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数学“微课堂”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作者:杨延伟
[导读] 小学数学是数学知识系统建立的基础,是小学生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形象性科学知识的基础课程。
        摘要:小学数学是数学知识系统建立的基础,是小学生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形象性科学知识的基础课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将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以形象性的展现形式展现给学生。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微课的趣味性、个性化以及便利性可打破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小学数学知识更加便利的深入到小学生的课前预习或课堂教学、课后辅导及考试复习的方方面面。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微课堂;新媒体
一、前言
        对小学生而言,数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无味,不易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所以我们可以对此进行一个个的微课分割,将一个章节的内容分成若干小节,形成一个系列。学生既可以循序渐进从头开始学,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某一节的学习,这样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将数学内容“微课化”,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从复习的角度来看,很多同学课堂中没有听明白老师的讲解,课后也没有得到相应的辅导,长此以往,不懂的知识点越积越多,成绩会直线下降,但是通过微课,学生们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不同的注意力习惯、认知习惯、思维习惯,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会儿不集中,便不能完整地听到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对小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也就那十几分钟。微课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随意的暂停、回放,偶尔因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清的内容通过微课回放功能可以重新学习,与此同时,遇到问题还可以及时地在相关平台寻求帮助,切实做到适应各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样,从预习的角度、从自主学习的角度来看,“微课化”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微课化”后的数学学习资源,运用范围广泛,既可以用于课前自学或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后辅导、查漏补缺,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助式学习。
二、小学数学微课堂的必要性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数学“微课化”,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通过慕课平台,我们可以将优秀教师制作的“微课资源”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秀教师的课堂,使得优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对于教师而言,小学数学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本身也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方面,教师在认真研读小学数学教材的同时,要运用系统观的思想,从整体上把握微课的设计,并将整体分割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形成一个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微课系列。这些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师技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微课的制作以及自己的反复审
        视,能使教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
        对于家长而言,“微课资源”也是他们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好途径。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部分家长限于文化水平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或者不了解孩子具体的学习进度和现状。有了微课,对孩子观看微课后仍不明白的相关问题,家长就可进行相应的辅导了,同时,家长能够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此外,将小学数学内容“微课化”,也是推动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化的重要手段。优秀的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养成。而基础教育界,名师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微课资源”通过互动的网络平台,冲破时空的限制,使世界范围的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名师资源,促进教育的公平;同时,作为一种新的手段,“微课资源”可以使更多年轻教师或经验尚浅的教师方便地向名师学习,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小学数学“微课堂”的设计
        在明确“微课堂”的定义、特点等相关属性后,如何将“微课堂”与小学数学学科相结合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一)“微课堂”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流程
        因为“微课堂”的应用主要是让学生用,这就决定了其内容上必须包含课程的重难点、易错题和常考点三方面内容;“微课堂”要让学生课后预习和复习使用,这就需要同时兼顾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如何讲清、讲透、让学生明白。因此,在“微课堂”设计上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
        1.时间上必须要“微”
        微课区别于其他网络课程及传统课堂,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微”,所以课程时间一定要短。脑科学研究者认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10分钟,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是短暂,因此,我们在设计微课视频的时候一定要把长度控制在10分钟以内。
        2“微课堂”内容必须完整、实用、有趣
        (1)完整性
        因为“微课堂”要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使用,首先,“微课堂”板块必须完整,包括片头(介绍目标)、内容的详细阐述以及总结;其实,“微课堂”资源必须完整,除视频外,还要纸质版或线上习题练习配合使用。
        (2)实用性
        教师在设微课时,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小学生能学以致用,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解决有关问题。
        (3)趣味性
        由于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时,通常没有老师的监督和管理,更容易出现一旦没有兴趣就关闭不学的现象。因此,在其微课的设计中,要充分融入趣味性元素。
(二) “微课堂”设计流程
        “微课堂”主要内容针对重难点、易考点和易错点来设计和制作的,在展现形式上还是以讲授型为主,但是数学的学科特点,习题讲解也很重要,因此,在实际“微课堂”制作过程中需要兼顾。
        在具体设计中,需遵循以下设计流程图。
       
        图1 “微课堂”设计流程图
四、乡村小学 “微课堂”应用前景
         “微课堂”在乡村小学应用比较落后,还需校长进一步重视引进,需要鼓励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多方参与,更加切实的做到把“微课堂”带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停留在形式的灌输,而是要对实质的内容进行深度的开发;要制定相应的措施,给教师制造学习和设计“微课堂”的环境,使广大教师能够无所顾忌的参与其中。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等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盛群力,李志强编著.现代教学设计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3].王耘,叶忠根,林崇德[著].《小学生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韩佳伟.初中语文微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河北大学,2014.
[5].刘新英.中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可汗课程模式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