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及防治措施刘龙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5期   作者:刘龙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交通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公路作为现代化交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在公路建设时路面与路基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若我们对这些问题不加以重视并解决,将直接危害到公路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路基路面;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体现了道路运输系统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道路通畅了,才能够不断整合地区内外资源,实行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策略,获得更好的发展。我国每年会投入很多财政资金用来铺设公路,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导致企业的施工效率很低,同时影响企业的利润,本文重点分析了公路常见的质量通病,以及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
1.1边坡滑塌
        在这里主要阐述的是水毁对路基造成的典型病害,塌方的长度几米甚至几十米不等,直接制约公路交通的安全通行。塌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剥落、碎落、滑塌和崩塌。岩体的力学性质决定了边坡稳定性的丧失方式,这些病害的产生可以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着手制定应对措施。对于因水毁引发的路基病害,常常具有综合性病理的特征,所以必须预先采取彻底根治及严防排水的有效措施。前者是路基在地质条件不良的山区不利工程施工的水文、气候因素。路基施工在雨季易发生崩塌、滑坡并产生泥石流和河流冲刷等危害;后者是设计断面、防排水、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滑坡是高陡斜坡上岩石体或土体在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滑动现象,路基上边坡或路基局部自上而下的滑移有明显的滑动界面,滑动界面抗剪应力小于滑动应力引起滑动体产生位移。滑坡属于地震灾害的范畴,一旦发生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进行地质勘探才可对症下药予以处置。其基本方法有施做抗滑桩、反压坡脚、护坡及生态防护等措施,也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制定治理方案。
1.2高填方路堤的沉降
        公路路基工程中高填方路堤的沉降表现为均匀和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一般发生在自然环境基本一致,例如路线通过的地质、地形、地表水分与地下水变化不大,且路基填料、机械设备、施工管理等各项控制无显著变化。不均匀沉降则反之。路基桥涵台背处填方,经常会出现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台背跳车,这种情况主要存在两方面因素。其一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压实,分层碾压遍数及达不到最佳含水量控制,造成路基因为密实度不够而产生的变形。另一方面则由于选用填料不符合要求,例如材料超粒径、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选用高塑性指数粘性土等。再一方面是由于施工后不均匀沉降与降水量大小或者施工初期基底换填处理不彻底等原因,加之开放交通后车辆超载现象、通行量超负荷都可能导致问题出现。出现这种问题,会使路面出现变形、开裂和下陷等特征。
1.3车辙
公路路面长期经受车辆碾压,尤其是载重高车辆对路面的损坏更加严重,公路在施工时路面沥青混凝土没有被充分压实,当车辆在路面上行驶时,轮胎会对路面进行碾压,当行驶在路面未压实处,路面会因碾压而下沉,形成车辙,车辙不仅影响公路的美观,也会对车辆的形式带来安全隐患。
1.4裂隙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路面裂隙,路面在施工时由于施工条件、施工环境、施工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等因素都会导致路面出现横向裂隙。当路面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由于路面长时间经受超负荷运行,会导致路面疲劳,进而出现纵向裂隙,无论是横向裂隙、还是纵向裂隙都会严重影响公路安全,为交通运输带来安全隐患。


2、公路路基路面病害防范
2.1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措施
路基边坡防护和加固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和防护、综合防护等等。植物防护也就是说在边坡上种植草或者植树,以降低边坡上的水流速度,运用植物根系加固边坡表层土壤以降低冲刷,从而实现保护边坡的效果。植物防护不仅能美化公路环境,协调边坡的湿温,具有固结和稳定边坡的效果,而且又非常简单、经济。通常情况下,防护工程应首先考虑植物防护,当然其土壤一定符合植物生长的需求,况且边坡又非常平缓,坡高小。在高速公路上,一般用植草、铺草皮和植树等来作为植物防护。工程防护大多是对不符合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者风化比较厉害、节理发育的岩石路基边坡和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等等而言的,运用工程防护的方法就是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护面墙防护、土工合成材料防护、干砌片石防护、锚杆防护、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挡土墙以及浆砌片石防护等。
2.2路面防治坑槽措施
为了科学、有效地坑槽的产生,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沥青混合材料的选择沥青混合材料,材料的比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也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2)在公路建设的实际过程中,路基碾压工作一定要开展到位,只有保证了路基的压实,才能保证路基最终的质量。3)加强道路的维护和管理,要定期指派维修队开展维修工作。4)限制或者禁止超载车辆的通行道路后投入使用,以防止过度粉碎和道路损坏的道路结构。
2.3基的填料及压实处理
        填筑公路路基的时候,应该选用比较良好的用土,当有必要的时候,应该在路基的上层作填土的稳定处理,运用合适的加固处理措施,进行分层填筑及辗压,保证每层公路路基填料能够压实,让路基具有稳定性及强度来承受运行车荷载。当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要严格对路基填土含水量进行控制,防止层与层之间有湿软夹层,有些潮湿地区进行路基压实是比较困难的,那些稠度比粘质土小的地方,进行下路床及其之下的路基填料可运用轻型的压实标准,也可以掺加生石灰来改善填料性质,其效果是不错的,采取新型的吸水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也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地表水可采用分散、栏截、远接远送及防渗等原则,当填挖交界处的边沟水量时,要做好出水口加固处理措施,防止路基病害的出现。
2.4土工筋带土
工筋带也是一种新型土工建筑材料。它是以高强度复合材料为骨架,外部覆盖了高分子聚合塑料而制成的一种复合拉筋带,它经过特殊处理,具有抗老化、防腐蚀、耐酸碱及强度大等特点。它的作用机理是在填土之后,土体和拉筋带之间的摩擦力使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所改善,而使得填土和拉筋带变成一个整体,避免土体滑移并且在路基沉陷期间产生连续沉陷,进而具有防治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的功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路工程来说,其质量好坏的关键点在于路基施工。路基病害的预防与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细致周密的工作。而路基工程作为基础工程,其病害预防整治是一项漫长的工作,需要建设初期的设计、施工、交付使用后的运行各阶段相互协作。公路工程是交通事业发展乃至利国利民的大众事业,所以建设者决不能急功近利,切勿敷衍了事,一定要将基础工程做得实实在在,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规范作业,在使用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工作。及时合理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控制成本,节约国家资源。因此,分析研究公路路基工程病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秋福.公路路基压实质量通病及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
[2]解翔.公路路基路面质量的技术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9)143-144.
[3]宋万里.对新形势下公路施工中特殊路基处理措施探讨.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7(6):117-118.
[4]韦厉枚,何润喜.特殊路基的工程质量问题和防治分析[J].公路工程与运输,20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