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火电厂安全管理的对策研究钱 权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23期   作者:钱 权
[导读] 火电厂是电力能源生产的主要环节,电厂安全运行关系到供电服务的整体水平。
        摘要:火电厂是电力能源生产的主要环节,电厂安全运行关系到供电服务的整体水平。对此文章对电厂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环境探讨提高火电厂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火电厂;安全管理;电厂安全;电厂管理
        引言
        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无论各行各业,安全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话题,安全生产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电厂作为为社会提供电力资源的重要场所,其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人员的伤亡,严重时还有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活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运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加强电厂工作的安全管理,可以排除生产活动中的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在实现安全生产的同时,保障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1电厂安全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发电厂的结构复杂,在发电过程中如果没有重视对电气安全运行管理,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增加电厂的经济成本,给电厂带来一系列经济损失。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电厂安全运行管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厂的发电效率。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特点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导致突发事故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的,对事故发生的危害结果也难以有效的统计。因此,需要重视对电厂的安全运行管理,让电厂满足基本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火电厂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共享水平较低
        在电厂中,我们不难发现所有电气设备其实都是一个大整体中的一部分,只不过分工不同、作用不同,但都是为了电厂的正常运转,但各个设备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从部分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相互连通,所以电气设备所传回来的信息都相对分散与独立,不利于管理人员综合参考,掌握了其中一种数据后还需要对搜集其它设备传回的数据,处理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果设备真的发生问题,单靠这种信息共享水平较低的设备数据难以及时发现,往往都是在问题影响更大后才能在不同数据中看到问题,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解决时间。
        2.2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除了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之外,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再好的制度终究是要人来实施的,无法落实等同于零,一些监管人员由于自身缺乏相关知识和安全意识,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时,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监管工作只流于表面,得过且过,使得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行,对电厂的安全生产构成重大风险。
        2.3易燃易爆等材料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火力发电厂作为生产部门,经常存放一些易燃易爆材料植物,比如盐酸和燃油等等,这些材料本身就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属性,因此需要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否则如果出现安全问题,那么不仅会影响生产进度,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像高压发电等器具管道设备也属于安全隐患较大的材料设备,这些都应该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但是当前对于这方面的风险管理不够,安全隐患时有发生。


        3火电厂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运用科学手段提升电气安全管理质量
        相关工作者应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灵活运用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对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保障电气系统的平稳运转,因此电厂中的管理部门应制定详细的电气设备状态检查与维护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制度的实效,要督促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运转国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收集,保障信息的精准度,并记录在册,比如员工在对电气设备的操作数据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应对统计时间进行把控,分析发生电路短路等问题的成因,按照成因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看看设备到底是因为绝艳不良还算是因为电路受损、电压波动等因素造成的,为日后开展设备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资料支持,在管理过程中要积极运用之前的管理数据来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的特殊新思考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着力提升的电气管理水平。
        3.2电气设备定期检查与维修
        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电厂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做好电气设备的检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在运行时不会出现问题。第一,要认真做好电子设备安全生产台账。员工在日常生产中,对于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的问题应详细记录在台账中,并及时向领导反映,出现故障时找专业技术人员检修,并详细记录和评估设备的使用期限。另外,在进行设备的检查时,要尽量细化,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做到在安全检查中不留下任何风险点。第二,针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检查。对于电子设备的操作员工进行随机技术抽查,既可以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提问,也可以对其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评估,从而评价其是否符合岗位工作要求。第三,加强领导干部的检查。领导干部把握着电厂发展的方向,是电厂发展的核心,对领导干部进行精细化安全管理考察有重要意义。既可以结合电厂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也可以结合群众的看法,评价是否做到安全管理的精细化。
        3.3强化设备、设施和材料等方面的日常安全管理
        管理中期要做好设备、设施和材料的日常管理,通过前期的调查评估,掌握了安全性能数据信息,参考安全标准进行日常管理,比如对相关材料的安全指标进行日常性质的评估,一旦发现隐患及时排查出去。
        3.4对风险点的防控精细化
        防控机制是加强风险点管控的有效手段。从长远看,加强针对风险点的预防机制可以有效的将普通的安全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隐患发生的几率就会少很多。在日常的生产工作当中,要根据不同人、不同生产材料、设备以及不同的外部因素对容易诱发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的排查,这是预防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手段。利用施工工艺标准大全建立和完善施工工艺数据库,编制管理文件的通用施工工艺文件,同时注意收集项目承包商的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并为电能生产过程中,现场检查做好技术准备。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工程分析,更好地完成编制技术文件、梳理风险及落实责任等工作。
        3.5构建有效的事故预警机制
        所谓的事故预警机制主要指的就是在事故发生之前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电厂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影响电厂安全的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监控。与此同时,建立安全预警平台,采用模拟的方式进行预测,并对事故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开展对事故的动态分析。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对事故进行处理,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在事故的预警机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内容就是对运行安全的源头进行分析,对危险的因素进行评估。这两项主要的工作内容都是属于事故前的预警工作。一般情况下来说,电厂安全运行事故产生的源头主要是电厂的环境状态与电厂的机器设备以及人为因素。因此,在事故发生之后需要及时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辨别事故发生的源头是什么,知道是什么影响了运行的安全事故。然后针对事故的发生的原因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处理,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事故。如果安全事故已经发生就需要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最大范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损失。
        结语
        总而言之,火力发电厂提供的电能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不可或缺的能源。加强风险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思路,为国内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营管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建魂.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
        [2]战明军.电厂电气自动化安全管理工作探析[J]华章,2012(24)
        [3]晁前云.电厂安全管理精细化策略[J].现代国企研究,201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