,土建工程中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情况,所以应该积极发挥项目经理在整个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在将责任层层落实的之后,让全体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身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除此之外,施工原材料也是影响土建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重点关注原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质量管理中,明确施工材料采购以及管理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同时,要保障设备使用的规范性,重点对高技术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首先,随着现代社会飞速的发展,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着,先进的测量技术和方法也不断的应运而生,企业应提供专业平台开展测量技术课堂,对测量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并且倡导工作人员自觉主动学习,只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测量技术、更新自己知识点并把新技术活学活用应用到工作实践当中,才能使测量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科学有力的数据支撑。其次,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每个岗位都有它独特而神圣的使命、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要在施工测量过程中认真负责,去用心、去细心的反复测量校对保障数据的精准性。
四、结论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过程中,对工程实施精密的测量是确保建筑质量的基础,在施工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控制测量技术、工程放样与定位放线技术、垂直度和变形测量技术、验收测量技术等关键技术[4]。为了保证这些技术的顺利应用,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应当掌握施工测量的特点,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这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磊.关键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2):115-116.
[2]赵昌生.浅谈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几个关键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5):178.
[3]董光明,杨延召.试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